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1979年中國北京電影
擴展閱讀
日本動漫劇場版電影 2024-05-18 16:47:01

1979年中國北京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5-04 19:58:16

① 劉曉慶主演的電影(以年代順序)

截止至2019年12月劉曉慶主演的電影如下:

1、《南海長城》1975年。

導演:李俊、郝光,主演:王心剛,劉曉慶,石韌,李廷秀。

2、《同志,感謝你》1976年。

主演:劉曉慶、張子良、邢吉田、魏珉、楊立民、高建華、束夷、劉麗華、朱世慧、肖棠華。

3、《春歌》1977年。

陳崗執導,於秀春、劉曉慶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兩對年青人的愛情故事。

4、《小花》1978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劇情片,由張錚執導,唐國強、陳沖、劉曉慶等主演,於1979年上映。

5、《婚禮》1979年。

段吉順執導,劉曉慶、徐敏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盛敏和岳志鵬的愛情故事。

6、《瞧這一家子》1979年。

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劉曉慶、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

7、《原野》1981年。

南海影業公司出品、凌子執導的劇情片,由劉曉慶、楊在葆主演,於1981年在中國香港首映,1988年8月在中國內地公映。

8、《神秘的大佛》1981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懸疑驚險動作片,由張華勛執導,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

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年。

北京電影製片拍攝、王炎執導的劇情片,由李秀明、李緯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文革」末期,生活在川西葫蘆壩的人們在工作組顏組長的帶領下,與「四人幫」爪牙做斗爭的故事。

10、《潛網》1981年。

由王好為執導,劉曉慶、林彬、周森冠主演。講述教授之女羅弦與足球運動員陳志平相愛的故事。

11、《心靈深處》1982年。

根據孟偉哉的小說《一座雕像的誕生》 改編,導演:常彥,主演:劉曉慶。

12、《火燒圓明園》1983年。

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13、《垂簾聽政》1983年。

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等主演。

14、《北國紅豆》1984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攝制。由喬雪竹編劇,王好為導演,劉曉慶、張國民等主演。

15、《三寶鬧深圳》1984年。

導演:凌子,主演:郭鋒,車保羅,韓國材,李娟娟,劉曉慶,陳裕德。

16、《無情的情人》1986年。

陳國軍執導,劉曉慶、李緯等主演的故事片。影片講述了藏族姑娘娜梅琴措的傳奇悲劇經歷。

17、《芙蓉鎮》1987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攝制的劇情片,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於1987年3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公映。

18、《大清炮隊》1987年。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於1987年出品電影,由陳國軍導演,劉曉慶、辛明、葛存壯等主演。

19、《春桃》1988年。

由南海影業公司、遼寧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凌子風執導,劉曉慶、姜文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8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0、《一代妖後》1989年。

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陳燁,陳道明,鞏俐,李岩等人出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西太後慈禧、同治皇帝載淳和太監安德海之間的故事。

21、《紅樓夢》1989年。

由謝鐵驪、趙元執導的系列古裝劇情電影,由夏菁、陶慧敏、傅藝偉、劉曉慶等主演。

22、《大太監李蓮英》1991年。

由田壯壯執導,姜文、劉曉慶、徐帆主演的宮廷劇情電影,於1991年4月12日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清朝大太監李蓮英一生在宮中的經歷的故事。

23、《春花開》2004年。

由劉冰鑒執導,劉曉慶、閔西丁、尹治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4年9月9日多倫多首映。該片講述了獨身中年女工謝春花,被性格孤僻的青年李秋生的歌聲打動,兩人由此展開戀情的故事。

24、《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2011年。

由上海電影集團出品的歷史題材電影,由陳勛奇執導,張柏芝、任賢齊、劉曉慶、鄭佩佩、周海媚、陳紫函、金巧巧、於娜等人出演。

25、《37》2012年。

由陳國新執導的家庭劇情片,楊采妮、林妙可、劉曉慶等參加演出,於2012年6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6、《鬼吹燈之尋龍訣》2015年。

根據天下霸唱所著盜墓小說《鬼吹燈》的後四部改編而成,由烏爾善執導,陳坤、黃渤、舒淇、楊穎、夏雨、劉曉慶領銜主演的一部動作、懸疑電影。

27、《快手槍手快槍手》2016年。

由潘安子執導,林更新、張靜初、騰格爾、劉曉慶、錦榮領銜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影片於2016年7月1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8、《大轟炸》2018年。

由蕭鋒執導,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范偉、馬蘇、張鈞甯、張帆、陳偉霆、車永莉、吳剛、馮遠征、耿樂、澀谷天馬、謝霆鋒、劉曉慶等聯袂出演的戰爭歷史片。

②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出品影片

愛情呼叫轉移(2007) 向日葵(2005) 我們倆 (2005) 張思德(2004) 看車人的七月(2004) 危險智能 (2004) 100個 (2002) 女孩別哭(2002) 新甜蜜的事業(2001) 一聲嘆息(2000) 押解的故事(2000) 防守反擊(2000) 西洋鏡(2000) 夢幻田園 (2000) 非常夏日 (2000) 春天的狂想 (1999)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月蝕 (1999) 我的1919(1999) 非常愛情 (1998) 司馬敦 (1998) 赤嫁 (1998) 截殺香閣寺 (1997) 喜氣逼人 (1997) 生命如歌 (1997) 天倫 (1997) 浴血太行 (1997) 緝毒英雄 (1997) 黑眼睛 (1997) 甲方乙方(1997) 浪漫街頭(1997) 長大成人(1997) 張騫(1997) 扁擔·姑娘(1996) 伴你到黎明 (1996) 巫山雲雨(1996) 紅櫻桃 (1996) 舞女(1996) 嘻笑鴛鴦 (1995) 贏家 (1995) 金秋桂花遲(1995) 孔繁森(1995) 楊開慧(1995) 陌生人 (1995) 愛情傻瓜(1994) 霧宅 (1994) 月落玉長河 (1994) 雲南故事 (1994) 與往事乾杯 (1994) 宮廷斗雞 (1994) 男人也難 (1994) 洪熙官 (1994) 自首的愛 (1994) 狂吻俄羅斯(1994) 紅粉 (1994) 天生膽小 (1994) 永失我愛 (1994) 天網 (1994) 驚恐時分 (1994) 紫禁城奇戀 (1994) 家醜 (1993) 井岡山(1993) 初吻(1993) 龍鳳嬌(1993) 二小放牛 (1993) 黑白人間(1993) 瀟灑一回 (1993) 私人保鏢(1993) 無名三俠客 (1993) 中國人 (1993) 不能沒有愛 (1993) 虎兄豹弟(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1993) 藍風箏(1993) 淚灑台北 (1993) 送你一片溫柔(1993) 天若有情 (1993) 英雄劫 (1993) 歪打正著 (1993) 無人喝彩 (1993) 魔窟生死戀(1993) 黑雪 (1992) 大撒把(1992) 離婚大戰(1992) 血戰天獅號 (1992) 山神(1992) 天堂回信 (1992) 白衣俠女 (1992) 離婚 (1992) 青春沖動 (1992) 四十不惑 (1992) 我想有個家 (1992) 都市槍手(1992) 找樂 (1992)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1991) 大太監李蓮英(1991) 過年 (1991) 鍾鳴寒山寺 (1991)
神秘夫妻 (1991) 都市和尚(1991) 獨身女人 (1991) 喜劇明星(1991) 女人·TAXI·女人 (1991) 別墅災星(1991) 妙探 (1991) 龍年警官(1990) 遭遇激情 (1990) 戰爭子午線 (1990) 有人偏偏愛上我(1990) 本命年 (1990) 血色清晨 (1990) 斗雞 (1990)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1990) 紅樓夢第六集 (1989) 紅樓夢第四集 (198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紅樓夢第五集 (1989) 安麗小姐(1989) 紅樓夢第三集 (1989) 幸運的星(1989) 命運喜歡惡作劇(1989) 女模特的風波(1989) 荒原殺手(1988) 村路帶我回家(1988) 紅樓夢第二集 (1988) OK大肚羅漢 (1988) SOS村 (1988) 魔力 (1988) 問天何時明(1988) 黃土坡的婆姨們(1988) 大偵探 (1988) 紅樓夢第一集 (1988) 行竊大師 (1988) 銀蛇謀殺案(1988) 尋找魔鬼(1988) 煙花淚 (1988) 搖滾青年 (1987) 死神與少女 (1987) 大學生軼事 (1987) 金鏢黃天霸(1987) 錯位 (1987) 二子開店 (1987) 翡翠麻將 (1987) 鼓書藝人(1987) 迷夢初醒 (1987) 死去活來 (1987) 鴛鴦樓 (1987) 誰是第三者(1987) 俠女十三妹 (1986) 芙蓉女 (1986) 月牙兒 (1986) 幸運的人 (1986) 湘女蕭蕭 (1986) 山林中的頭一個女人 (1986) 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1986) 失信的村莊(1986) 月月 (1986) 珍珍的發屋 (1986) 十五的月亮(1986) 淚灑姑蘇 (1985) 迷人的樂隊(1985)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青春祭 (1985) 嫌疑犯 (1985) 夜行貨車 (1985) 代理市長 (1985) 良家婦女 (1985) 乾杯,女兵們 (1985) 三寶鬧深圳 (1985) 駝峰上的愛(1985) 藍色的花(1984) 生財有道(1984) 清水灣,淡水灣(1984) 邊城 (1984) 二十六個姑娘(1984) 明姑娘(1984) 雙雄會 (1984) 包氏父子 (1983) 快樂的動物園(1983) 青山夕照 (1983) 夕照街 (1983) 血,總是熱的 (1983) 啞姑(1983) 我們的田野 (1983) 一葉小舟 (1983) 茶館(1982) 大海在呼喚 (1982) 駱駝祥子 (1982) 陌生的朋友(1982)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2) 如意 (1982) 歸宿(1981) 歡歡笑笑 (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 傷逝 (1981) 知音 (1981) 潛網(1981) 阿凡提(1980) 李天保娶親 (1980) 戴手銬的旅客(1980) 他們在相愛(1980) 舞戀 (1980) 竹 (1980) 元帥之死(1980) 苗苗(1980) 第二次握手(1980) 神秘的大佛(1980) 淚痕 (1979) 小花(1979) 報童(1979) 李四光(1979) 瞧這一家子(1979) 櫻 (1979) 甜蜜的事業 (1979) 拔哥的故事上集 (1978) 火娃 (1978) 巨瀾(1978) 大河奔流 (1978) 南疆春早(1978) 黑三角(1978) 拔哥的故事下集 (1978) 蔡文姬(1978) 大河奔流 (1978) 萬里征途(1977) 戰地黃花(1977) 沸騰的群山(1976) 反擊 (1976) 紅雨(1975) 海霞(1975) 決裂 (1975) 杜鵑山 (1974) 南征北戰(1974) 偵察兵(1974) 海港(1972) 龍江頌(1972) 紅色娘子軍 (1971) 智取威虎山(1970) 烈火中永生(1965) 東方紅(1965) 天山的紅花(1964) 早春二月(1963) 238.小兵張嘎(1963) 阿娜爾罕(1962) 花兒朵朵(1961) 革命家庭(1961) 紅旗譜(1960) 游園驚夢 (1960) 楊門女將 (1960) 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1960) 糧食(1959) 林家鋪子(1959) 青春之歌(1959) 上海姑娘(1958) 探親記(1958) 風箏(1958年 中法合拍) 洛神 (1956) 祝福 (1956) 霸王別姬(1955) 智取華山(1953) 龍須溝(1952) 新兒女英雄傳 (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③ 中國電影歷史

電影的誕生

電影的誕生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產物,它涉及到物理學中的光學、電學、化學、生理和心理學以及機械製造和攝影技術,當這些技術發展到相當水平後才促使電影的出現,並隨著這些學科及技術的發展而發展。

首先是視覺暫留原理的發現和確立為電影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什麼是視覺暫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時候可能見過並玩過一種叫做幻盤的玩具。在一張圓形的硬紙板上,一面畫著一隻小鳥,另一面畫著一個鳥籠。當你拉緊系在紙板兩端的繩子,讓紙板快速旋轉時,好像小鳥關在籠子里了。如在黑暗中點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圓圈快速揮動,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人圈。這些就是視覺暫留現象。這時因為反映在我們視網膜上的視象不會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視象有視網膜上具有滯留性的特點。科學家試驗並確證,視像在眼前消失之後,仍然能夠在視網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時間。今天的電影,膠片上每畫格中的影像都是靜止不動的呆照。但是,通過給我們以連續運動的幻覺,這就是運用視覺暫留原理而產生的效應。

其次,電影的發明是在攝影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實際上意味著快速攝影,而普通攝影的拍攝對象,一般只能是靜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攝和表現出連續運動中的人和物。據說19世紀50年代,有位攝影師想6表現一個人放下手臂的動作,他採用的辦法是:首先拍攝這個人舉起手的姿勢,然後把未曝光的膠片重新裝進照相機,再來拍攝這個人的手稍微放下一點的姿勢,如此這般逐次地拍攝,一直拍攝到這個人把手完全放下為止。拍攝一個簡單的動作竟如此困難和煩瑣,如要拍攝快速復雜的連續運動,自然更加無能為力了。如:1872年美國有位富商和人打賭,他認為馬在奔跑時,它的4隻蹄會同時離地騰空。為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請一位攝影師來拍攝馬在奔跑時的實況。攝影師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機進行連續拍攝的試驗,花了幾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這項實驗,雖獲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兩秒鍾。可見一般的攝影技術是不可能適應電影攝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經過多年探索,終於製成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才首次為電影攝影奠定了初步基礎。

還有,適應電影攝影需要的膠片,必須依靠化學工業及其技術才能生產,而膠片必須通過放映機平穩、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銀幕上也並非易事,它有賴於機械工業為製作放映機提供先進的技術條件。1894的愛迪生發明了「電影視鏡」,每次可放映半分鍾,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觀看,盧米埃爾從縫紉機的運作工藝得到啟發,在前人探索試驗製造放映機的基礎上獲得較大突破,發明了膠片以每秒16畫格的均衡速度通過放映機片門的放映技術,遂使影象清晰穩定地投射到銀幕上供大家觀賞,終於迎來了電影的誕生。

1895年12月28日——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一個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法國里昂的企業家、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7內,向社會正式公映了自己製作的幾部「活動照相」,如《火車到站》、《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壇和電影史學家們公認,它標志著電影發明階段的結束和電影時代的正式開始。偉大的電影先驅者盧米埃爾,為世界電影史譜寫了光輝的第一頁。

電影的發展及流派

1.電影的發展

法國電影理論家馬爾丹說,電影成為藝術,是從導演們想到挪動攝影機那一天開始的。盧米埃爾作為偉大的電影先驅者,揭開了電影史的第1頁。但盧米埃爾的電影,都是固定視點拍攝,攝影機與被攝對象的距離、角度等關系不變,自始至終是一個全景,一分鍾一部電影,一部電影只有一個鏡頭。法國的電影先驅者梅里愛,把戲劇引入電影,並創造了停機再拍、疊印、多次曝光等拍攝手段,使電影獲得生機和振興。但梅里愛的全景內容是舞台上的科幻、神話、魔術等不同表演,形式仍然是復制的戲劇節目被人稱為「前排觀眾眼裡的戲劇」。因此它們還不是真正的電影藝術。

被譽為美國電影之父的電影藝術家大衛·格里菲斯,對電影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他的偉大功績在於改變了盧米埃爾復制現實和梅里愛復制舞台、以場景為構成影片的基本單位的作法,而採用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來拍攝所要表現的拍攝對象,以鏡頭構成影片的基本單位。他攝制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和《黨同伐異》(1916),不僅標志著當時美國電影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世界電影史上8的經典名作。

攝影機挪動的標志是電影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它終於突破了活動照相和復制戲劇的局限,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電影發展史上發生的兩次重大的技術革命,使電影藝術跨入了成熟的階段。

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發生的由無聲電影發展到有聲電影的技術革命,是電影發展史上第1次重大的技術革命。

電影自誕生以來的數十年裡,一直是只有供人觀看的畫面而無聲音的默片——無聲電影,因而被人們稱之為「偉大的啞巴」。直到20年代末,由於電子工業的發展,聲頻真空管和光電管的發明以及錄音還音設備和技術的逐步完善,這一系列技術成果的取得,才為電影的首次重大技術革命——由無聲電影發展到有聲電影奠定了技術基礎,為使「偉大的啞巴」開口獲得了良方。1926~1927年間,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率先推出了能說話會唱歌的有聲影片《爵士歌王》、《唐璜》等。1930年以後,製片商競相仿效,有聲電影開始風靡於世。有聲電影的問世,使電影獲得了聲音,電影已不再是純視覺藝術,而是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它更好地滿足了電影觀眾的審美需求。

電影史上第2次重大的技術革命,是30年代中期彩色電影的問世。

電影自誕生以來的數十年間,還存在著另一嚴重缺陷,這就是它沒有色彩,一直是黑白片。電影家們為消除電影患有「色盲」症的缺陷,開始了不斷的探索、試驗以尋求良方。如有的電影家曾試用人工著色的辦法,在膠片的畫格上逐一塗色,以克服銀幕上只有黑白世界而無真實的色彩世界的缺陷。9但是,面對多彩的客觀世界,這種人工著色的辦法,是難以在銀幕上獲得滿意的效果的。正因為如此,1935年由於生產具有特殊感光性能的彩色膠片的工藝得到滿意的解決,美國導演馬摩里安攝制的世界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浮華世界》(根據英國作家薩克雷的著名長篇小說《名利場》改編)在美國誕生了,40年代初以後,彩色電影開始遍及全球。

由此可見,依靠現代科技的裝備,電影才從視點解放、從無聲發展到有聲、從黑白發展到彩色。隨著當代高新科技的發展,當代電影又從普通銀幕電影發展到寬銀幕電影、立體聲電影、環形電影、全息電影等等。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侏羅紀公園》、《空中大慣籃》等一些充分利用電腦來拍攝的新的電影,為電影的進一步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

2.電影的理論流派

在涉及到與電影有關的問題時,總聽到蒙太奇這個名詞,那麼蒙太奇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語的音譯,原來是指建築學中的構成、裝配。借用到影視藝術中有組接、構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視片中分切、組合的代名詞。一堆建築材料,沒有生命、沒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築師手裡,卻可以把它們組合成風格不同、式樣不同的各種建築。它是電影語言中最基本的語言,如果對關系電影美學基礎的蒙大奇問題不甚了了,那麼,作為電影導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來的;作為電影編劇,也寫不出好劇本;作為影評人,難以評到點子上;同樣作為電影觀眾,也難以看出個名堂。

前蘇聯著名導演庫里肖夫曾做了一個實驗來說明蒙太奇的效果。他從一部由當時蘇聯最有名望的演員莫茲尤辛主演的舊10片中,選出一張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另外,又從別的影片中選出表現一隻飯桌上的湯碗、一口棺材和一個孩子在玩耍的鏡頭,分別把莫茲尤辛的特寫鏡頭與這3個鏡頭隨意結起來放映,果然出現了奇跡。莫茲尤辛的臉不再是無表情了,而是呈現出飢餓、悲傷和慈愛的表情。

一般來說,電影蒙太奇的基本內涵就是鏡頭的分切與組合。

一部影片通常一般由數百個或千餘個鏡頭組成。而一個鏡頭,是指自攝影機起動始,至攝影機停止運作止,一次連續攝錄在膠片上的畫面。電影藝術家根據既定的思想藝術意圖,對人物、事件、動作、環境等被攝物分別拍下許多不同景別,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畫面鏡頭即分切;然後再按原定的構思方案,把這些不同鏡頭有機地藝術地剪輯組合在一起,使這些鏡頭相互間產生連貫、對比、隱喻、象徵、烘托、懸念、節奏等有機聯系並構成整體,組成一部表達一定思想藝術內涵並為觀眾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說到底,蒙太奇就是電影藝術家用以敘述故事的一種方法,是電影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語法。

隨著電影的發展,其內涵也隨之不斷豐富和拓展。在無聲電影中,蒙太奇的分切與組合,僅限於鏡頭與鏡頭之間的外部關系。一旦電影獲得了聲音和色彩,蒙太奇也參予了聲音和色彩的分切與組合。蒙太奇參予聲音,形成了聲音蒙太奇,它涉及聲音與聲音、聲音與畫面之間的關系。後者又包括聲音與畫面同步即聲源來自畫面中、聲音與畫面分立和聲音與畫面對位即聲音與畫面不同步,聲源不在畫面中等不同關系。蒙太奇參予色彩,形成色彩蒙太奇。此外,蒙太奇的分切與組合還可以11通過人物和攝影機的不同調度在一個長鏡頭內成,對此人們稱之為內部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的格局發生了變化,電影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從藝術方面來說,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從藝術方面來說,許多電影藝術家已經不滿足於固定傳統,他們追求現代意識,刻意創新,許多新的理論、流派都紛紛出現,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以法國為中心的先鋒派,在義大利興起的新現實主義,在日本興起的獨立製片運動,在法國興起的長鏡頭理論、新浪潮主義等。

長鏡頭理論源自於安德烈·巴贊。安德烈·巴贊是法國的一位電影評論家,他認為,電影的最大優點是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而傳統的蒙太奇手段卻是人為地把影片按照編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進行剪接,實際上是強迫觀眾接受編導者的思想,因此,電影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他主張,不要把時空隨意割裂,從而限制觀眾的知覺過程。因此,他強調要把事件的全部真實過程拍下來,讓觀眾自己欣賞、品評,這樣就造成了長鏡頭的出現。因此,巴贊的理論也就常常被人們稱為長鏡頭理論。其實,它還有個名稱,叫做場面調度理論。巴贊的理論有它的積極意義,因為他強調讓觀眾自己去理解、品評,「看他們自己想看的東西」。

對於蒙太奇理論和長鏡頭理論,雖然有些電影理論家各有偏愛,但實際上,兩者都有它們的積極作用,也都有它們的不足。有人用長鏡頭理論否定蒙太奇,認為蒙太奇已經過時了,這樣把長鏡頭理論反映到了絕對的地位,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了。應該說,這兩種理論都大大地豐富了電影語言,因而,也12就推動了電影藝術的發展。

60年代中期,在西方結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電影符號學在法、英、義大利等國興起,這是世界電影理論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它以1964年法國的電影家克里斯蒂安·麥茨發表的題為《電影:語言還是言語?》的論文為開端,標志著這一新的電影理論的脫穎而出。和前兩種電影理論不同,電影符號學不是電影理論的一個流派,和電影的創作實踐的關系也不是很密切,它是讀解影片本文對影片的分析和研究和對電影進行純理論性研究的一種傾向和方法論。

70年代以前的電影符號學,總的來說,是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為理論框架,注重結構和表述結果的靜態研究。70年代以後,引入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並注重了表述過程的動態研究,標志著電影符號學第2階段的開始。

中國電影發展歷史

1896年8月11日電影傳入中國。當時外國人在上海徐園的又一村茶樓中放映了一部表現外國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轟動,被稱為西洋影戲。從此,法國、英國、俄國、義大利人也紛紛把自己國家的影片輸入中國,在酒樓茶肆中放映。

中國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當數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拍的《定軍山》。這是一部短戲劇片,主演是當時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定軍山》是譚派的保留劇目。京劇是當時中國人最喜愛、最熟悉的劇種,譚鑫培又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京劇藝術家。任景豐當時的選擇用今天的觀點來看,是頗有精品意識的,因此,影片大獲成功。報載,放映時有13「萬人空巷來觀之勢」。當然,由於那時還是默片時代,所以任景豐等人只拍了其中請纓、舞刀、交鋒等武打或舞蹈比較多的場面。

本世紀20年代前後是中國的電影事業的萌芽時期。1917

年,中國有了第1所自己的電影企業——商務印書館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樣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紀錄片、風光片,動畫片都出現了,但基本上還是在探索階段中。那時拍出的一些影片,如《嚴瑞生》、《紅粉骷髏》等,無論在影片的內容上、藝術性上,都很低劣。不過那時也確有一些影片具有積極意義。如我國的第1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辦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國人出資、中國人拍攝的

《莊子試妻》成為第1部送到外國去的影片。1931年,還誕生了我國的第1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

30年代初,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左翼

文藝運動的興起,同時也標志著左翼電影的興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喚起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拍出了許多具有積極社會意義、又有相當藝術水準的影片,如《春

蠶》、《桃李劫》、《風雲兒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狼山蝶血記》等。孫瑜執導的《野草閑花》不僅在內容上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而且其中的

《尋兄詞》開了我國電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漁光曲》,在中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時期,我國電影藝術家對於電影語言的運用更加純熟了,推、拉、搖、跟、升、降的攝法,各種蒙太奇手段的運用,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1937年以後,我國的電影藝術工作者在抗日戰爭中拍攝了《塞上風雲》、《八14百壯士》、《長空萬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烏鴉與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國民黨反派的腐敗和反革命的本質。而物質條件技術設備極差的解放區也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電影企業,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在現在的黑龍江省鶴崗成立,為人民電影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解放後,我國的電影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僅成立了許多新的電影製片廠,一些著名的優秀電影藝術家創作。拍攝了許多優秀的影片,而且涌現了許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鋼鐵戰士》、《梁山伯與祝英台》、《聶耳》、《我這一輩子》等還在國際上獲獎或者獲得好評。十年浩劫,曾給中國的電影事業帶來了極大損害。打倒「四人幫」以後,尤其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電影事業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許多新的題材、新的辦法、新的電影藝術家大量涌現,並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的中國導演們拍攝了一批《天雲山傳奇》、《黃土地》、《紅高粱》等有國際聲望的電影,中國的電影像中國的經濟一樣已穩步走向世界。

④ 姜文和劉曉慶合作電影有哪些

截至2020年12月,姜文和劉曉慶合作電影有:

1、《芙蓉鎮》

《芙蓉鎮》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攝制的劇情片,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於1987年3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公映。該片根據古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靠勞動致富,卻在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運動中飽受迫害,她與「右派分子」秦書田在共患難的過程中產生真摯愛情,共同迎來撥亂反正的時刻。

2、《大太監李蓮英》

《大太監李蓮英》是由田壯壯執導,姜文、劉曉慶、徐帆主演的宮廷劇情電影,於1991年4月12日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清朝大太監李蓮英一生在宮中的經歷的故事。

3、《春桃》

《春桃》是由南海影業公司、遼寧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凌子風執導,劉曉慶、姜文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8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許地山同名小說,講述了春桃和李茂在新婚之夜被土匪沖散後,她到北京城以拾破爛為生,並和劉向高同居,雙腿殘疾的李茂回來後,她和兩個男人共同生活的情感故事。

(4)1979年中國北京電影擴展閱讀

劉曉慶, 1955年出生於四川省涪陵專區(今重慶市涪陵區),1970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國家一級演員。

1973年被八一電影製片廠選中,擔任《南海長城》女主角,從此躍上銀幕。1975年,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三個月後走上銀幕。1979年憑《小花》嶄露頭角。1980年正式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同年因出演《瞧這一家子》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配角獎。

1987年因飾演《芙蓉鎮》「胡玉音」榮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第1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

⑤ 七八十年的國產喜劇片,農村題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時間:1981年。

《月亮灣的笑聲》是徐蘇靈執導的喜劇片,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於198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在十年動亂時期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以及拔亂反正後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2,《甜蜜的事業》,上映時間:1979年。

《甜蜜的事業》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謝添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馬琳、凌元、李秀明、李連生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農村婦女唐二嬸在田大媽的幫助下,摒棄落後的傳統觀念,樹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樓》,上映時間:1983年。

《小小得月樓》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盧萍執導的一部蘇州話的喜劇電影,是由毛永明,陸辰生,顧薌,葉霞珍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蘇州的一群青年開辦飯店「小小得月樓」的故事。

4,《瞧這一家子》,上映時間:1979年。

《瞧這一家子》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毛紡廠車間主任老胡,女兒嘉英是車間的擋車工,與車間的修理工鬱林相戀,兒子嘉奇是文工團演員,一次他和大阮,張嵐逛公園時,奮不顧身去救根本沒落水的孩子。

5,《二子開店》,上映時間:1987年。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⑥ 太陽和人的影片信息

1979年文藝月刊《十月》上發表由白樺和彭寧創作的一部電影文學劇本《苦戀》,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彭寧開始拍攝此劇本,拍成電影以後也叫《苦戀》,劇名是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寫的 。後來在送審樣片的時候,才改名為《太陽和人》。
影片描寫了一個深受「四人幫」迫害的、從國外歸來的著名畫家凌晨光的藝術、斗爭生涯,著重表現了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酷愛,猶如一個苦苦的戀人。 劇組主創人員都是文革經歷者。
彭寧:本劇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66屆導演系;父親彭加倫;文革時曾坐牢,文革結束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
白樺:本劇編劇。原名陳佑華,1930年出生於河南潢川,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除黨籍和軍籍,留至八一電影製片廠當鉗工,1979年平反,恢復黨籍,在武漢軍區文化部工作。1985年轉業到上海作家協會,任副主席。
黃梅瑩:本劇女主角,飾演綠娘。1950年出生於上海,因爺爺解放前是資本家,故文革中被抄家,1968年作為「黑五類」被迫輟學下放到崇明島農場接受再教育。1972年考入總政歌舞團,1979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許還山:本劇男演員,飾演謝秋山。1937年出生於北平,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份子,留校勞動。1966年下放至新疆。1980年起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轉任導演。
冷眉:本劇女演員,飾演娟娟。1954年出生於北京,曾在西雙版納當過知青 。80年代末出國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