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徵稿
擴展閱讀
經典中國恐怖電影推薦 2024-05-06 02:19:44
古古電影網mp4 2024-05-06 02:19:34
打神明電影美國 2024-05-06 02:14:30

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徵稿

發布時間: 2022-12-10 03:54:13

❶ 什麼是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目錄
(2008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第四版)》,2008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第五版)》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
A/K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 1.中國社會科學 2.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4.學術月刊 5.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 文史哲7.學術研究 8.江海學刊 9.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0.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 社會科學12. 社會科學戰線13. 江蘇社會科學14.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15.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6.河北學刊17.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 浙江學刊19.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 浙江社會科學21. 天津社會科學22. 社會科學研究23.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學刊26. 人文雜志27. 江西社會科學28.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9.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學習與探索31. 江漢論壇32.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34. 武漢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35. 求索36.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9.中州學刊 40. 南京社會科學41.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甘肅社會科學 44. 思想戰線 45.山東社會科學 46.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47.社會科學輯刊 48.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49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改名為: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0.學術界51.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2. 廣東社會科學 53.國外社會科學54.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5.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6.學術交流57. 東岳論叢58.東南學術59.學海 60學術論壇 61.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2.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3.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報
64.探索65.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6.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67.齊魯學刊68.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9.湖北社會科學 70.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71.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72.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3.廣西社會科學74. 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75.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6.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77.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8. 湘潭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79.河南社會科學
80.湖南社會科學 81.學術探索82.探索與爭鳴83.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改名為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4. 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5.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6.湖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87. 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88.高校理論戰線89.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0.山西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91.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92.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3.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4.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5.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6.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97.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98.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9.北方論叢100.雲南社會科學101.社會科學家102.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3.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4.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5.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6.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7.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8.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9.江淮論壇110.北京社會科學111.前沿112.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14. 內蒙古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改名為內蒙古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15.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6.揚州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117.寧夏社會科學118.徐州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19內蒙古社會科學120東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21.山東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B(除B9) 哲學 l.哲學研究 2. 心理學報3. 心理科學4.哲學動態 5.世界哲學 6. 心理科學進展7. 中國哲學史 8.道德與文明9. 心理發展與教育10.現代哲學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倫理學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學研究 3、敦煌學輯刊4、中國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國道教9.佛學研究10.中國穆斯林
C8 統計學 l. 統計研究2. 數理統計與管理3. 中國統計4. 統計與決策
C9l 社會學 1.社會學研究 2.社會 3.婦女研究論叢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學 l.人口研究 2. 中國人口科學 3.人口與經濟 4.人口學刊 5、市場與人口分析(改名為:人口與發展)
C93 管理學 1. 管理科學學報 2.中國管理科學 3.管理工程學報4.領導科學.
C96 人才學 1.中國人才
C95 民族學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廣西民族研究 4、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改名為: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5、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黑龍江民族從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9. 貴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 14.中國民族
D1,3,5,7,8國際政治 1.世界經濟與政治 2. 現代國際關系 3. 歐洲研究 4. 國際問題研究 5.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6. 美國研究 7. 國際論壇8. 當代亞太9. 國際觀察 10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11. 國外理論動態12.國際政治研究13.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4.世界知識15.外交評論 16. 當代世界17. 日本學刊18. 西亞非洲 19.太平洋學報20.俄羅斯研究
D0,2,4,6 ,A中國政治 1. 中國行政管理 2. 政治學研究3. 求是4.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5. 教學與研究.6.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7. 馬克思主義研究8. 社會主義研究9.半月談10.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11.理論前沿12.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13.瞭望14. 科學社會主義15.中共黨史研究 16.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毛澤東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9.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20.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1. 新視野 22.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3. 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4.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5. 理論探討26. 黨的文獻27. 理論與改革 28.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9. 長白學刊30. 求實31. 理論探索32.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33.理論月刊 34.前線 3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學院學報38. 黨建研究39. 行政論壇 40.理論學刊41.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42.人民論壇43.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44.中國青年研究45. 理論導刊46.南京政治學院學報47.紅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學研究2. 中國法學3.法學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論壇6.現代法學 7. 中外法學8. 法學評論9. 法律科學10. 法制與社會發展11. 法學家 12. 比較法研究13. 環球法律評論14. 當代法學15. 法學論壇16. 政治與法律17.河北法學 18.法學雜志 19. 法律適用20.行政法學研究 21. 中國刑事法雜志22. 人民司法23.華東政法學院學報(改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4.人民檢察25.知識產權26.中國法醫學雜志27.中國司法鑒定
第二編 經 濟
F 綜合性經濟科學 1.經濟研究 2. 經濟學動態3. 經濟學家4. 經濟科學 5. 經濟評論6. 南開經濟研究 7. 當代經濟科學8. 當代經濟研究 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10. 經濟縱橫11.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12.經濟問題 13.現代財經 14.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15. 經濟經緯16.貴州財經學院學報1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18.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19.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雲南財貿學院學報(改名為:雲南財經大學學報)
F11(除F12) 世界經濟 1.世界經濟 2.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3. 外國經濟與管理4. 世界經濟研究5. 國際經濟評論 6. 世界經濟文匯 7.東北亞論壇 8. 亞太經濟9.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F0,12,2(除F23,27) 中國經濟,經濟計劃與管理 1. 管理世界2.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3.地域研究與開發4. 改革5.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6. 開發研究 7. 上海經濟研究 8. 宏觀經濟研究 9.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0.經濟研究參考 11.生產力研究12.城市問題 13.城市發展研究 14.中國經濟史研究 15.資源科學 16.中國人力資源開發17.經濟體制改革 18.經濟問題探索19.資源、產業(改名為:資源與產業)20.中國經濟問題21. 南方經濟22.現代城市研究23.消費經濟24.生態經濟25.經濟數學26.中國流通經濟27.開放導報28. 特區經濟29.現代經濟探討30.宏觀經濟管理31.運籌與管理32.改革與戰略 33.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34.中國經貿導刊
F23 會計 1.會計研究 2.審計研究 3.審計與經濟研究4.財務與會計 5.財會通訊.綜合 6.會計之友 7. 財會月刊 .會計8.中國審計9.商業會計10.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11.財會研究12.中國注冊會計師13.事業財會
F3 農業經濟 1.中國農村經濟 2.農業經濟問題 3.中國農村觀察 4. 中國土地科學5. 農業現代化研究6. 農業技術經濟 7. 調研世界8.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9.農村經濟 10.農業經濟 11.世界農業12. 林業經濟問題13.中國土地14.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15.綠色中國.B版,理論版(改名為:林業經濟)16.中國漁業經濟
F4/6工業經濟
(含F27,除F59) 1.中國工業經濟 2.南開管理評論 3.經濟管理 4.管理科學 5.工業工程與管理 6.管理評論7.企業經濟8.預測9.軟體學 10.工業工程11.企業管理 12.管理現代化 13.經濟與管理研究
F59旅遊經濟 1.旅遊學刊
F7 貿易經濟 1.國際貿易問題 2. 國際貿易3. 財貿經濟4.商業經濟與管理 5.國際經貿探索 6. 商業研究7. 銷售與市場8.廣東商學院學報9.商業時代 10. 中國商貿11. 價格理論與實踐12.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 國際經濟合作14.對外經貿實務15.江蘇商論 16. 國際商務研究17.中國物流與采購
F81 財政. 1.稅務研究 2.財政研究 3. 涉外稅務4. 稅務與經濟5.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6.財經論叢7. 當代財經8. 財經研究9. 財經問題研究10. 中國財政11. 財經科學 12.中國稅務 13.財政監督
F82/84
貨幣/金融、銀行/保險 1.金融研究 2.國際金融研究 3. 金融論壇4. 金融理論與實踐 5. 保險研究 6. 證券市場導報7. 中國金融8.武漢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與經濟 11. 財經理論與實踐12.財經 13. 投資研究14.新金融 15.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8.經濟導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G0 / G21信息與傳播,新聞學、新聞事業 1. 新聞與傳播研究 2. 國際新聞界3. 現代傳播4. 新聞記者5. 新聞大學6. 當代傳播7. 中國記者8.新聞界 9. 新聞戰線10.傳媒11. 傳媒觀察12.中國報業 13. 新聞與寫作14.新聞愛好者15.新聞知識
G22廣播、電視事業 1.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電視研究
G23出版事業 1.編輯學報 2.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3. 編輯之友4. 出版發行研究5. 中國出版 6. 科技與出版7. 編輯學刊8. 出版廣角9. 中國編輯10. 中國圖書評論11. 讀書
G25,35 圖書館學,情報學 1.中國圖書館學報 2.圖書情報工作 3. 情報學報4. 大學圖書館學報 5.圖書館雜志 6. 圖書館論壇 7. 圖書館8. 情報科學 9. 圖書館建設10.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11. 圖書情報知識12.情報資料工作 13.情報理論與實踐 14. 情報雜志15.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6.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7.圖書館學研究18.圖書與情報19.國家圖書館學刊
G27 檔案學 1.檔案學通訊 2. 檔案學研究3. 中國檔案 4.檔案與建設 5.浙江檔案 6. 山西檔案7. 北京檔案8. 檔案管理 9.檔案 10. 蘭台世界
G3 科學,科學研究 1. 科學學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4. 研究與發展管理 5. 中國軟科學 6. 中國科技論壇 7. 科技進步與對策8.科學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導報
G4教育綜合、教育事業 1.教育研究 2. 比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5. 教育理論與實踐 6. 教師教育研究7.外國教育研究 8.清華大學教育研究9.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0. 教育與經濟 11.中國教育學刊12.教育科學 13. 當代教育科學14.中國電化教育15.教育學報16.電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國遠程教育 19. 教育評論20.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1.開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導刊 23.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3.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為:教育學術月刊)
G61 學前教育、幼兒教育 1.學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課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學與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學研究 6.教育研究與實驗.理論版(改名為:教育研究與實驗)7.教學月刊.中學版 8.外國中小教育 9. 中小學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語文) 1.中學語文教學2.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語) 1.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中小學外語教學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歷史地理) 1.歷史教學2.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數學) 1.數學教育學報2.數學通報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思想政治課教學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學2.中學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學) 1.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化學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學教學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漢) 2. 教育發展研究 3.中國高等教育 4.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5. 江蘇高教6. 中國高教研究 7. 現代大學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龍江高教研究 11.復旦教育論壇12.中國大學教學13.遼寧教育研究 14.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G7各類教育 1. 中國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職業技術教育 4. 中國成人教育5. 教育與職業6.職教論壇 7.成人教育 8.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9.繼續教育研究
G8 體育 1.體育科學 2. 中國體育科技3. 體育與科學4.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5. 體育學刊6.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7.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8. 體育文化導刊9.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0.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1.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2.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3.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14.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5.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6.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H0/2 語言學/漢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 1.中國語文 2. 當代語言學3. 中國翻譯4. 語言教學與研究5. 語言研究 6. 世界漢語教學7. 語言文字應用8. 漢語學習9. 方言 10. 語文研究 11. 古漢語研究12. 民族語文13. 語言科學14.修辭學習 15.上海翻譯 16.辭書研究 17.中國科技翻譯18.語文建設
H3/9 外國語 1.外語教學與研究 2.外國語 3.外語與外語教學 4. 現代外語5. 外語界6. 外語學刊7.外語教學 8.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9.外語研究 10.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1.山東外語教學 12國外外語教學(改名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3中國俄語教學
I1,I3/7 世界文學 1.外國文學評論 2.外國文學研究 3. 外國文學4. 國外文學5. 當代外國文學 6. 世界文學7. 俄羅斯文藝8.譯林
I0,20,210 文學理論 1.文學評論 2. 文學遺產3. 文藝研究 4. 當代作家評論 5. 文藝爭鳴6.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7. 文藝理論研究8. 魯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壇10. 紅樓夢學刊11. 小說評論12. 中國比較文學 13.文藝理論與批評 14. 民族文學研究15. 中國文學研究16.當代文壇17. 明清小說研究18.新文學史料19. 文藝評論20. 名作欣賞
I21/29(除I210) 文學作品 1.人民文學 2. 當代3. 收獲4. 十月 5.上海文學 6.中國作家 7.鍾山 8. 作家雜志(改名為:作家) 9. 花城10. 長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軍文藝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學.原創版 18. 詩刊19. 青年文學 20. 莽原21.飛天 22. 劇本23.小說界 24. 時代文學25. 民族文學
J0/1藝術綜合 1.藝術評論 2.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3.雲南藝術學院學報4.民族藝術
J2,3,5 繪畫,書法,工藝美術 1.新美術2. 裝飾3. 美術研究4. 美術觀察5. 美術6.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7.世界美術 8.美苑9.書法10.中國書法
J4 攝影藝術 1.中國攝影
J6 音樂類 1.中國音樂學 2.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3. 音樂研究4. 中國音樂 5.人民音樂 6. 音樂藝術7. 黃鍾8.音樂創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J8 戲劇藝術 1. 戲劇2. 戲劇藝術3. 中國戲劇4.藝術百家 5.戲曲藝術 6.戲劇文學 7. 上海戲劇 8. 當代戲劇9. 中國京劇10. 四川戲劇
J9 電影,電視藝術 1.電影藝術 2.當代電影 3.世界電影 4.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5. 電影新作6. 中國電視7.中國電影市場 8. 電影文學9.當代電視
K(除K35/87/9) 歷史(除文物考古) 1.歷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國史研究4. 史學月刊 5. 史學理論研究6. 世界歷史7. 史學集刊8.中國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學12.抗日戰爭研究 13.史學史研究 14. 民國檔案15.中華文化論壇 16.文獻17.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8. 當代中國史研究 19. 歷史檔案20. 中國農史21.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2. 中國史研究動態
23. 中國典籍與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國藏學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學報 4.考古與文物 5. 中原文物 6. 華夏考古7. 東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國歷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漢考古12. 農業考古13. 故宮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第四編 自然科學
N/Q,T/X 綜合性科學技術 1.科學通報 2.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4.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5.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6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7.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 北京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9.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0.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11. 中國科學.E輯 12.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13.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4.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5.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6.自然科學進展17.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8.北京科技大學學報19.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高技術通訊21.南京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
22.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3.華南理工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4.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5.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6.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7.河海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8.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9.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0.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重慶大學學報) 31.天津大學學報. 32.四川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33.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34.國防科技大學學報35.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6.四川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37.成都理工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38.西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39.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40.湖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4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42.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43.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44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45.吉林大學學報 . 工學版46.陝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7.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8.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49.西北工業大學學報50.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1.北京工業大學學報52.鄭州大學學報. 工學版53.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4.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5.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56.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7.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8.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9.應用科學學報 60.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61. 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天文學62.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3.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4.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5.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6.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7.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68.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9.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70.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71.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2.桂林工學院學報 73.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4.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75.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76.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77.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78.太原理工大學學報79.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 80.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改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2.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83.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4.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85.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86.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7.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88.河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89.自然雜志90.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91.河北工業大學學報92.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93.科技通報94.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95.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96.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97.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98.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99.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100.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1.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2.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3.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104.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5.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改名為: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6.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7.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8.浙江工業大學學報109.西安理工大學學報110.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1.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112.上海理工大學學報113.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114.煙台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115.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6.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7.海軍工程大學學報118.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9.河北科技大學學報120.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❷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考研考什麼

一、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783主題寫作 、883人文社科基礎。

二、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藝術學屬於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包含兩個研究方向分別是動畫藝術理論和動畫產業研究。學制是3年。

三、動畫專業的培養目標:

1、培養具有二維動畫設計的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及能力,能在影視動畫的創作、繪制、教育、科研等單位從事動畫設計和創作、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專門人才。

2、學生要學習動畫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動畫思維能力的培養,動畫設計方法、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方向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2)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徵稿擴展閱讀:

中國傳媒大學的學術資源:

一、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底,圖書館累計擁有紙本圖書140多萬冊,電子圖書3000多GB,資料庫30個。

二、學術期刊:

1、學校擁有《現代傳播》《現代出版》《中國新聞傳播研究》三本CSSCI來源刊物和《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音樂傳播》、《媒介》、《大戲劇論壇》、《當代電影》。

2、《電視藝術》、《廣告主》等學術刊物,以及《新聞視野》、《新傳時報》(新聞傳播學部新聞學院)、《電視人》(電視學院)、《傳媒工科生》。

3、《中傳攻略》等院辦刊物或學生刊物,編纂出版《中國廣播電視年鑒》、《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鑒》、《中國廣告作品年鑒》,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❸ 邰亞臣的教學之法,本於人性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廣義上講的中國人,狹義上講現在的學生,都不是他自己,都是別人眼中的他,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是被規劃的,真的不是我危言聳聽。」邰校長不無擔憂的說。
為此,十五中曾經召開了一個家長論壇,邰亞臣做了一個主旨演講,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要過早規劃孩子的人生,要讓孩子的人生留有一些懸念」。
「現在很多的家長,給孩子設定的發展目標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找一份好的工作,掙很多的錢。這就是所謂的成功的標准。當然,這也是社會顛覆不了的真理。好工作、好大學、好的收入,這就是成功。倘若成功的標準是這樣的,那這個社會就完了。」
邰校長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精神世界,且不說成功到底定義成什麼,只抓住一點,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有的發展一定要立足人的差異。
十五中的獎學金,從來都不只是獎勵給成績優秀的學生,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只佔一小部分,學校的獎學金體系大部分都獎勵給那些在文藝、體育、科技、發明創造和社會公益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這些方面具有獨特能力的學生都有機會獲獎。每年的獎學金體系發放名額在100名以上,金額在10多萬元。雖然,這個獎學金體系還是遠遠不夠的,還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獲得成就感,但是相比較之前的一些做法已經有了一些進步,也很欣慰了。因為,它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並不是只有那些學習好、聽話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學金,很多的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得到肯定。
這么多年來,邰校長在十五中做的最重要的一項成就,就是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人的評價標准。現在十五中的學生唱歌唱得好,很有面子;在體育上有水平,也有相當的認可度的;那些喜歡做志願者的學生,也照樣有承認他的舞台,這是尊重人性的具體體現。
在十五中,學生們自我展示的空間很大,自我發展的機會很多。
首先是一年兩次的運動會。雖然爭議非常大,但是在邰校長的力挺下,依然進行著。最讓邰校長最驕傲的,還要數十五中的午間音樂會。其目的就是想打造一個大眾的精品文化。現在,十五中的特長生很多,彈鋼琴的、拉小提琴的、唱歌的等等。為了給他們一個展現的機會,學校利用中午的時間,不定期的舉辦小型音樂會。四五個人就搭一台戲,四十分鍾演完,到目前已經舉行了十八期,效果非常好,即便有些水平一般,但其中也不乏學校自己的「鋼琴王子」等頂尖高手的光彩綻放。邰校長看重的是學生的感覺,這是一種意義上情調培養,一種精神領域上別樣的空間。
還有一個品牌學生活動,就是十五中的學生講壇。「我可以很自豪地講,學生的表達水平是不亞於老師的,登上講壇的學生講社會時政,講收藏鑒定,講學術領域等等,他們講的頭頭是道。學生講壇和老師講壇一樣,要帶徽章,現在已經進行了十六講了,水平非常高。」
目前,十五中已有午間音樂會、午間劇場、詩歌節、英語周、藝術節、科技文化節、周口店野外考察、心理文化周等多個文化品牌,還有合唱節、足球聯賽、籃球聯賽、元旦晚會等等,十五中的學生會主席競選和主持人大賽更是體現了智慧的現場感。總之,通過這些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走向更多的舞台,讓他們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目前學校擁有奧林匹克機器人競賽、數學知識應用與建模、電影與寫作、讀詩與成長、生命倫理學、生活中的化學、社會與自我、素描實踐、攝影技藝、板球、擊劍等四大類七十多門特色校本課程。
對應於十五中的辦學理念,「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立足差異,獲得成就感,尋求幸福體驗,知道你是誰」,這就是邰亞臣校長為學生們所作的一系列工作。最後的目標就是如十五中的校徽LOGO所表示的,「做有品質、飽滿的人」。
「學習成績差不丟人,真的不丟人,因為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學習能力超前。如果一個學生經過自己所有的努力,成績還是比別人差,他依然可以從其他方面肯定自己,這是一個真理,不是一個大道理。任何一個人都有別人不能取代的優點,關鍵是你要靜下心來尋找,你一定要擁有寬廣的視野、獨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努力過有品位的生活,你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觀念說服。」
「在我看來,教育最高貴的地方在於什麼?不在於成功;教育最終極的使命,是怎麼樣在成長的道路上發現自己,這個才是我們要完成的最根本最偉大的任務。」
一個人以及大多數——

❹ 中國倫理學家有哪些

曹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重點人文社會科學基地「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咨詢專家,《倫理學研究》《道德與文明》等刊物編委,《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復印中心.倫理學》執行編委。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傑出青年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出版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倫理學是什麼
實現財務自由早,人生沒有幾多愁
——與青年朋友談談財務管理專業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描寫,德米特里被控殺了其父老卡拉馬佐夫,當然這不是事實。開庭的前一天,德米特里要跟弟弟阿遼沙討論的卻不是他的冤屈或者脫罪的方法,而是一個學科的定義問題。他問阿遼沙, 「倫理學,你知道倫理學是什麼?」 德米特里看似提問阿遼沙,其實是在自問,也許,他的人生經驗、道德直覺和生活常識已無法解決他所面臨的各種道德難題,所以他想起了倫理學。我們可以大膽設想,如果德米特里平時認真學了倫理學,又何至於此?關鍵的問題是,倫理學是什麼呢?

一個對象: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世界呈現給我們以無窮多變的現象,我們要觀察和理解這些現象,不但要知道它是怎樣的,還要知道它為什麼這樣。於是,我們就把現象分門別類,構成不同的學科。其中,倫理學就是以人類社會的道德現象為研究對象的。譬如,臉紅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心理現象,但同時還可能是一種道德現象,在這個意義上,達爾文把臉紅稱作「最獨特和最具人類特徵的表情」,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是唯一有羞恥感的動物。一個人為什麼會因為撒謊而臉紅呢?這就是倫理學要研究的范圍。
二個問題: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倫理學是最古老的學問之一,內容精彩紛呈,理論流派眾多,但歸根結底,回答的就是兩個基本問題:善和應當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個好人,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什麼樣的國家是個好的國家,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一個好的社會,這些都是「善」的問題。行為對錯的標準是什麼,誰定的標准,憑什麼確定這樣的標准,根據行為的何種要素(動機、過程或者結果)來判斷行為的對錯,如何選擇「對」的行為,這些都是「應當」的問題。對兩個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倫理學理論,譬如義務論、功利主義和德性論等等。
三個特點:倫理學的基本特徵
1、能上能下。東郭子曾問莊子「道」: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所答也是道德存在的特性。世上並沒有一個純粹的道德存在,道德總是內在於各種各樣的具體活動之中,又超越於這些具體活動之上,反思和引導具體情境中的道德選擇。由此,倫理學既要探尋那個為人處世的根本原理「道」,這是形而上的,又要解決現實生活情境中的道德選擇問題,這又是形而下的。
2、可近可遠。倫理學是以「自我」為邏輯起點,以完全的人為終極目的,歷經家庭、市民社會、團體社會、政治社會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邏輯過程。倫理思想發展的歷程也是如此。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倫理學的形態呈現出「由近及遠」的發展進程,即道德共同體的邊界不斷拓展,道德關懷的對象不斷擴大,道德經驗和知識不斷普遍化的過程,擴及到全世界,便有全球倫理,擴及到未來世代,便有代際倫理,擴及到宇宙自然,便有生態倫理。
3、又紅又專。倫理學是以一門精深的學問,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才能掌握的知識體系,譬如,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專業就有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培養序列來培養專門的倫理學人才,社會發展也急需這樣的人才;倫理學同時又是一種實踐智慧,學倫理學不但需要人生歷練,經權達變,更需要家國情懷。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的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個名稱是有講究的,倫理學不僅是書齋里的學問,還要參與社會的道德建設,做道德建設的規劃師、設計師和建築師,把倫理學的學問做在祖國的大地上,這是「紅」的一面。

四大步驟:倫理學的基本進路
在倫理學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會在老師的循循教導下,學著去建構一個倫理學的理論大廈。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艱辛,但也充滿了精神上的愉悅,甚至會帶來崇高感。
從邏輯的意義上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工作是清理場地。清理那些浮沙雜物,這個工作由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來完成,譬如,人性到底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人有沒有自由意志,道德是主觀的還是客觀性的,是相對的還是普遍的,等等。這是一個人文知識的學習和人文素養的積淀的過程。
第二步工作是夯實地基。這個工作要由元倫理學來完成。任務是解決道德概念的定義和道德推理的有效性問題。這個階段的學習需要形而上的思辨,這是一個雖然困難但極其砥礪理性鋒芒、訓練思維能力的過程。
第三步工作是構建大廈。這個工作是由規范倫理學來完成。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習和比較中外倫理思想史上不同形態的道德規范理論,提出和論證一套合理的實質的道德規范體系。這個階段的學習需要培養多元文化的比較視野和獨立的批判精神,這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
第四步是大廈的落成與應用。這步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要把倫理學理論和道德規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人類活動所及之處,都會存在道德問題,由此有經濟倫理學、政治倫理學、法律倫理學、科技倫理學,等等。可以說,所有的人類活動領域,都有這個領域的應用倫理學;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道德難題出現了,譬如克隆人的倫理問題、生態倫理問題、機器人倫理問題、大數據倫理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在傳統的倫理學理論里是難以解決的,需要人們勇敢但又謹慎地提出新的理論思路和解決方案。這個階段的學習既要有理論的勇氣,又要有實踐上的謹慎,這種品格既是做學問的德性,也是做人的德性,是難能可貴的。
專業常見問題解答
為什麼要選擇中國人民大學的倫理學專業?
人民大學的倫理學專業是新中國倫理學學科的發源地,羅國傑教授是公認的新中國倫理學學科的奠基者與開拓者。人民大學的倫理學專業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建立的新中國最早的倫理學學科點,1981年被批准為第一個倫理學碩士點,1984年被批准為第一個倫理學博士點,1985年被批准建立我國高校中唯一的倫理學本科專業,1988年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倫理學國家級重點學科,1999年開始招收國內倫理學領域第一位博士後研究人員。2000年9月被教育部評定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當然,人大倫理學專業不但過去「牛」,現在依然「牛」。今天的人民大學倫理學專業仍然兵強馬壯,是國內教學研究隊伍最大、綜合實力最強、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學科點。
具備哪些特質的學生更適合學習倫理學專業?
倫理學的學科門類廣泛,方向多元,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在倫理學學科里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譬如,有思辨興趣和能力的同學,可選學元倫理學;有現實關懷和實踐品格的同學,可選學經濟倫理學、法律倫理學,等等。但只要學習倫理學,就有三個共通的基本特質:第一,要有人文情懷;第二,要有問題意識;第三,要有批判精神。
社會上對倫理學專業存在哪些理解誤區
一般而言主要有三個誤解。其一,道德知識都是人們「不學而能」的常識,何須學習倫理學?沒錯,一個目不識丁的老農也是講道德的。但作為常識的道德,不過是來自於生活經驗的點點滴滴,是不完整的,而且常常是彼此沖突的,既不能完整地解釋道德世界,也不能一貫地指導人們的道德選擇,況且當代社會出現的很多道德難題,如器官移植的問題、生態倫理的問題,都遠遠超越了常識的邊界。總之,我們需要通過系統而深入的倫理學專業的學習,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才能更自由和合理地決定我們的選擇,才能更好地預測和找到解決道德難題的鑰匙。其二,倫理學專業是否相當於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授予的是法學學位,是一門具體的科學。倫理學授予的是哲學學位,它要探尋的是倫理智慧,是對世界和人生價值的圓融一體的理解,是對何為「善」、何為「應當」的終極追問。當然,道德本是實踐理性,倫理學本有現實關懷,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內容。其三,學習倫理學,不好找工作。且不說這個說法背後的專業選擇觀念是短視的,就這個說法本身也是難以成立的。倫理學是最古老的學問,也是當代哲學中的顯學,它滿足的是人類社會和諧和自我完善的永恆需要,所以,永遠不會是「夕陽」專業;同時,它還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有力工具,既有自己適合的特定職業取向,又有廣泛的職業適應性。在這個意義上,好的職業不過是倫理學專業學習的一個不必過慮的副產品而已。
倫理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情況如何
倫理學專業具有廣闊的就業途徑和確定的升職遠景。很多同學都在高校、政府機關、新聞出版單位、企業等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了在國內外的著名高校繼續深造。
倫理學專業的出國率在20%左右,保研率在40%左右。

❺ 中國當代思想家有哪些

1、陳寅恪:國學大師,百年清華四大哲人,前輩史學四大家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2、王國維:近代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

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3、錢穆:史學四大家之一,創辦新亞書院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4、梁漱溟:研究國學、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5、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❻ 上海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有嚴濟慈、楊紀琬、曹沛霖、庄福齡、婁爾行等。

嚴濟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楊紀琬: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曹沛霖: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庄福齡: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婁爾行: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上海財經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6)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徵稿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止至2012年9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01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41人;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1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全體教師的比例為81%。截止至2017年9月,學校有專職教師1043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

學科建設:

截止至2019年5月,學校共有一級學科17個,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8個學科門類。

❼ 怎樣向電影雜志投稿

你的是什麼風格的,有沒有要求

❽ 韓流能中國受推崇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歸根結底,我感覺還是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的亮,比中國的圓。

韓國是比中國發達,只不過是因為韓國地方小,人口少,發展比中國更快。

中國是因為人口多,國土面積大,發展起來總歸不均衡。部分發達的地區,不比韓國差啊。

韓國文化是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上世紀九十年代,韓流進入中國。韓流是韓國文化在中國地區的影響力。韓國文化產業輸出至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亞洲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的情況存在。

總結起來,具體有這幾個原因:

1、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有著很多歷史上的相同之處,兩國都在東亞文化圈內,有著儒家的文化傳統,這也是韓國文化相比歐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國觀眾接受的原因。但是因為韓國文化深受儒家傳統的影響,也限制住韓流文化的繁榮局限於東亞圈范圍之內。

2、韓國政府的文化發展政策的高度支持。韓國政府一向重視發展本國的民族文化,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與本土文化的輸出,韓流文化的興起之後,在韓國的許多名牌大學開設了韓流文化研究的研究生專業,用於發展輸出韓國文化。

3、韓國的經濟發展,韓劇中的情景,使我們看到人均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們的生活,這是我們一些年輕人所嚮往的追求。

4、韓國的歌曲中,和大陸,港台的歌曲中許多單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許多強調青年人個性發展,以及對未來嚮往的有益內容。

❾ CNKI學術論壇的版塊介紹

該論壇版塊主要分為兩類,即學科分類討論區和綜合討論區。學科分類討論區根據人文社會科學、自然基礎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分為10大專輯板塊。此外,綜合討論區還設有自由討論區,網友們可以自由發表關於人生、關於學術、關於社會的各種思想和觀點。
CNKI學術論壇目前開設有169個主題論壇,覆蓋幾乎所有學科範圍。其中,168個主題論壇(除了綜合討論區)按照學科性質分成10大專輯:
(1)自然科學與基礎科學類學科:數學物理力學天地生專輯
(2)資源環境科學類及輕工業等工程類學科:化學化工冶金環境礦業專輯
(3)各種工程類學科(除化學化工冶金環境礦業專輯及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專輯中的學科):機電航空交通水利建築能源專輯
(4)農、林、牧、漁四大領域學科:農業專輯
(5)醫葯領域及其相關邊緣領域學科:醫葯衛生專輯
(6)人文歷史領域學科:文史哲專輯
(7)政治軍事和法律領域學科:政治軍事與法律專輯
(8)社會科學領域和教育學領域學科:教育與社會科學專輯
(9)電子信息科學領域及信息傳播管理領域學科: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專輯
(10)經濟領域及各種管理類學科:經濟與管理專輯
數學物理力學天地生專輯下包括13個論壇版塊:自然科學理論與方法、數學、非線性科學與系統科學、力學、物理學、生物學、天文學、自然地理學和測繪學、氣象學、海洋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資源科學。
化學化工冶金環境礦業專輯包括14個論壇版塊:化學、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燃料化工、一般化學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材料科學、礦業工程、金屬學及金屬工藝、冶金工業、輕工業手工業、一般服務業、安全科學與災害防治、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機電航空交通水利建築能源專輯包括15個論壇版塊:工業通用技術及設備、機械工業、儀器儀表工業、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武器工業與軍事技術、鐵路運輸、公路與水路運輸、汽車工業、船舶工業、水利水電工程、建築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核科學技術、新能源、電力工業。
農業專輯包括10個論壇版塊:農業基礎科學、農業工程、農藝學、植物保護、農作物、園藝、林業、畜牧與動物醫學、蠶蜂與野生動物保護、水產和漁業。
醫葯衛生專輯包括28個論壇版塊:醫葯衛生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研究、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預防醫學與衛生學、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感染性疾病及傳染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外科學、泌尿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腫瘤學、眼科與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學、皮膚病與性病、特種醫學、急救醫學、軍事醫學與衛生、葯學、生物醫學工程。
文史哲專輯包括24個論壇版塊:文藝理論、世界文學、中國文學、中國語言文字、外國語言文字、音樂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美術書法雕塑與攝影、地理、文化、史學理論、世界歷史、中國通史、中國民族與地方史志、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考古、人物傳記、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心理學、美學、宗教。
政治軍事與法律專輯包括17個論壇版塊: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政治學、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政黨及群眾組織、軍事、公安、法理法史、憲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民商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與司法制度、國際法。
教育與社會科學專輯包括13個論壇版塊: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社會學及統計學、民族學、人口學與計劃生育、人才學與勞動科學、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特殊教育、體育。
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專輯包括10個論壇版塊: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計算機硬體技術、計算機軟體及計算機應用、互聯網技術、自動化技術、新聞與傳媒、出版、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檔案及博物館。
經濟與管理專輯包括24個論壇版塊: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經濟理論及經濟思想史、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統計、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交通運輸經濟、企業經濟、旅遊、文化經濟、信息經濟與郵政經濟、服務業經濟、貿易經濟、財政與稅收、金融、證券、保險、投資、會計、審計、市場研究與信息、管理學、領導學與決策學、科學研究管理。

❿ 中國當代思想家有哪些

一、梁啟超:

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

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二、康有為:

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光緒二十一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三、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

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四、胡適:

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

五、毛澤東:

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