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影平台 » 歐也妮葛朗台電影迅雷
擴展閱讀
電影古惑仔全集國語7 2024-04-29 23:04:31
歐美電影潛伏者 2024-04-29 22:59:25
十大犯罪電視劇老電影 2024-04-29 22:59:24

歐也妮葛朗台電影迅雷

發布時間: 2023-06-07 04:35:20

1. 那哪個網址可以免費看到《歐也妮·葛朗台》的全部內容

你是指"書"還是"電影"?
書的話,你看看這個是不是:http://book.idoican.com.cn/detail/defaultview.aspx?BookId=ISBN7-223-115-9.2
另外迅雷上也有書或者電影的下載:

http://search.gougou.com/search?search=%E6%AC%A7%E4%B9%9F%E5%A6%AE%C2%B7%E8%91%9B%E6%9C%97%E5%8F%B0&id=2

2. 歐也妮 葛朗台 電影 下載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AC%A7%E4%B9%9F%E5%A6%AE%20%E8%91%9B%E6%9C%97%E5%8F%B0&restype=-1&id=10000001&ty=0

3. 《歐也妮·葛朗台》的梗概

葛朗台是法國索爾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勢和種種手段使自己的財產神話般地增長了起來。這老頭十分吝嗇,有一套理財的本領。他為了省錢,家裡整年不買蔬菜和肉,由佃戶送來,比較重的家務活由女僕娜農做。

寒冬臘月捨不得生火取暖,平時還要剋扣女兒和妻子的零用錢。他做木桶生意,計算得像天文學家那樣准確,投機買賣從不失敗,區里人人都吃過他的虧。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他的獨生女兒歐也妮的生日,小說中的人物一一登場:公證人克羅旭一家和初級裁判所所長蓬豐先生到葛朗台家吃飯,還帶來稀有的珍品,他們都是來向歐也妮獻殷勤的。正當他們在歡慶生日時,突然,從巴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歐也妮的堂弟查理。

原來查理的父親因破產自殺,讓葛朗台照顧兒子的前程。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絕命書後不動聲色,並且在當夜想好了一套詭計,借口家裡有事,請公證人克羅旭和銀行家幫忙。

銀行家拉格桑為討好葛朗台而毛遂自薦,到巴黎幫助處理死者遺產,他將部分債款還給債權人,餘下的按預定計劃長期拖延。在這件事情上,葛朗台不但分文不花,還利用銀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債買賣,賺了一大筆錢。

夏爾可憐的處境得到了歐也妮的同情,巴黎花花公子的打扮和舉止也引起了鄉里女子的愛慕之心。夏爾為了自己的前程,決定去印度經商。臨走之前,歐也妮將自己積蓄的金幣6000法郎送給他。夏爾也把母親給他的金梳妝匣留給她作為紀念,兩人海誓山盟定下終身。

夏爾走後的頭一個元旦,葛朗台發現女兒把金幣送給查理,就大發雷霆,把她監禁起來。這事驚擾了他的妻子,使她一病不起。公證人警告他,妻子一死,他的財產必須重新登記,歐也妮有繼承遺產的權利。

葛朗台老頭害怕起來,就和女兒講和,但妻子一死,葛朗台通過公證人讓女兒簽署了一份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把全部家產總攬在自己手裡。臨死前,他要女兒把黃金擺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一般。

他說:「這樣好叫我心裡暖和!」最後他喚歐也妮前來,對她說:「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神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到金子,便作出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它抓到手。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他死了。

1827年吝嗇鬼死去,留下1900萬法郎,歐也妮繼承父業,成了當地首富,人人都向她求婚,她卻痴心等待夏爾。但是夏爾在海外經商,逐漸發揚了葛朗台家族的血統,變得小氣,貪婪,精於算計,自私自利,並且明白只有利益是最重要的,把鄉下的堂姐撇在腦後,寫信與其瞥清關系。

他要與貴族小姐結婚,但因不肯償還父親的債務而受到阻礙。最後,歐也妮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德.·蓬豐,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並要求他幫她用四百萬法郎償清了叔父的債務,讓堂弟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

她自己則幽居獨處,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並「在著數不盡的善行義舉的伴隨下走向天國」。

(3)歐也妮葛朗台電影迅雷擴展閱讀:

《歐也妮·葛朗台》是一幅法國19世紀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繽紛的社會風俗畫。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金錢對人的思想靈魂腐蝕和摧殘。

小說形象地告訴我們:資產階級的每一個金錢都充塞著「污穢和鮮血」,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冷酷的「現金交易」再也沒有任何聯系了。

葛朗台的形象作為世界文學人物長廊中四大吝嗇鬼之一而流傳後世。這部書對於讀者來說也是巴爾扎克小說中最具可讀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諷刺的巧妙運用而吸引著人們。

巴爾扎克其他批評現實主義作品雖博大精深,卻很難讓人一氣讀下,原因在於他敘述的冗長,技巧的呆板,唯此部除外。總之,巴爾扎克仍以其《人間喜劇》成為當時法國社會出色的書記員。巴爾扎克不僅屬於他的時代,也不僅屬於法蘭西民族,巴爾扎克是全人類的驕傲。

巴爾扎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1829年3月,第一部成功之作——長篇小說《最後一個舒昂黨人》問世。1833年,結識韓斯迦夫人,發表《鄉村醫生》、《歐也妮·葛朗台》等作品。

1834年,完成《高老頭》等,赴維也納與韓斯迦夫人相見。1841年,將作品總稱定為《人間喜劇》。1850年3月14日,同韓斯迦夫人結婚。1850年8月18日,逝世於巴黎。巴爾扎克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

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巴爾扎克的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樹立不朽的豐碑,馬克思、恩格斯稱贊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4. 《Eugenie Grandet-歐也妮·葛朗台》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Eugenie Grandet-歐也妮·葛朗台(英文版)》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MfJCIaPOwyf3Hj97E_DhA

?pwd=2lxk 提取碼:2lxk
簡介:《Eugenie Grandet-歐也妮·葛朗台(英文版)》的作者是[法]Honore de Balzac/。

5. 關於 歐也妮·葛朗台

你好。以下是巴爾扎克的名作《歐葉妮.葛朗台》和《高老頭》的相關資料,希望這些資料能對你理解巴爾扎克的作品有所幫助。
以下是《歐葉妮.葛朗台》的相關資料:
【寫作背景】
19世紀上半葉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的初期,拿破崙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徹底敗北,由此波旁王朝復辟,統治一直延續到1830年。由於查理十世的反動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僅僅三天便推倒了復辟王朝,開始了長達18年的七月王朝的統治,由金融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歐也妮·葛朗台》發表於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剛過去的復辟王朝在人們的頭腦中還記憶猶新。復辟時期,貴族雖然從國外返回了法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可是他們的實際地位與法國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資產階級已經強大起來。剛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頒布新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向資產階級做出讓步,以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資產階級雖然失去了政治權力,卻憑借經濟上的實力與貴族相抗衡。到了復辟王朝後期,資產階級不僅在城市,而且在貴族保持廣泛影響的農村,都把貴族打得落花流水。復辟王朝實際上大勢已去。巴爾扎克比同時代作家更敏銳,獨具慧眼地觀察到這個重大社會現象。

【內容精要】
巴爾扎克的小說真正定型是從《歐也妮·葛朗台》開始的。小說情節曲折生動、布局嚴謹、語言個性化,這些特點都十分突出。全書在不長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兒查理、歐也妮與求婚者三條線索,但作者並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開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寫,至家庭糾紛後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線索中顯得條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絕,至於葛朗台老頭富於個性的語言,更令歷來的理論家百談不厭。
在巴爾扎克數量眾多的作品中, 《歐也妮·葛朗台》和他的代表作《高老頭》是姐妹篇,作者本人和評論者,都認為前者是他規模宏大的《人間喜劇》中「最出色的畫卷之一」,比起《高老頭》,這部作品又相對淺顯易懂,多些幽默,更適合年輕人閱讀。葛朗台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品最大的成就。這個人物最明顯的特徵是嗜錢如命和極端吝嗇。然而,讀者千萬別以為他只是個老式地主和吝嗇鬼,作者塑造的是一個法國大革命後起家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形象。他比舊式地主精明,也更兇狠,聚財方式更充斥著血腥味。他靠投機革命發了財,當過行政委員、市長。他任職時期,利用職務,大撈油水,僅十幾年就成為索漠城首富。他兼有大土地所有者和金融資產者的特徵,他的得勢反映了復辟王朝時期土地、金融資產階級主宰一切的社會現實。然而,單純地塑造這樣一個被拜金主義所滲透的吝嗇鬼形象,並不是巴爾扎克的最終目的。拜金主義只是一種現象,巴爾扎克更為關注的乃是這樣一種現象背後的人生悲劇。葛朗台本身固然就是一個人的悲劇,這個人在金錢的異化下已經變成了一個非人,但更大的犧牲者卻是他的女兒歐也妮。這或許就是小說以她的名字而不是以其父親的名字作為標題的原因所在。歐也妮純真善良,對人充滿溫情,對上帝心懷崇敬,這樣一個美好形象的人生悲劇更能打動我們的心靈。而當我們追究其悲劇的根源時,我們便自然而然地透視到了拜金主義的罪惡,領悟到了巴爾扎克掩藏在其獨具一格的現實主義手法之下的憤怒與同情。

【地位影響】
《歐也妮·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小說創作的一次飛躍。這部小說在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故事敘述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此外,作品結構緊湊,步步深入,一氣呵成,各線索之間互相聯系,顯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滾滾洪流直瀉而下,筆勢酣暢,具有濃烈的抒情意味。埃爾·巴爾貝里在《法國大網路全書》巴爾扎克條中是這樣評價的:巴爾扎克寫作這部小說時事先並沒有反復考慮,但小說一出來便受到大家的歡迎,成為現實主義新文學和刻畫內心世界的一篇傑作。《歐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它震撼著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魅力。

【閱讀指導】
巴爾扎克最出色的畫稿之一

法國巴黎羅丹博物館的庭院內,默默地站立著一個巨人,這就是巴爾扎克塑像,著名雕塑家羅丹留下的傳神傑作,常常令人想起這位法蘭西民族最光輝的巨匠坎坷的命運,勤奮的一生,剛強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筆鋒。
巴爾扎克經歷了法國近代史上一個動盪的時期。無論是家庭或是社會,都沒有給予他特別優厚的恩惠。不論在哪裡,父母和教師都沒有對巴爾扎克抱什麼希望,更不要說發現他什麼天才。這也難怪,他在一次只有35名學生參加的會考中,竟名列第32。這種成績的學生,會有什麼出息呢?巴爾扎克大學畢業後便進了律師事務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這是「鐵飯碗」。但年輕的巴爾扎克不再甘於平庸了。他不顧家庭反對,辭去職位專心寫作。在一處貧民窟的閣樓上,巴爾扎克開始了作家生涯。迫於貧窮和飢餓,他為通俗小報寫過一些光怪陸離的東西,開辦過印刷廠。這些活動不但沒有贏利,反而使巴爾扎克負債累累。巨額債務像噩夢一樣纏繞著巴爾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但他並未消沉,在他書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崙的小像,並寫下了激勵自己一生的座右銘:「我要用筆完成他用劍所未能完成的事業。」
《歐也妮·葛朗台》是他最優秀的小說之一。據說是他與後來成為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中的產物。初稿曾寄往遙遠的俄羅斯,中途未曾遺失真是萬幸。巴爾扎克稱此篇為「最出色的畫稿之一」。這部小說充分體現了他豐富的藝術實踐和創作的特色。
《歐也妮·葛朗台》以歐也妮的故事貫穿全書,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貪婪又吝嗇的老葛朗台的形象,這是此書的最大成就。巴爾扎克用漫畫式的誇張,真實的細節描寫,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愛財如命、毫無親情的、吝嗇的葛朗台。在金錢導演下,葛朗台時而憂,時而喜;時而如虎,時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離不開他的最高任務:佔有金子,保住金子……
《歐也妮·葛朗台》對於巴爾扎克本人來講,是他小說創作的一次飛躍。葛朗台的形象作為世界文學人物長廊中四大吝嗇鬼之一而流傳後世。這部書對於讀者來說也是巴爾扎克小說中最具可讀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諷刺的巧妙運用而吸引著人們。巴爾扎克其他批判現實主義作品雖博大精深,卻很難讓人一氣讀下,原因在於他敘述的冗長,技巧的呆板,惟此部除外。總之,巴爾扎克仍以其《人間喜劇》成為當時法國社會出色的書記員。巴爾扎克不僅屬於他的時代,也不僅屬於法蘭西民族,巴爾扎克是全人類的驕傲。 (《世界文學史》)

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為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了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沖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但是為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為一部傑作呢?除由於巴爾扎克為情節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外,更由於小說作者創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既然在這里「風俗研究」已經與「哲理研究」結合,那麼這些人物形象就不僅是典型化了的個人,而且還是個性化了的典型。
據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漠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說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於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索漠的描寫,無非是為了提供 一個人物活動所需的典型場所,它可以是索漠,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漠去尋訪小說人物的原型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內地人物的典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藝術真實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觀察所得的提煉和加工,來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讀者心目中獲得的認同。老葛朗台的性格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貢只知吝嗇,雖然也愛財如命,但是僅僅熱衷於守財,連放債都捨不得。而老葛朗台卻不只是守財,更善於發財。為了賺錢,他不惜掏空自己積攢的金銀。他精於計算,能審時度勢,像老虎、像巨蟒,平時不動聲色,看準時機會果斷迅速地撲向獵物,萬無一失地把大堆金銀吞進血盆大口般的錢袋。有人發革命財,有人發復辟財,而他革命財也發,復辟財也發。索漠城裡沒有一個人不曾嘗到過他的利爪的滋味,卻沒有人恨他,索漠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漠的光榮。他實際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因為他代表了在那個社會具有無邊法力的金錢。對金錢的追逐是一種頑固的意念,而小說想證明的偏偏又是這種意念的破壞力量,它摧毀了一個家庭。
在這個家庭中光明和黑暗的對比十分強烈。與老葛朗台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聖潔和葛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聖潔的價值觀在金錢統治的社會只有遭到無情的蹂躪。在這陰暗的小天地中,歐葉妮的形象顯得特別美麗明亮,但是這顆明星註定要黯淡下去。
在他對歐也妮形象的描述中,我們也感到了巴爾扎克作品中少有的抒情氣氛,它是那樣濃郁,那樣感人,所以我們讀罷小說,掩卷遐思時,那垛長著野花的舊牆,那個狹小的花園以及樹陰下那條曾聆聽純情戀人山盟海誓的長凳,仍使我們在浩嘆之餘感到一絲溫馨。 (契訶夫)

以下則是《高老頭》的相關資料:
《高老頭》發表於1834年,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在展示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觀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現《人間喜劇》的藝術成就和不足之處方面,都具有代表意義。

小說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走上墮落之路。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的故事。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慾橫流、極端丑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在資產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徵。

1、思想意義與人物分析

首先,《高老頭》著重揭露批判的是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大革命時期依靠大飢荒成為暴發戶的高里奧老頭,在妻子死後,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兩個女兒身上,讓她們從小就過著奢侈、揮霍的生活,滿足她們的一切慾望。後來,他把財產平分成兩份,給了每人80萬法郎的嫁資。金錢換來了如意的婚事。大女兒阿娜斯塔齊嫁給雷斯多伯爵,進入了貴族社會,小女兒但斐那找了銀行家紐沁根作丈夫,成了闊太太。結婚之初,高老頭還是兩個女兒家的座上客,他一周可以在女兒家吃一兩次飯,後來改為一個月兩次,最後竟永遠被拒之於大門之外。這種感情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到了復辟時期,爵位重新成為地位的標志,高老頭的面條商身份不能給女兒的家庭帶來光彩,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錢越來越少了。他想見女兒時或者偷偷從廚房溜進去,或者站在她們馬車經過的道路旁。兩個女兒偶爾也光顧父親居住的伏蓋公寓,目的是為了不斷榨取父親僅有的賴以活命的錢財。兩姐妹用盡心機,各不相讓,幾乎反目成仇。在她們的輪番搜刮下,高老頭當盡賣絕,一文不值,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貧病交加、瀕臨死亡。

高老頭之死是這幕家庭丑劇的高潮。高老頭臨死前想見女兒一面,盡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誰也沒來,死前的高老頭才悟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真理:「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當拉斯蒂涅為籌款治喪在「紐沁根夫婦與雷斯多夫婦兩處奔走」時,他們以「父親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絕會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現的是這兩家「有爵徽的空車」。巴爾扎克的揭露與批判真可謂入木三分,力透紙背。

整個巴黎在金錢的魔力感召下,極端利己主義淹沒了一切道德原則,無論是上流社會還是下層公寓,圍繞金錢演出的丑劇層出不窮。阿瞿達侯爵為了20萬法郎的陪嫁拋棄了交往多年的情婦;雷斯多伯爵抓住妻子的弱點侵吞了她的財產;銀行家紐沁根則下流到答應妻子「自由」,但要以控制她的財產作為交換。由於覬覦高老頭的財產,伏蓋太太巧裝打扮,故作媚態;為了3000法郎的收入,米旭諾和波阿萊成為官方的密探,對伏脫冷暗下毒手;伏脫冷為了20萬法郎,巧設陷阱,殺害了泰伊番的獨子;拉斯蒂涅在巴黎這個大染缸中,放棄了靠讀書求功名的念頭,決心要在這個「地獄」中去「拼一拼」。

其次,《高老頭》對封建貴族權勢的得而復失,盛而復衰的歷史趨勢,作了細致而深入的描寫。王政復辟時期,爵位重新成為地位的標志,鮑賽昂夫人是「貴族社會的一個領袖」,其府邸是貴族住區「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這「金碧輝煌的客廳里露面,就等於一紙閥閱世家的證書」,拉斯蒂涅初到巴黎就憑著「鮑賽昂太太表弟」這一稱呼在社交界通行無阻。聖日爾曼的沙龍是暴發的資產階級夢寐以求的「聖地」,為了能夠踏進「這個比任何社會都門禁森嚴的場所」,「一個銀行家的太太作什麼犧牲都肯」。資產階級拚命想擠進貴族行列,但貴族社會卻十分鄙薄滿身銅臭的資產者,已經得到封爵的許多新貴族仍舊被拒於他們的大門之外。

但是貴族社會的表面繁華後面卻潛藏著危機,隱伏著災難。傲慢的貴族領袖最終卻慘敗在她所鄙夷不屑的資產階級小姐面前。鮑賽昂夫人的情夫「葡萄牙一個最有名最有錢的貴族」竟為了20萬法郎利息的陪嫁,拋棄了她而娶了資產階級小姐洛希斐特。這沉重的打擊,迫使鮑賽昂夫人流著眼淚,焚毀情書,退出社交界,隱居鄉下。在告別舞會上,鮑賽昂夫人的強顏歡笑掩飾不住內心的悲愴,而先前被她奚落的但斐那卻得意非凡。

如果說,鮑賽昂夫人是在資產階級逼攻下走向滅亡的貴族的典型,那麼,拉斯蒂涅則是暴發戶所腐化的貴族子弟的典型。拉斯蒂涅在外省是破落貴族子弟,初到巴黎時是一個窮苦窘迫的大學生,只希望通過苦讀去取得他渴求的功名利祿與美好前程。可是花花世界的巴黎與家道中落的故鄉相比,刺激了他向上爬的慾望;伏蓋公寓的惡俗醜陋與貴族沙龍 華麗高雅的鮮明對比更加刺激了他的野心。他遍尋家譜,找到了遠親鮑賽昂夫人作為他高攀上流社會的引進人。然而,世道變了,高貴的門第只能幫助他進入上流社會,卻不能幫助他在上流社會紮根。痛心於自己失敗的鮑賽昂夫人教給他的完全是資產階級的教誨:「你越沒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驛馬騎,把它們騎得精疲力竭,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慾望的最高峰。」她讓拉斯蒂涅去追求她一貫蔑視的銀行家太太但斐那。她從個人遭遇中看透了:真正統治這個社會的是金錢。她給初出茅廬的拉斯蒂涅上了啟蒙的第一課。

拉斯蒂涅的另一個啟蒙「教師」是伏脫冷。這個在逃苦役犯對社會本質看得入木三分。他用赤裸裸的語言道破了資產階級的道德准則:「要弄大錢,就該大刀闊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跟廚房一樣腥臭。要撈油水不能怕弄臟手,只要事後洗干凈」,「在這個人堆里,不像炮彈一樣轟進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鑽進去」。他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被銀行家泰伊番趕出家門的女兒,他再派人殺死她的哥哥,這樣拉斯蒂涅就能得到泰伊番小姐100萬法郎的陪嫁,而伏脫冷從中抽取20萬法郎的報酬。雖然拉斯蒂涅拒絕了這個計劃,但使他深為震驚的是,伏脫冷赤裸裸說出的話竟然同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說出的話是一個意思。拉斯蒂涅的經歷和見聞,不斷印證了他們的說教,特別是他們一個遭遺棄、一個被暗算的結局更證實了「有財便是德」這一資本主義法則。

高老頭之死,給拉斯蒂涅上了最為關鍵的一課。他親眼見到高老頭是怎樣被兩個女兒榨幹了財產後遭遺棄。高老頭含恨而死之日,正是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蹁躚起舞之時。為了籌措醫葯費與喪葬費,拉斯蒂涅奔走於高老頭兩個女兒的府邸間。阿娜斯塔齊夫婦正為錢財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但斐那乾脆以父死悲痛對他閉門不納。從這里,拉斯蒂涅看到了上流社會的冷酷、自私、忘恩負義,父女、夫妻以及人與人間的金錢關系竟以如此赤裸裸的方式毫不遮掩地展示出來。高老頭的慘死印證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的教誨,終於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會教育。他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炎炎的慾火,在埋葬高老頭的同時,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後一滴眼淚」,決心踏進巴黎上流社會的罪惡深淵中去拼搏一番。

拉斯蒂涅是《人間喜劇》中的重要角色,是一個很有概括意義的藝術典型。整部《人間喜劇》寫了他從善良到邪惡、從正直到無恥的變化經歷。《高老頭》通過他的思想發展,揭露了金錢對人的靈魂的巨大腐蝕力量,鞭撻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累累罪惡,

伏脫冷在《人間喜劇》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這是個具有象徵性的惡魔,又是活生生的典型。他在不同作品中以不同身份出現,但卻起著同樣的引誘青年墮落的作用。在《高老頭》里,他是一個被通緝的再逃苦役犯,但他的思想和行動,卻與資產者、銀行家沒有什麼不同。他自願充當拉斯蒂涅的導師,把人間罪惡向他作了鞭辟入裡的分析,指出這個社會「遍地風行的腐化墮落」,人與人的關系就像「一個瓶里的許多蜘蛛」,你吞我,我吞你。因此,他教導拉斯蒂涅:「要追求百萬家財,得用陷阱」,在巴黎社會的人堆里打天下,「不像炮彈一樣轟進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鑽進去。清白老實一無用處。」他本身就是一個資產階級野心家與掠奪者。他夢寐以求的是「把日子過得像小皇帝一樣」,他設計的發財途徑是用20萬法郎買200個黑奴,「有了這筆黑資本,十年之內我可以掙到三四百萬」。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引誘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的女兒,同時設計使泰伊番的獨子在決斗中被殺死,企圖獵取銀行家泰伊番的財產。老於世故又深知黑暗社會底蘊的伏脫冷,用最赤裸裸的語言,把資產階級利己主義的道德原則在拉斯蒂涅面前全盤托出,開始使涉世不深的拉斯蒂涅感到驚訝、可怕,繼而在他腦海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拉斯蒂涅受多方面影響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而伏脫冷的「道德教育」卻具有提綱挈領的性質。

但伏脫冷又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反面人物。他的形象凝聚著巴爾扎克對法國社會長期的觀察、體驗與思考。他常常通過伏脫冷的口,對社會丑惡進行無情的剖析與鞭撻,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充當了巴爾扎克批判社會罪惡的代言人。作家賦予他以充沛的精力、雄健的體魄、犀利的目光與深刻的分析力。他信奉極端利己主義原則,不顧一切地為自己謀利,同時,他對這個原則又喜笑怒罵,對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弊端觀察得入木三分。他頭腦冷靜,城府極深,一眼能看穿別人的心思,令人望而生畏;同時他又殷勤周到,坦白直率,和善親熱,讓人捉摸不透。他集冷酷、兇殘、剛毅、深沉、狡猾於一身;他決不低頭屈服,卻善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人物,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但巴爾扎克卻把他的人格精神提到詩意的高度,使之成為一個色彩十分豐富的多層次的藝術形象,成為「一首惡魔的詩」,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是巴爾扎克塑造得相當成功的藝術典型。

2、藝術成就

《高老頭》集中表現了巴爾扎克現實主義創作藝術的主要特色。

(1)精細而富有特徵的典型環境。巴爾扎克非常重視詳細而逼真的環境描繪,一方面是為了再現生活,更重要的是為了刻畫人物性格。作品圍繞拉斯蒂涅的活動,描寫了巴黎不同等級、不同階層的人們的生活環境;拉丁區的伏蓋公寓,形似牢獄的黃色屋子,到處散發著「閉塞的、霉爛的、酸腐的氣味」,塞滿了骯臟油膩、殘破醜陋的器皿和傢具,這是下層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區內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家裡,雖有金碧輝煌的房子、貴重的器物,但「毫無氣派的迴廊」,掛滿義大利油畫的客廳卻「裝飾得像咖啡館」,這顯示了作為新貴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們俗不可耐的排場。聖日爾曼區古老的鮑賽昂府則顯示出完全不同的氣派,院中套著精壯馬匹的華麗馬車,穿著金鑲邊大紅制服的門丁,兩邊供滿鮮花的大樓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紅色的小巧玲瓏的客室,這些精雅絕倫的陳設、別出心裁的布置都襯托出上流社會貴族「領袖」的風雅超群。這些精細而富有特徵的環境描寫,有利於展示其對人間性格形成的影響。當拉斯蒂涅從雷斯多夫人和鮑賽昂夫人兩處訪問後回到棲身的伏蓋公寓時,作品寫道:「走入氣味難聞的飯廳,十八個食客好似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飯。他覺得這副窮酸相跟飯廳的景象丑惡已極。環境轉變太突兀了,對比太強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經享受過上流社會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貧賤,最後,他決心弄臟雙手,抹黑良心,不顧一切地向上撲。拉斯蒂涅的墮落是這種特定的典型環境所決定的。

(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巴爾扎克不僅塑造了高里奧、拉斯蒂涅、鮑賽昂夫人、伏脫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雷斯多伯爵夫婦和紐沁根男爵夫婦雖然有貴族的頭銜,實際上都是資產者。他們既有追求個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獨具個性的典型。銀行家紐沁根心目中只有金錢,他對待妻子尋求外遇的態度很明朗:「我允許你胡攪,你也得讓我犯罪,教那些可憐蟲傾家盪產。」雷斯多伯爵對妻子的美著了迷,雖聽憑她和瑪克勾搭,卻有一定限度,這和他的貴族門第觀念有關。他知道妻子偷賣祖傳鑽石後,想方設法贖回,讓她戴著參加舞會,以維護門第的尊嚴。

阿娜斯塔齊和但斐那都是高老頭的女兒,但兩姊妹各有自己的個性。前者身材高大、結實、黑發,眼睛炯炯有神,進宮謁見過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裡。後者嬌小、金發,極有風韻,自知社會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佔,又遭情夫遺棄,性格憂郁善感,經常懷念童年時代的幸福生活。但她們倆都是虛榮心極強的利己主義者,為了滿足慾望,不惜榨乾父親的積蓄。阿娜斯塔齊向父親要錢,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則用撒嬌哄騙的辦法。

(3)精緻的結構。小說以高老頭和拉斯蒂涅的故事為兩條主要線索,又穿插了伏脫冷、鮑賽昂夫人的故事。幾條線索錯綜交織,頭緒看似紛繁而實際主次分明、脈絡清楚、有條不紊。作品以敘述高老頭被女兒榨乾錢財遭拋棄為中心情節,以拉斯蒂涅為中心人物,通過他的活動穿針引線,將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聯系起來,將貴族沙龍與資產者客廳連結起來。隨著高老頭之謎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現、解開,情節步步推向高潮。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棄、高老頭慘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見證人。社會的丑惡證實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頭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時代結束之時。幾條線索緊密交織、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起著互相深化、互為補充的作用,從而深刻地表現了作品的主題。

(4)對比手法的廣泛運用。藝術上的對比手法在《高老頭》中運用得十分廣泛。伏蓋公寓與鮑賽昂府的強烈對比,不僅促使拉斯蒂涅個人野心的猛烈膨脹,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聲威的豪門大戶還是窮酸暗淡的陋室客棧,一樣充斥著拜金主義,一樣存在著卑劣無恥。高貴莊重的鮑賽昂夫人與粗俗強悍的伏脫冷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文質彬彬,一個直言不諱,但不同的語言卻又揭示了同樣的道理,而他們兩人看透社會的理論又與自己生活中的慘敗成為反襯,更加深了悲劇的意味。此外,還有高老頭女兒的窮奢極欲與高老頭的貧苦窘困的對比,鮑賽昂夫人退隱時熱鬧的場面與凄涼心情的對比等等。這種鮮明對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題更加鮮明突出。

6. 《歐也妮·葛朗台》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歐也妮·葛朗台》(巴爾扎克(法))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4FsKF5t7L7-nbjp7tFnlPA

提取碼:tomq

書名:歐也妮·葛朗台

作者:巴爾扎克(法)

譯者:張冠堯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5-1

頁數:192

內容簡介:

《歐葉妮·葛朗台》的故事情節簡單:天真美麗的葛朗台是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破產的表哥,為了他不惜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傾盡全部私蓄資助他闖天下。至此,父女關系破裂,膽小賢淑的母親嚇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喪失了父親、損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巴爾扎克為整個故事情節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並在這一背景中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不僅是典型化了的個人,而更是個性化了的典型。這種套路的故事,不但沒有使巴爾扎克的作品落入俗套,反而更展現出了大師的風格與魅力,盡顯整部作品的光彩。

7. 《歐也妮·葛朗台》的電影里的情節和小說的完全一樣么還是有改編了

我剛看完
在法國索漠城一所古老而荒涼的住宅里,住著城裡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發家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他本是個箍桶匠,娶了一個有錢的木材商的女兒為妻。後來又四處鑽營,做過市長,並繼承了幾筆遺產,於是躍居為首富。

他以吝嗇出名,但正因為這一點才受到人們的尊敬。他舉止樸素,餐桌上從來都是粗茶淡飯,但他的言談舉止卻為當地人所效法。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兒歐也妮和僕人拿儂。老葛朗台對待太太就像使喚奴隸一樣,毫無感情可言。而僕人拿儂則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原因是在她窮困之際,葛朗台僱用了她,毫不嫌她醜陋。歐也妮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葛朗台為表示對女兒的疼愛,每年她生日時都咬著牙送她一枚金幣,因而她也有些私房錢。對於老葛朗台來說,最大的快樂就是佔有別人的每個金幣,然後珍藏起來。為了不浪費每個金幣,除購買十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他對家中一切開支都非常吝嗇,每天都要仔細考慮後才拿出全家要吃的幾塊方糖、幾塊黃油、一條麵包,11月中旬前不許在屋裡烤火。屋內設備簡陋,生活十分困苦,陌生人絕不會想到這里的主人會是一個巨富。

但索漠人都知道,他們都盯著這份財產而羨慕不已。如果老葛朗台去世,歐也妮將是唯一繼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其中有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一個是克羅旭,是本地公證人的兒子。另一個是格拉桑,本地銀行家的兒子。有一天適逢歐也妮過生日,這兩人都趕往葛朗台家。傍晚時,隨著一陣意想不到的敲門聲,進來的是守財奴的侄子查理。他的父親在巴黎居住,也是當地的富戶。查理一身時新裝束,擺出巴黎人的派頭,為的是給這些未

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一個清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印象。

查理帶給葛朗台一封信。信中其實是一封遺書,原來查理的父親已經破產,並打算自殺,因此把查理託付給葛朗台照顧。這一切查理並不知情。歐也妮則被查理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談吐所打動。她暗暗愛上了他。甚至不顧家中的禁令,為查理燃起了火爐和蠟燭,還跑上跑下盡量使查理滿意。

葛朗台看完信後心中一沉,他知道查理在這里只能是一個生活負擔,必須趕他走。第二天,葛朗台將載著查理父親死訊的報紙遞給查理,查理看完後痛不欲生,幾日沒有出門。歐也妮則在憐憫查理的同時,愛意愈深。查理此時也感到了歐也妮體貼入微的友誼。

葛朗台決定將查理打發到印度去。於是,他有生以來第三次請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證人和銀行家。因為有求於人,葛朗台又裝口吃,想出了一個既能保全名譽,又不花一文錢的辦法。他托銀行家到巴黎為他處理查理父親的遺產,又讓查理簽了一份放棄父親遺產繼承權的聲明書。然後打發他去印度。

歐也妮得知內情,把自己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堂弟作盤纏。查理回贈給她一個家傳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海誓山盟之後查理離開了索漠。葛朗台知道歐也妮將全部私房錢全給了查理後,變得像野獸一樣兇殘。

他將歐也妮鎖在房間里,罰女兒只吃冷水和麵包。無論誰來講情,他都置之不理。結果妻子嚇病了。公證人以利害關系勸葛朗台和女兒講和。他說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分走他的一半財產。葛朗台害怕了,才將女兒放了出來。

有一天,歐也妮母女正在房間里欣賞查理留下的首飾盒,不巧被葛朗台撞見,一見到金子,葛朗台眼睛就亮了。他一把撲過去抱住首飾盒。並四處找刀子要將金子弄下來,歐也妮在手邊抓住一把刀子作武器,聲稱只要把金子弄掉一點,她就自殺。歐也妮的母親嚇得昏了過去。葛朗台最後只好作罷。

不久,歐也妮的母親就去世了。葛朗台擔心女兒會分走財產,對歐也妮十分客氣。過了一陣,他騙歐也妮在放棄遺產聲明書上簽了字,才又過上了安生日子。

葛朗台活到82歲,患了瘋癱症,不得不讓女兒參加管理田產的秘密,他不能走動,坐在輪椅上指揮女兒把一袋袋金幣藏好。貯藏室的鑰匙他貼身放著,不時用手撫摸。臨死前,他還要女兒把金子堆在桌上,自己貪婪地看著。

神甫來作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了金子迴光返照,拚命想抓住。這一下的努力最終使他送了命。

葛朗台死後,歐也妮繼承了價值1700萬的遺產。她此時已30歲,雖然十分富有,精神上卻很寂寞,她最大的安慰就是撫摸查理留下的首飾盒,等著情人的回來。

查理此時早已忘了歐也妮。他來到印度之後,為了掙錢什麼都做,他從事人口販賣、放高利貸,偷稅走私,最終發了大財,他的心狠手辣,貪婪吝嗇簡直就是第二個葛朗台。他與各種膚色的女人鬼混,早已忘記了歐也妮。

幾年後,他帶著百萬家財返回法國。在船上他結識了一位侯爵。為了高攀貴族,查理不顧侯爵女兒奇醜無比,和她訂了終身,他寫信給歐也妮,告訴她他已結婚的消息,並匯來8000法郎,希望能贖回首飾盒。

歐也妮最後的希望破滅了。她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最後,她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篷風,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風只為了錢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錢給他,而情感上則讓她自由。幾年後,篷風當了法院院長,但不久便死掉了,歐也妮成了寡婦。她用150萬法郎償還了叔父的債務,讓查理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處,依舊過著以前簡朴的生活。索漠那古老的房子,依然沒有陽光,老是陰森森的。可是她辦了許多公益事業:一所養老院,幾處教會小學,一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她用這些來反駁別人責備她吝嗇的話。

歐也妮如今只有一件事可做了,那就是靜靜地等待死亡,她希望自己在天國中會得到人世間得不到的快樂。

【精彩篇章推薦

1、第 7~10 頁 介紹葛朗台的大致情況,作者用漫畫式的手法,從肖像和行動上對葛朗台進行了誇張式的描繪,讀來令人忍俊不已。一個守財奴的形象呼之欲出。

2.第 86~100 頁 葛朗台為趕走查理而絞盡腦汁。這一段描寫以對話為主,葛朗台裝出口吃的樣子,以使人相信他是一個重情義的兄長,極具諷刺意味。

3.第 135~143 頁 因歐也妮贈錢事發引起葛朗台家內亂。這一段用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將葛朗台的憤怒和歐也妮的倔強刻畫出來,情節緊張,動人心魄。

4.第 152~155 頁 葛朗台企圖搶奪首飾盒。這是本書中最精彩之處,充分暴露了他貪婪的本性。幾句話、幾個動作就使人物稜角分明,確為大手筆。

5.第 160~161 頁 葛朗台臨死前對金子的留戀。這一段描寫極盡諷刺之致,特別是葛朗台臨死前拚命想抓住作法事的鍍金十字架一節,寫盡了他守財奴的本性。與我國古典名篇《儒林外史》中「嚴監生之死」異曲同功,讓人在大笑之餘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