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印度電影調律師
擴展閱讀
小電影手機app 2024-05-20 03:03:47
難兄難弟國語電影下載 2024-05-20 03:00:42
美國電影製作特點 2024-05-20 02:46:55

印度電影調律師

發布時間: 2024-05-08 17:38:43

1. 有什麼懸疑推理類的電影推薦一下,越燒腦越好

如果說懸疑推理你喜歡,那麼表示你是喜歡動腦筋思考劇情的人,我推薦《利刃出鞘》,它的情節讓人感到探案的緊張刺激,對著名偵探小說阿加莎滿懷敬意,也融入了導演萊恩·約翰遜自己與時俱進的想法,《利刃出鞘》是一部帶有古典意蘊,邏輯縝密的懸疑電影,其用一樁豪宅殺人案構建起了迷局,但表象的真相揭曉卻又並非電影的全部,政治層面的象徵諷刺,以及對人性美好的禮贊,皆成為了這部電影獨出機杼的看點。

但說實話,懸疑推理無疑就是想通過推理找到答案的驚奇感,但我覺得你會更喜歡反轉劇情的電影,它的感覺比這種更有感覺,那種結尾將前面的劇情全部推翻,那時你會覺得情節設計的如此精妙,和懸疑推理類似,但是反差巨大,讓人動容。我為你再推薦一部《無雙》是這樣的類型的。

一次彗星劃過分裂出無數個平行宇宙從而繁衍出的平行宇宙的故事,整個過程共產生了五百多萬種可能信息量不可謂不大,看到最後你會有一種高考前的的刺激感。




2000年由 好萊塢當代最燒腦導演;克里斯托弗 · 諾蘭的電影處女作品,豆瓣十萬「五星」好評。

電影分為兩部分;一條回想、一條現在、一條順敘、一條倒敘並將其打亂揉碎貫穿全劇連在一起,如果有人能看懂他可能是個天才或者就是諾蘭本人。




電影講述了因為魔術產生的愛恨情仇。電影中還引入了「特斯拉」和「愛迪生」這兩個角色利用其中的「電力之戰」讓電影內外的人們分不清這到底還是不是魔術,整部電影利用倒敘、插敘,閃回的非線性敘述法,同時還諷刺了那個歌舞昇平的年代。


排名不分前後

《海市蜃樓》

《看不見的客人》

《前目的地》

《利刃出鞘》

《無姓之人》

《雙魚隕石》

《禁閉島》

《玩偶師》

《飢餓站台》

《我是誰 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

《盜夢空間》

都超級燒腦[淚奔][淚奔][淚奔]

《完美女婿》

《意外空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Unnatural》中譯名《非自然死亡》醫療懸疑劇,節奏快,氣氛緊張。再加上緊湊敘事和折射出的 社會 狀態。

第二,《盜夢空間》這是一部,是一部科幻冒險類的。故事是關於重塑他人夢,從別人的夢境中盜取機密的故事,其中多重夢境,讓觀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第三《毛騙終結篇》,這是部網劇,他們是俠盜,遊走在黑白兩道。他們技藝高超,精密的計劃著每一步計劃,鎖定目標,制定計劃,精心布局,誘敵深入。充滿著懸疑。看的很過癮。

首先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喜歡,對自己感觸頗深的一部作品,個人推薦是《阿甘正傳》。

觀看了《阿甘正傳》之後,和大多數朋友一樣,為阿甘的離奇經歷驚嘆不已。與此同時,和大多數朋友一樣,本大象也感到備受鼓舞,渾身熱血沸騰,為生活奮斗一番的勇氣瞬間爆棚。

阿甘是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主人公,由湯姆·漢克斯飾演。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個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於一身,又重感情,對身邊所有人、任何時候都是,只懂得付出從不求回報。 他只是豁達、坦然的地面對生活,面對任何事情,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人生高點。

阿甘那樣的人都能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功,我等心智健全的人豈不是更不在話下?!——像阿甘那樣執著地努力,心無旁騖地奮斗。成功,近在咫尺!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你吃到的是什麼味。」這是阿甘母親對阿甘說的一句話,也是我看完影片後,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共勉!

我是三姑娘丫,我強烈推薦您去看《 調音師》 ,這是我看了三遍,再看了影評之後才勉強弄懂的超級懸疑燒腦的印度電影。

自從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後,我就入了印度電影的坑。印度電影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看著看著,突然來一段歌舞表演,挺有意思。印度電影很多是揭露印度的現實和宗教信仰,很多電影拍的很有有價值,質量很好。

言歸正傳,回到電影《調音師》。

《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法國同名高分懸疑短片。電影講述的是為了尋找靈感的調音師阿卡什假扮盲人,意外成為了一起兇殺案唯一「目擊證人」後,遭遇了一系列出其不意的經歷。

這是一部 搞笑 幽默,外加懸疑燒腦的高分影片。燒腦的主要在於反轉,這部電影反轉不斷,出乎意料。阿卡什先是兇殺案的目擊證人,再後來誤入販賣器官的一群人手裡,阿卡什最後卻安然無恙的生活在國外。

電影的開頭是一個獵人追捕一隻兔子,電影的結尾獵人開槍打了兔子。開頭和結尾的銜接讓人一團霧水,撲朔迷離。

這部電影的每一個細節都有暗示,如果不小心錯過了某一個小細節,那這部電影你可能就看不懂了,所以,看的時候不要錯過任何細節。

電影是開放式的結尾,很平淡,但細思極恐,真實的結局是什麼?到底誰才是兇手?阿卡什最後真的失明了嗎?帶著問題去看電影吧!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部《暴裂無聲》由《宋洋 / 姜武 / 袁文康》主演的犯罪 / 懸疑中國大陸電影

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結局。

劇情介紹:故事發生在偏僻貧瘠的山村之中。張保民是一名啞巴礦工,他的兒子張磊,是一名牧羊少年。一天,張保民被妻子翠霞叫回了家,因為他們的兒子失蹤了。

但是在張保民找兒子的過程中,又穿插出來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煤老闆昌萬年霸道奪取他人財產;律師徐文傑曾經幫昌萬年打官司,有關部門找他調查,他避而不接昌萬年的電話。

然後三天後徐文傑的女兒也失蹤了。

看到這里我自己也會情不自禁的想,孩子的失蹤到底是巧合,還是有預謀的,反正是特別的燒腦,越看越離奇,越看越害怕,因為是一個人晚上看的,還有點小恐怖,我建議膽子小的千萬不要晚上看,或者是一個人,真的是有點瘮人。

第二部《看不見的客人》西班牙電影

如果你以為你看到就是真相,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會不會認為電影開始的十分鍾,就告訴了你發生了命案,而且你都知道兇手了,接著情婦死了,這肯定是男主幹的呀,這樣前一個案件就可以說是情婦乾的,那這爺太容易猜了,根本就不像是懸疑片了,其實你錯了

就像我推薦理由寫得那樣,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了,到底是誰殺了情婦??又嫁禍給了男主??看不見的客人到底是誰??這個問題還是等題主自己去看了之後再來揭曉吧!

第三部《控方證人》美國電影

男人貪心,女人貪愛

劇情介紹 :這部電影的起因,可能只是因為一支雪茄。倫敦著名刑案辯護律師韋菲爵士接受了心臟病治療,但是身體依舊虛弱,第一天回家休養,護士一直嚴厲監督他服葯,並沒收了他的雪茄。這讓視煙如命的他頗為懊惱。好巧不巧的,助理律師領被告上門。本來不準備接受兇殺案件的大律師,就因為發現助理律師口袋裡有兩支雪茄,所以改變了主意。想以聽案件陳述為由,把他拉到書房抽上幾口。可不巧倆人都沒有火柴,所以不得以再把等在門外的被告也叫了進來。他也沒有火柴但有打火機,於是救了大律師一命。

於是律師決定幫他打這場官司。這部懸疑電影和其他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從一開始,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而懸疑的點變成了:他到底有沒有犯罪

豆瓣評分9.6,好於99%的懸疑片,我覺得值得一看

《消失的愛人》

導演:大衛·芬奇

主演:本·阿弗萊克、裴淳華、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

年份:2014年

片長:2小時29分鍾

在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的當天,尼克回到家中發現妻子艾米不見蹤影,而客廳則留下了暴行的痕跡。

女探員朗達接到尼克的報案後趕來調查,卻察覺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暗示著這並非一件普通的失蹤案,其背後似乎隱藏著裂變於夫妻感情的謀殺罪行。

尼克選擇通過媒體向大眾、向妻子艾米發出深情呼喚,但他卻隨即被曝光出一連串的謊言與出軌行徑。如此的品行不端,令大眾變得對他毫無信任可言。

艾米一直保有寫日記的習慣。她的日記記錄著他們二人婚前的甜蜜恩愛,與婚後愈發變質的夫妻關系。而這些絕望的文字,似乎直指尼克便是令自己「失蹤」的真凶。

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下,該案很快便聞名全國。千夫所指的尼克每日都被自己那「消失的愛人」審判著。

他依舊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並開始獨自尋找艾米的下落。而艾米則成為了媒體的寵兒,飢渴的大眾都在等著挖掘出事情的真相......

尼克究竟是不是殺妻的兇手?在真相大白之前,沒有人能猜得出這背後隱藏的驚駭故事。

上榜理由:精妙的剪輯、動人的音樂、恰到好處的表演、和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

這部電影無處不散發著大衛·芬奇一如既往的酷炫風格,卻又嚴肅地解構並顛覆了愛情與婚姻觀。

以2008年的次貸危機作為一個不起眼的拐點,一對兒恩愛的夫妻一步步從美好走向消亡,冷峻無情卻又動人心魄。

不少人稱這部電影是約會首選、情侶必看的愛情片,盡管這是一個無傷大雅的「惡毒」玩笑,但我確認為此話不假。

這部電影的確能讓你更加更加敬畏。更加深刻地思考婚姻。

而即便拋開本片所有對愛情、對媒體、對 社會 大眾的質疑不談,單從故事本身出發,它所具備的懸疑感也是極其正統的。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懸疑電影我必須推薦您看《禁閉島》,本片由小李子主演。主要講述了他和搭檔查克奉命到一座島上進行調查,而泰德(小李子)還想通過調查了解妻子死去的真相。在妻子死後他有著很重的精神創傷,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也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戰爭後遺症。隨著調查的深入,他越發肯定那個殺死妻子的嫌疑人萊迪斯是存在的。後來他遇到了一個失蹤的女犯人雷切爾,她給了泰德燈塔的線索,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只能去燈塔。可是當他去到那個似乎可以解除一切秘密的燈塔時,等待他的卻是他更加難以接受的真相……

整部影片節奏緊湊,開始是懸疑驚悚的,可是最後你會發現周圍的人原來和最初以為的都不一樣。這也是一個大反轉。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孤島,如果自己不願意走出來別人也無法拯救你!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筆下的花花為您推薦一部電影《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金相慶、朴海日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一個小鎮接連發生奸殺案,警方成立專案組,由小鎮警察斗滿(宋康昊 飾)和漢城特派警察泰允(金相慶 飾)聯手追查。兩人辦案首發南轅北轍,合作產生不少摩擦。而當他們同時鎖定兇手時,從美國發來的DNA報告令他們幾近崩潰。

《殺人回憶》的前半部分是經典懸疑片的模式——隱形的殺手,茫然的警察,隨著故事的發展,嫌疑人一個個被推翻,使得案件更加撲朔迷離,當所有人都將懷疑的目光指向同一個人的時候,結局卻又讓所有人震驚!

《殺人回憶》揭示了韓國軍政時代由專制而導致的有罪推定的心態,而且,這種心態竟隱隱然彌漫 社會 ,進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影片結尾宋康昊飾演的警察辭職後,在飯桌上對待兒子也無意中流露出類似心理,讓人不禁對內在於東方 社會 中的某種缺陷悚然深省...其實這種心理某種程度上已經形成一種本能上的習慣,而在民主時代大背景下與兒子表面的日常對話中,這種心理反應的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關愛和東方式的矜持的溫馨。

2. 印度電影《天作謎案》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印度電影《天作謎案》的豆瓣評分是6.9。

影片通過自殺女孩的父親、跟蹤妻子偷情的偵探、看到律師男死者7點半回家的保安等多個人的口供,以及被摔碎的玻璃茶幾、現場發現的各個人的血跡、沾了泥的死者的鞋等種種證據,讓我們分辯出作家男嫌疑人和出軌女嫌疑人兩個人編織的羅生門!

而且幾乎所有對作家不利的證據,全都被他銷毀了,就算他告訴了那個警察真相,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也沒人會相信他的。本片改編自印度的同名老片,比看不見的客人早多了,而且據說本片的導演,還是原版同名老片導演的孫子,算是孫子對爺爺的一種致敬。

3. 請給介紹幾個好看的印度電影,老的新的都可以,謝謝!

流浪者
冷暖人間
海誓山盟
<<寡婦之戀>>又名<<眼中沙>>
迪斯科舞星
奴里之歌
慾望與智慧
DON
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
大篷車..
麗達之歌
愛經
阿育王
寶來塢的生死戀

4. 有哪些好看的懸疑片或者神反轉的電影

前一段時間看的一部印度電影《調音師》特別震撼,推薦給你們,結局特別反轉,你完全想像不到的結局,當時和朋友在電影院看完結局之後,簡直是目瞪口呆,後來還專門去網上找了篇影評,看了之後才慢慢了解這個劇情。

那個女主人幾番試探之後,發現他能看得到,就把男主真正弄瞎了,後來男主和其他人合夥要拿走懸賞的錢,然後綁架了女主,劇中有一個醫生想要取走女主的腎臟,一開始男主還是挺正義的,堅決拒絕,之後發生的事情我完全沒有預想的到,我感覺這個男主他到最後為了現實妥協了。

最後結局的一秒鍾,男主好像是能看到他眼前的易拉罐兒的,他走到易拉罐前面把易拉罐給踢開了,這個動作讓我特別震驚,強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神反轉的電影。

5. 大家給我推薦些好看的印度電影啊,謝謝了

我喜歡沙魯克汗,覺得他的電影很好看,他的電影我看了大概有三十部吧.給你推薦一下吧.
迅雷和電驢可以下的:
<寶萊塢生死戀>
寶萊塢兩大影後,華麗的歌舞,刻骨銘心的愛情.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部電影認識了沙沙.女主ASH是世界小姐,女配MADZ是印度的舞神.
<阿育王>
佛教歷史上的人物,是一部經典之作.
<Don追蹤再現>
女主是世界小姐,歌舞很好看,故事很好的.
<情字路上>
沙沙和ASH主演,講述了真愛永存的故事.
<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
喜劇搞笑,女主是印度小姐
<愛無國界>
非常感人和深刻
<好運理發師>
小人物的故事,有三位沙女郎客串,這部電影的歌舞超好看.
<加油!印度>
勵志片,基本沒有歌舞
<花無百日紅>
講述親情和愛情的電影
<天生一對>
感人的愛情片

還有的就是在優酷上可以看的:
<勇奪芳心>
這部電影在印度上映了十五年,可見有多經典了吧
<復製品>
沙沙一人分飾兩角
<我心屬於你,我的愛人>
如何和愛人相處
<國王>
很搞笑
<永不說再見>
<怦然心動>
<我心狂野>
<我的印度心>
<故土>
......經典的太多了,你可以查他的資料上有的

除了沙沙的再向你推薦幾部:<貧民酷的百萬富翁>
<未知死亡>
<紐約>
<黃金心靈>
<不可思議的愛>

6. 印度電影宿敵劇情解析

這是讓人無法心情寧靜的一部好電影,即讓人憤恨又讓人為之動容的感動。據了解,印度這個國家女性地位極低。在印度很多女性對本人的命運沒有自主權,在家遵從長輩的布置:例如婚姻、財產、學業等等。

(不包括貴族)即便出嫁也是要聽丈夫的話,典型種姓制度。影視中女性成為政府官員的墊腳石,黑暗與光明展開了劇烈的戰役,惹起了印度全國的呼聲呼籲,正義的秩序就此拉開帷幕。

故事講述:一名大學女教授遭到遇害。之後學校校長的不作為,話語中凌辱女性,在追悼會上滿是不屑的說:「為什麼她晚上10點半還在外面?失去一個人,有一百個能夠替代!學校榮譽受損,是無法挽回的,她會被人銘記,但不會被人銘刻,而是警告!」

引發女教授的學生們內心的憤怒「他們需要正義」。由此展開了抗議的熱潮。抗議活動固然在全國蔓延只可惜並沒有持續多久。當一位同學說過:「一群警察闖入學校。」便被無情暴力鎮壓。

但在網路言論發酵之後引起了全國的抗議熱潮。找不到兇手,暴力手段無法安撫民眾。因這件事牽扯實在太大了,讓民眾心裡感覺國家政府對於女性的鄙夷、不肖、地位都出現了陰暗的一面。現如今已經是22世紀了。民眾不曉得下一個是為會輪到他們的家人或者本人。

為此國家政府頂不住這樣的壓力,也開始重視了女性的權威。警局成立特別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老胡作為組長進行調查。調查中在目擊證人的指引下,盡管重重阻礙,4名歹徒還是被抓獲。歹徒剛被帶到警察局,就被媒體知道了,顯然是故意的。

而且剛帶警局上級副督察。就要求移交其他分局,副督察極力保護歹徒的作為徹底讓老胡寒了心。老胡心中為了正義,做出了國家警察的舉動,在上級的壓力下,他在移交罪犯的過程中,開槍擊斃四名歹徒。

但同時也意味著他的警察生涯已經結束,等待著他的是一場審判。於是法庭開始審理四名歹徒被擊斃的案件。輿論風起雲涌,支持擊斃罪犯的警察,包括女教授家屬、學生和群眾都紛紛支持老胡這個警察。法庭上,有正義感的殘疾律師申請無罪釋放。「一個尋求正義的警察怎麼了?」現場的每個人都被感動了。

但在庭審過程中,另一位看似正義感很強的律師卻不斷質疑老胡的動機。終於,在一番激烈的唇槍舌劍交鋒後,一步步抽絲剝繭,真相讓人難以置信。女教授的犧牲讓事情變得沒那麼簡單。最終真相大白,原來女教師是被心懷怨恨的同事故意開車撞的。

她犧牲的消息被面臨選舉不利的執政黨利用。副督察已經變成了人民鄙視的對象,操縱事件的執政黨只能徒勞下台。正義殘疾律師和人民群眾最終取得勝利。

7. 十大經典燒腦電影,被稱為史上最難看懂的電影有哪些

燒腦高智商電影有很多,以下十部個人推薦,每一部都非常精彩。如果你是這類電影愛好者,以下電影必看。

  1. 盜夢空間

夢中與現實的來回穿插,很大程度的凸現出夢境的巧妙,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點更是給懸疑點加分。

最惹人緊扣心弦的莫過於柯布的情感糾結,劇中層層鋪墊又層層的剝開謎團,一步一步的深入,並以阿麗瑞德妮的挖掘為輔助線,能夠很好地吸引住觀影者的眼球,引發繼續往下看的慾望,懸疑點處處存在。不得不說一句,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4.禁閉島

小島關押著精神病患者,一名高智商調查員,想要揭開島上人體實驗的黑暗內幕,卻難以想像自己原來是……

5.蝴蝶效應1

這部電影,很棒,看完後,一個人,活脫脫地呆住了。有很多片段,他們已經成了記憶的一部分,我們會盡力忘掉這些片段,僅僅是因為我們無法回到那時刻,改變他們。

如果給了我這個可能,讓我重回舊日十字路口,如果我能在那一刻預先知道了某種選擇所帶來的我並不願發生的結果,讓我收住腳步,轉身向另一個方向邁出一步,我的歷史,會不會就此更完美?這部電影,不但假設出這種可能,甚至還試著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6.致命魔術(2006)

致命魔術的結局很有震懾力,燒腦但不恐怖,其實片中很多細節都揭示了這個結局。

7.致命ID(2003)

類型的電影看多了,這當之無愧是其中最好的。總之,看本片心情是相當的糾結:從肯定A是兇手到肯定B是兇手到肯定C是兇手到肯定D……最後不知道誰是兇手。最後的最後以為就那樣了,又再一次被震驚……

8.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註定不是一般的作品,電影故事其實不太復雜,但很難看懂,這是由於它採用兩條平行故事線,一條倒敘,以彩色呈現,另一條順敘,以黑白呈現,兩條線每隔幾分鍾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無縫地與片頭銜接在一起(觀看者可注意何時銜接到了一起)。

9.源代碼

繼《月球》後,導演鄧肯•瓊斯再次帶來的精彩之作。情節緊湊,邏輯合理,想像力毋庸置疑。作為科幻電影,雖然動作場面少,特效場面少但卻始終引人入勝,牢牢抓住觀眾。唯一有待商榷的就是結局,如若停留在那一吻,或許會更棒!

從一開始就情節緊湊,抽絲剝繭。導演在結尾的處理混亂了之前構建的世界,能在觀看中帶出很多懸念,又能在觀看後引發許多討論!

10.十二宮

二十世紀70年代,舊金山出現了一個自稱「十二宮」的殺人狂,殺人後,向媒體寄一封信,留下密碼、線索,向警方挑釁,多次的陰差陽錯使案件陷入僵局,警方漸漸束手無策。

連環殺人案件也引起了《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羅伯特和保羅的注意,他們在警察大衛的幫助下,開始調查這一系列的連環兇殺案件,在和「十二宮」殺手鬥志斗勇的同時,他們個人的生活也面臨了極大的挑戰。

8.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4 彩色片 162分鍾

英國高德溫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戴維·里恩(根據E·M·福斯特同名小說和桑撒·拉馬·羅舞台劇改編) 攝影:歐內斯特·戴 主要演員:朱迪·戴維斯(飾艾德拉·奎斯特) 維克多·巴納吉(飾阿齊茲·艾哈默德)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飾摩爾太太) 詹姆斯·福克斯(飾菲爾丁) 艾歷克·吉尼斯(飾戈德波爾) 尼格爾·哈維斯(飾隆尼)

本片獲1985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女配角、最佳作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外國片金球獎

【劇情簡介】


19世紀20年代,英國女子艾德拉·奎斯特小姐與未婚夫隆尼的母親摩爾太太從倫敦去印度探望隆尼。那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隆尼在印度的錢德拉布爾城任法官。

兩位女士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錢德拉布爾。一路上,無邊的田野,絢麗多彩的異國風光吸引著她們。年過七旬但思想開明的摩爾太太對印度抱友好態度,渴望對它有真正的了解。艾德拉也希望認識「真正的印度」,但帶著西方人的獵奇心理,畢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英國。

但是自從抵達印度之後,幾乎所有的當地英國人都勸她們不要與印度人交往,說「東西方不同,這是文化問題」。隆尼到印度後也變得趾高氣揚官氣十足。事實上所有在印度的英國官員都如此。他們根本不把印度人放在眼裡,只生活在英國人俱樂部這個狹小的圈子之中,一切仍按照大英帝國習慣行事。摩爾太太對於自己同胞的種族偏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由於權力和優越感的緣故。

月夜,摩爾太太從英國人俱樂部溜出來獨自散步,不知不覺走進了伊斯蘭教清真寺。月色下,建築物的大圓頂、拱門,花園里的菩提樹、落葉,恆河裡的粼粼流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又神聖的圖畫。她遇到印度醫生阿齊茲·艾哈默德。阿齊茲是個中年鰥夫,熱情誠懇,與摩爾太太稍一接觸,他就感到她與當地那些飛揚跋扈的官太太完全不同。阿齊茲對她說,恆河裡鱷魚成群,有時還會漂浮著死人。摩爾太太對美與丑竟會如此奇妙地混為一體感到不可思議。

錢德拉布爾的公立學校校長菲爾丁是個開明的英國人,他一貫主張英國人應該和印度人溝通。得知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想了解印度,便請她們和阿齊茲及一位婆羅門教學者戈德波爾到他家見面。阿齊茲被這些英國人的真誠所感動,熱情地提出帶他們游覽著名的馬拉巴石洞。隆尼對母親和未婚妻與印度人交往大為不滿,他的種族偏見令摩爾太太很失望,也刺傷了艾德拉。艾德拉鑒於自己與隆尼的分歧愈來愈大,於是提出與他解除婚約。隆尼對此感到愕然。

一天,艾德拉騎自行車出遊,無意中到了一個古老寺廟的廢墟。只見雜草叢中有各種形狀的歡喜佛像,樹上野性的群猴向她襲來,艾德拉嚇得趕快離開。夜晚,她想起佛像,心猿意馬,她又主動與隆尼言歸於好。

阿齊茲游石洞的大膽建議使他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為此他急得病了一場。幸好朋友們幫他准備好桌椅、餐具、食物、運輸工具,他的建議才能變成現實。

出遊的那一天,阿齊茲和眾好友天不亮就攜帶大包小包到火車站等候,生怕錯過了開車時間。兩位從來沒有那麼早起床的英國女賓准時到來。隆尼讓勤務兵安東護送摩爾太太和艾德拉出遊,但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了。菲爾丁和戈德波爾本來答應參加此行,可是由於戈德波爾晨禱時間過長而錯過了火車。其實,戈德波爾並不贊成這次旅行,但他沒有明說。阿齊茲十分失望。

火車抵達石山腳下,阿齊茲早已為客人准備了一隻大象,讓它馱她們上山,一路上還有樂隊奏樂。附近的村民跟在大象後面看熱鬧。一行人浩浩盪盪向馬拉巴石洞前進。

其實,馬拉巴石洞只是一個個空空的石洞,裡面既沒有佛像,又沒有浮雕,也沒有宗教色彩,它們惟一的價值只在於是陳年古跡。然而石洞產生的壓力卻不是人人都能夠承受——尤其是處於某種脆弱狀態的人。

旅客和看熱鬧的人紛紛進入陰陰森森的石洞。洞里回聲很大,甚至大家屏息的時候都能聽見雷鳴似的聲音。阿齊茲惡作劇地大叫一聲「摩爾太太」,把摩爾太太嚇得頭暈目眩。她趕快出洞休息。當人們接著去看第二個石洞的時候,摩爾太太沒有跟隨前往,並且建議不要那麼多人同時進洞。

阿齊茲和導游領著艾德拉三人前往,阿齊茲拉著艾德拉往上走。艾德拉忽然問阿齊茲愛不愛他的妻子。阿齊茲說,婚前兩人根本沒見過面,不過既然是男人和女人,又很年輕,因此感情很好。艾德拉又問他妻子以外有沒有別的女人。阿齊茲很尷尬,借故躲到一邊抽煙使自己冷靜下來。艾德拉等了一會兒,便自行進洞。待阿齊茲抽完一支煙,已不見艾德拉。他急得到各洞口叫她的名字。這時,艾德拉在漆黑的洞內看見阿齊茲的身影,聽到自己名字的回聲,突然沖動起來……

隨後,只見艾德拉狂奔下山,她全身傷痕,歇斯底里地又哭又發抖,說阿齊茲想對她非禮。

事情急轉直下。阿齊茲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便以企圖 *** 白人的罪名被警察逮捕了。菲爾丁和摩爾太太都不相信阿齊茲會做出這種事。熟悉阿齊茲的本地居民也認為老實的醫生肯定是冤枉。這一事件幾乎使印度人和英國人之間發生正面沖突。

菲爾丁四齣奔走,為阿齊茲洗刷罪名,但徒勞無功。戈德波爾採取超然態度,因為他認為不管怎樣努力,結果都是一樣。摩爾太太受到很大打擊,心力交瘁,她早已訂購回程船票,便傷心地離開錢德拉布爾。戈德波爾在火車站默默地雙手合十為她祝福。然而還沒有抵達倫敦,她就在船上去世。人們為她舉行了海葬。

殖民當局認為,有色人種向來覬覦白人女子,阿齊茲更有犯罪動機,因為在他家的床下找到幾本有女人半 *** 片的雜志,他又給一個在加爾各答開妓院的朋友寫過信,說想去見識一下脫衣舞。而他在馬拉巴石洞口撿到的艾德拉的望遠鏡被說成是他的凶器,安東被艾德拉支使走也說成是阿齊茲的預謀。

阿齊茲的朋友為他從加爾各答請來一個主張自由運動的名律師。不過律師並沒有發揮作用,因為事情又峰迴路轉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艾德拉出庭的路上,汽車被憤怒的群眾包圍,還有人穿著猴子戲裝把臉貼在車窗上扮怪相。艾德拉失魂落魄地走上法庭。法庭外,群眾抗議隆尼把證人摩爾太太送走,高呼「摩爾太太」;窗外傳來隱隱的雷聲;室內又悶又熱。艾德拉彷彿又置身於石洞里。當檢察官問她話的時候,她說,與阿齊茲單獨進洞不是阿齊茲提議,而是摩爾太太提議的,事實上阿齊茲並沒有進洞。隨後,她撤銷了控告。阿齊茲無罪釋放。群眾把阿齊茲像英雄一樣舉起,並為他的勝利舉行慶祝。

艾德拉遭到白人和印度人雙方的鄙視,只有菲爾丁收留她並為她送行。

船上有位好心的乘客給菲爾丁拍來電報,告知摩爾太太的死訊。菲爾丁不忍在阿齊茲興高采烈時告知他噩耗,因此只說了另外一件事:要求他放棄向艾德拉的索賠。菲爾丁認為,整個事件其實是種族主義者煽風點火引起,艾德拉被人利用了,不過她知錯能改還是好的。阿齊茲聽了大怒,說英國人到底還是站在英國人一邊。

阿齊茲放棄了索賠,遷到遠離英國人統治的邊遠山區行醫。若干年後,菲爾丁帶著他的新婚妻子——摩爾太太的女兒去印度山區探望阿齊茲。阿齊茲十分感動。馬拉巴事件的陰影開始漸漸淡化。

一天,在倫敦孑然一身的艾德拉接到阿齊茲來信,信中表示馬拉巴事件的陰影在他心中已逐漸淡化,他告訴艾德拉他已遷到山區工作,那裡正在飄雪。艾德拉百感交集,抬頭望窗外,雨水正打在玻璃窗和磚房頂,雷聲隱隱可聞。

印度之行的噩夢終於結束了。

【鑒賞】

英國導演戴維·里恩以《相見恨晚》(1945),《孤星血淚》(1946),《霧都孤兒》 (1948),《桂河橋》 (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2),《日瓦戈醫生》(1965)等經典影片震撼影壇。他在《瑞安的女兒》(1970)之後,沉默了14年,到1984年才重出江湖,執導了這部收山之作。《印度之行》是他最後一部作品,1991年4月一代電影大師離開了人世。盡管《印度之行》不如上述名片經典性強,但也膾炙人口,獲得該年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獎11項提名,與當年的 《莫扎特》提名數目相當。

戴維·里恩之所以挑選《印度之行》 為他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戲自有其道理。英國作家E·M·福斯特的小說《印度之行》發表於1924年,1960年被改編成舞台劇。不少電影家都想把它搬上銀幕。印度電影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60年代就想拍攝這部影片,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如願。1970年,福斯特同意英國製片人約翰·布拉德博恩把《印度之行》搬上銀幕。不料尚未簽約,福斯特便去世。又過了十幾年,布拉德博恩才買下版權並籌夠資金。有些公司非要在影片出現石洞里的 *** 鏡頭才肯投資,有些公司又不同意讓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這位年屆77歲的老演員出演摩爾太太。總之,待一切就緒已是80年代。布拉德博恩請戴維·里恩出山。1983年底開拍,1984年底告成。

福斯特的小說充滿人文主義精神。他的小說被搬上銀幕者還有《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霍華德庄園》。在《印度之行》中,英國殖民者滿懷種族偏見,傲慢無禮,印度人善良真誠,但又很幼稚。二者之間充滿矛盾,這鴻溝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消除。戴維·里恩把小說搬上銀幕,80%忠於原著,不過他更大大加強了原著中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鞭撻。

自從《印度之行》一書出版以來,無論評論家或讀者都在猜測馬拉巴石洞里發生了什麼事,到底阿齊茲有沒有 *** 艾德拉。馬拉巴山洞一節是全書的 *** ,然而書中寫得很隱晦,並沒有明明白白寫出發生了什麼事,使這問題長期是個謎。戴維·里恩對原著的最大改動,也是比原著更直接抨擊英國殖民統治的,是明確告訴觀眾:石洞事件是冤案,是殖民者種族偏見的結果。影片交代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1) 在此之前艾德拉看見歡喜佛和群猴時曾有過性沖動;(2)是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而不是像法庭上安東所作證的阿齊茲把他支使走;(3)是摩爾太太建議阿齊茲和艾德拉不要和許多人一起進洞,而不是像法庭上所說,阿齊茲有預謀地甩開眾人;(4)是艾德拉主動問阿齊茲感情生活問題;(5)艾德拉奔下山後,阿齊茲並不知道她已下山,還在一個個石洞口叫她;(6)法庭上說阿齊茲用望遠鏡擊倒艾德拉企圖施暴,實際上阿齊茲是在艾德拉狂奔下山後才在洞口撿到望遠鏡。最關鍵的鏡頭是,艾德拉獨自進洞後,在黑暗中看見阿齊茲在洞口的身影,他往裡喊:「奎斯特小姐!」艾德拉沒有回應,但從她臉上的表情可以感到她正處於精神紛亂的狀態,與在此之前她看見歡喜佛時的心理狀態一脈相承。緊接著一個鏡頭是:一股水在池邊沖出一個決口(其實是一頭大象在池裡嬉水)。這個隱喻表明了艾德拉這時生理上的變化。觀眾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艾德拉自己的性幻想引起(當然,少不了她周圍持種族偏見的人煽風點火)。這便為後來艾德拉在法庭上突然撤銷控告找到合理解釋。

《印度之行》和戴維·里恩的許多影片一樣,都是描寫遠離故國到異鄉的人通過一次旅行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認識受到考驗。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抱著了解東方的目的前去印度,結果一個心力交瘁而死,一個聲名狼藉返回英國。對摩爾太太來說,這是一次失望之旅。她剛抵達錢德拉布爾火車站,看見兒子隆尼,然而隆尼不是專門來接她的,他主要是來接他的上級長官。隆尼對當地人的趾高氣揚和對上級的諂媚奉承令她很不舒服。英國人俱樂部里完全保留大英帝國的一套習俗,每次活動開始都要全體起立唱《天佑吾王》,令她感到無奈。當她與她的同胞談起接觸不到當地人時,他們竟回答說:「這是你的幸運!」游園會上她要求印度貴婦說幾句印度語給她聽,可是她聽到的只是「海德公園」,「滑鐵盧」等外來語。幸好菲爾丁把她和艾德拉請到家裡,介紹她們認識當地兩位知識分子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但隆尼又對此勃然大怒。艾德拉提出與隆尼解除婚約後不久又恢復婚約,令她感到迷惘。好不容易有機會去游馬拉巴石洞,又發生意外事件,加深了印度人與英國人之間的矛盾,對於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這一連串不快確實是難以承受的。善良的摩爾太太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對於艾德拉,這是一次不幸之旅。她自身的脆弱經受不起東方文化的沖擊。她到印度本想了解東方,卻不料近距離認識了自己的未婚夫。這次旅行正好與她的心路歷程並軌。她感到與隆尼的距離而提出解除婚約,又因東方文化的沖擊,而收回提議。但實際上她並不愛隆尼,因此在馬拉巴山洞上眺望錢德拉布爾時,她聯想到身邊這個印度男人不知道愛不愛他的妻子,於是提出了那個曖昧的問題。她並不是故意挑逗,但一連兩個曖昧的問題,造成了尷尬的氣氛,阿齊茲避開到一旁,好讓自己冷靜一下。艾德拉本人卻被自己的聯想搞得心慌意亂,一發不可收拾。她從山上狂奔下來之後,只見她臉上身上都是擦傷的痕跡,她已處於半昏迷狀態。觀眾並沒有聽見她控告阿齊茲,但她被一群英國官太太包圍著,從她們嘴裡傳出來的話,可靠性如何大有疑問。隆尼在這問題上成了主導人物。

《印度之行》的情節圍繞著六個人物的關系展開。除了上述二人,還有兩個英國人。隆尼是英國殖民者的典型,菲爾丁代表有正義感的英國人,反對殖民統治,主張與印度友好。而影片里的兩個印度人,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代表印度人中的東方哲學思想和民主思想。婆羅門教老學者戈德波爾認為人生有輪回,善惡有因果,一切都命中註定,抗拒是沒有用的。他預感馬拉巴之行凶多吉少,但不露聲色,僅僅獨善其身,設法拖長晨禱時間避免參加;他明知阿齊茲是冤枉,但不願抗爭,因為他認為結果反正都是一樣。也許正是這種忍的哲學使印度長期處於殖民統治之下。

阿齊茲是個西醫,受過西方影響,具有民主意識。他對英國殖民者沒有什麼好感。他曾說,一個英國男人在印度呆上兩年就會變得作威作福,而英國女人只需六個月就夠了。片中有一場戲充分證明這一點:一個夜晚,英軍少校請阿齊茲去出診。路遠,阿齊茲雇了一輛馬車趕到少校家,僕人卻告知少校不在家。少校太太和她的女友有說有笑從屋裡出來,正眼都不瞧阿齊茲一下,徑直上了他雇的馬車揚長而去,把阿齊茲一人留在黑暗中,因為主人既然出門,僕人便把大門口的燈熄滅了。可以想像,在經歷了這么一次屈辱之後,阿齊茲自然把對他平等相待的摩爾太太驚為神人。而菲爾丁邀請他到家裡更使他受寵若驚——這是他第一次進入白人的家。因此,當菲爾丁的領帶扣突然斷裂,他毫不猶豫解下自己的領帶扣給菲爾丁用(致使隆尼又增加了一份種族偏見,他看見阿齊茲的衣領因此外翻時,鄙夷地對艾德拉說:「瞧,這就是印度人。穿得倒挺整齊,就是不懂得用領帶扣!」)阿齊茲在與菲爾丁幾次接觸之後便視他為知己,無保留地把珍藏的亡妻照片給他看,關心他的婚姻問題,甚至向他袒露自己喜歡大胸脯女人。阿齊茲太天真了,白人給他一分友誼,他就報以十分。他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條件,便貿然提出要請兩位女賓游馬拉巴石洞。成行時,他興奮得像個孩子。火車正在行進中,他竟攀身出車外,只用單手抓住車廂門,全身作「大」字形喊道:「我是道格拉斯·范朋克!」與兩位英國女士一起坐在象背上,他更飄飄然,說自己覺得像個皇帝。他的熱情不斷上升,然後一下子跌落到冰點。被捕後他冷靜下來,對所有英國人都感到失望。菲爾丁回國後給他寫過兩次信,他沒有回。直到看見他惟一尊敬的摩爾太太的女兒成了菲爾丁的妻子,他的情意結才被打開。

戴維·里恩素以偏愛異國情調著稱。《印度之行》是在印度、尼泊爾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克什米爾地區拍攝的。和他過去的名作一樣,這部影片的景色美得無與倫比。無論是遠山,近水,荒蕪的野外,綠油油的大地,岩石突起的山峰,月光下面的寺廟,暴風雨的夜晚,冰雪覆蓋的村落,都不是為獵奇而拍,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幾乎就是一個角色,一個他描繪的混亂不可知的外部世界與人物內心世界的象徵。他的影片幾乎每一部都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享受,難怪它們全都叫好又叫座。

《印度之行》全長近三小時,但觀眾絕不感到是一部這樣長的影片。全片一氣呵成,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這種功力與戴維·里恩的剪接師出身有關。早年他做剪接的時候,曾因剪得太過分而被製片人解僱。但這並沒有使他放棄苛刻的剪接習慣。經過他手保留下來的東西,一定非美得驚人便新得獨特。他曾說:「我可以毫不手軟地剪掉一個鏡頭,哪怕是一個很好的鏡頭,只要它影響了影片的流暢。」十多年剪接工作經驗,使他在執導時腦子里就開始進行剪輯。因此,他的耗片率很低,而拍出的影片既嚴謹又流暢。戴維·里恩的影片,含意主要不是通過對白,而是通過形象來表達。《印度之行》一片由他親自剪輯,自然是一部大師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