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的主要意識形態
擴展閱讀
男主腹黑虐心歐美電影 2024-05-09 19:19:49
任豪中秋之夜微電影 2024-05-09 18:53:29

中國電影的主要意識形態

發布時間: 2024-03-28 13:49:32

A. 新主流電影類型多樣,佳作甚至爆款不斷涌現,為何這種電影「叫好又叫座」

新主流電影類型多樣,佳作甚至爆款不斷涌現,這種電影“叫好又叫座”的原因如下。

一、堅持“小切口、大情懷”

新主流電影叫好又叫座是中國電影產業不斷成熟、中國電影工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電影人不斷學習和創新,也是中國電影觀眾素質不斷提高、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深層次開發的結果。

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的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具現和中國電影產業與中國社會實際的雙重反映。

相信用不了多久,國內的主流電影,或者說新的主旋律電影,會因為政策和商業的配合,而變得更加地積極,作品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好。

B. 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意思

主旋律電影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困局握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中國電影的主流形態,實際上是由兩種電影構成:一種是弘揚主旋律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政治歷史和道德倫理片,即主旋律電影;另一種就是以喜劇、悲喜劇為主,伴以武俠和偵破類型的商業娛樂片。

主旋律是一個來自音樂領域的術語,指的是在一部作品或一個樂章行進中再現或變奏的主要樂句、音型,在整個作品或樂章中居於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主旋律電影」這一表述就足以表明其在電影中重要地位。

20世紀80年代,國家在政治、經濟層面的調整與變革,推動了社會思潮的深刻變化。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中國電影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國外的電影作品、創作理念和理論思潮幾乎在同一時間集體湧入國內,深臘培刻影響了人們對電影本性的認知。



C. 請問中國二十年代電影有什麼藝術審美特徵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尚處於類型形態的初始階段,由於是以
風潮的形式出現,決定了其最顯著的特徵:即不成熟性。與同時期的美
國電影類型相比,不論就其人物型造、主題,還是沖突的展開,都沒有
達到一種高度的自覺。
二十年代中國的電影類型一經產生,便顯示了它強大的功能作用,
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
1、由於類型的存在, 使二十年代中國影片的創作隊伍得以形成並
迅速獲得發展。
2、促進了電影觀念與技術的進步。 使電影製作人員其本身素質獲
得了空前的提高,電影觀念的逐漸成熟(如擺脫戲劇化)以及電影技術
研究上的飛速發展,二十年代後期出現的神怪片電影特技的運用,便證
明了這一點。
3、使公眾消費更為順暢,文化深入人心, 將社會民主化程度加以
擴大。
4、 使二十年代的中國人產生了一種凝聚力:社會片通過家的重新
建立,穩固了危機中的社會秩序;愛情片通過青年男女的結合,完成了
秩序的沿續,宣揚了封建的忠貞觀念;家庭倫理片通過倫理的再次整合
,穩固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意識形態效果的獲取,實際上是對正統思
想的認同,不能僅僅把它視為一種文化現象或商業現象,實際上是整個
二十年代主流意識形態在大變革之前的一次「類化」,在觀眾和意識形
態機器之間起了調節作用。
由於類型的存在,使得二十年代的電影創作顯得生機勃勃,雖然還
不很成熟,但正是由於類型的運動,才使得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形
態漸趨成熟並最終得以形成。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雖處於初始形態,但功不可沒!

D. 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包括

市民意識形態(用鮮活的市井語言塑造了市民階層的人物群像,淋漓盡致地描繪當時社會的種種變化和人們的慾望宣洩)、知識分子精英意識形態(體現著知識分子階層的立場,它代表著人類的精神追求和終極價值關懷)、主流意識形態(一定時期內一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

電影意識形態是人百類意識形態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電影里所表現出的一種意識,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度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電影的回意識形式。

中國電影的特點

①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②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

E. 中國電影的定義

①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給電影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
②電影的宣傳性質,說教功能較強,被做為意識形態的載體。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所以中國的電影重注「戲」

F. 在八九十年代中國電影的劃分

在八九十年代中國電影劃分為藝術電影、主旋律電影和商業電影。藝術電影是電影的拓荒者。主旋律電影是政府指導下國家意識形態的電影。商業電影是以獲利為主要或唯一的創作目的的電影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