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香港电影消亡
扩展阅读
无敌幸运国语电影 2024-04-20 18:35:28
艾草电影网在线播放 2024-04-20 18:33:09

香港电影消亡

发布时间: 2023-03-24 04:51:13

Ⅰ 2ch:香港电影为什么如此衰退

原因如下:
1、没有市场。
香港人口也不过700万。而大陆观影人数每年都是以10亿来计算的。靠这么小的市场,支持电影业根本不可能!纵观现在的电影市场,其实英国、法国电影也没落了。就是因为人口不足以支撑市场。

2、时代变了。
当年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3、市场变了
当时的香港电影可以走国际化道路,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是随着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颓势就来了。而且香港也没有强大本地市场可以依托。

4、香港没落了。
香港电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电影业没落是可想而知的。

5、电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电影有一个口号,叫做千万票房俱乐部,意思是一部电影,获得千万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业规律,千万票房,拍片和宣传成本不能超过300万港币。现在用300万港币,连二流演员都请不来。所以,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

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

Ⅱ 为什么现在中国电影界再拍不出当年港片的感觉

1、生活丰富了
当年的中国,基本上没有娱乐活动,无法就是听歌、看小说,看电影、看电视。所以自然而然的港片就是高大上!
现在娱乐活动丰富,手机这么多功能,电影已经退回到单纯的电影而已!所以,看电影自然没有要么高大上的感觉!
2、电影成本提升了。
当年香港电影有一个口号,叫做千万票房俱乐部,意思是一部电影,获得千万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业规律,千万票房,拍片和宣传成本不能超过300万港币。现在用300万港币,连二流演员都请不来。所以,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没有了优质明星的电影,自然没有好片子。
3、中国电影业不够成熟!
这一点就不说了,中国电影逐渐在成熟起来,例如战狼、红海、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药神等!
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港片的感觉,仅仅留在回忆中就可以额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以后有华语电影感觉就可以了!

Ⅲ 香港黑帮电影中“最有范”的老大,你认为是谁

最冷酷——周朝先

梁家辉在《黑金》The Island of Greed,又名“情义之西西里岛” 中饰演的周朝先。

黑,代表黑道,金,代表金牛,旨在讽刺台湾地区90年代黑白勾结,恶名昭彰的政治现实,影射了恶势力头目罗福助和电玩大王周人蔘。此外,赵文瑄扮演的法务部冯部长隐射了马英九,刘德华扮演的干员隐射了高检署特侦组检察官侯宽仁。

在本片中,影帝《梁家辉》饰演的周朝先原为松林帮帮主,希望“漂白”,退党以无党籍身份参与立委选举并当选,败露后被绳之以法。这是一个非常立体,深刻,有内涵的角色,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柔情似水,表面英俊潇洒,内心狡猾残忍。据说,梁家辉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在开拍前两月专门到台湾观察体验黑帮大佬的生活,搜集资料,还专门写了10多万字的《周朝先人物小传》。因此,当他驾驭起这个银幕形象的时候轻松自然,举手投足间透着一丝狡黠和熟练,给观众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悲情——倪永孝

吴镇宇在《无间道2》Infernal Affairs II 中饰演的倪永孝。

从内容情节以及叙事手法上都大量致敬美国电影《教父2》。吴镇宇扮演的倪永孝是卧底探员陈永仁同父异母的哥哥,海外名牌大学会计专业高材生,在父亲,倪坤遭遇刺杀后回香港料理后事。虽然精密布局,谨慎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除掉了几乎所有和刺杀倪坤相关的关键仇人,摆平了各蠢蠢欲动的帮会,除掉了身边的老牌卧底,揭露了尚不成熟的黄Sir钓鱼执法的计划,并凭借各种关系,几乎就要把整个家族的劣迹漂白,但还是在最后关头死在了做卧底的弟弟陈永仁的怀中。

这是一个非常悲情的角色,一部分,很像《教父》中的迈克尔·考利昂,但是和他相比,又多了很多放不下的柔情。

吴镇宇刻画和诠释这个人物非常到位,动作,神态,语气,举手投足之间,表现了一个出生优越,历经磨难,享受荣华,接受过高等教育,责任心强的成熟,稳重,精明,冷静,老练的成年男子的基本特点,而对弟弟的仁慈,对家人的温情的一面,也处处被展示得恰到好处,令人拍手称快。

最侠义——小马哥

周润发在《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 中饰演的小马哥。

本片由吴宇森执导,徐克监制,狄龙、周润发及张国荣联合主演,1986年上映,获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第2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录音。首映时引起轰动,获得了海外电影界和媒体界广泛赞誉,被认为足以和同期好莱坞电影媲美。

在早期此类香港电影中,大哥还需要单枪匹马的打打杀杀,而周润发成功诠释了一个东山再起,重出江湖的杀手形象。不管人物内涵表达是否够深,举手投足的份儿已经足以迷倒万千少年。

最有气场——王宝

洪金宝在《杀破狼》中饰演的王宝。

由于洪金宝本人的气场,将这个老大表现得非常雄浑大气。

最草根——韩琛

曾志伟在《无间道》中饰演的韩琛。

最初看上去曾志伟演韩琛,颇具喜感,但是越多品味越能发现,这个角色非他莫属,因为韩琛本来只是一个非常草根的小人物,因为命运无常,取代倪永孝,为此他失去了器重和信任自己的大哥,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爱妻,从此变得孤僻古怪,狡诈多疑,心狠手辣。回归夜看爱妻的照片,含着泪走出大厅迎宾,吃盒饭这些场景,简直是点睛之笔。

最耿直——陈浩南

郑伊健在《古惑仔》中饰演的陈浩南。

《古惑仔》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同类作品,着重表达的是“兄弟”,“义气”,讲述了一代人无处安放的躁动青春。

其中,郑伊健的靓仔南,陈小春的山鸡,万梓良的蒋天养,任达华的蒋生,黄秋生的大飞哥都堪称经典

香港的黑帮电影塑造了众多黑帮大佬,然而在我心中,最有范儿的还是那个其貌不扬的韩老大——曾志伟。

曾志伟没有发哥标志性的大背头,甚至由于身高原因,在很多人眼中缺少黑帮老大的霸气与气场。但是在《无间道》这部电影中,曾志伟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黑帮老大该有的范儿。

曾志伟有着黑帮老大的狠劲儿、沉稳与谋略。在《无间道》中,当他发现去泰国是个圈套后,险中求胜,果断杀掉了泰国黑帮老大,虎口逃生。

为了除掉倪永孝,他与黄警司黑白联手,尽显心狠手辣。最后与黄警司矛盾不可调和后,他的手下毅然执行韩老大的命令,将黄警司杀害,从顶楼抛下。

难以想象之前韩老大和黄警司还是在一起吃饭叙旧老朋友,当危机到来,翻脸不认人一条路走到黑,这就是黑帮老大的魄力。

然而,曾志伟在这部剧中,仍然有许多温情的瞬间,真是这些瞬间,将他和那些杀人不眨眼的传统黑帮老大区分开来。

他爱Mary。从他打给Mary的每一个电话,看Mary的每一个眼神都能够看出,他对Mary的爱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甚至以至于当Mary死后,韩老大彻底绝望与黑化。

他重情义。他对坤哥是绝对忠诚的,甚至于开始对倪永孝也是。他说自己的命是坤哥给的,并死心塌地地跟随坤哥。

他与黄警司横跨黑白两道的情谊也是让人惊叹,可惜最终两人破裂。

一个黑帮老大形象,通过曾志伟精湛的演技,在那个瘦小的身躯下展示得生动形象。《无间道》,成就了那个复杂而倍儿有范的韩老大。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张昌锦)

香港黑帮电影塑造的形象等两种,一种是大哥范,一种是够狠范,但是痕迹太重,都是特意表现出来的感觉,大哥范,高抬头,高抬手,抽雪茄,说话声音都是由小变大,由柔变横,一顿假笑,对一切的不屑一顾,看不到内心的真实感。够狠范,就是面对比他强的咬牙切齿,一副狼狗的模样,从前到后一个状态,从来都是吃喝玩乐。谁像?谁都不像,让人感觉黑 社会 应该是那样子。想想司徒美登,杜月笙,美国黑手党教父,如果都是这样,还能混下去吗?

在香港众多的黑帮电影中,有一部电影我个人是很喜欢的,那就是由吕良伟主演的(上海皇帝),在这部电影中吕良伟饰演的陆云生一角,可以说是还原了当时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的真实一面,很形象也很生动。

(上海皇帝)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故事,里面所说的皇帝,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上海滩青帮老大,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这三人,这其中吕良伟饰演的陆云生,原型就是杜月笙,整部影片贯穿始终,将杜月笙在上海时期,如何从一个打杂的小伙,走向黑帮,做上黑帮的老大,最后又是为何客死他乡的人生轨迹,都有一一呈现,值得大家一看!

姓黑的那位

说起香港电影中的大佬,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不仅在电影里面是大佬,在电影外也是大佬,这位就是陈慧敏先生。
起点
陈慧敏的家庭其实很简单,爸爸妈妈和一个妹妹,不过,父亲是海员,长期在外,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由于陈慧敏自幼喜欢武术,因此,16岁初中毕业就出去工作,由于那个年代,警察没有学历限制,而且十分稳定,于是,陈慧敏便投考,由于年龄没有达标,所以转投狱警,这份工作也让他认识许多黑帮大佬,命运的齿轮也随之转动。

变化
陈慧敏用“黑帮是警察, 警察是黑帮”10个字就非常准确的概括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政治原因,警察内部调查职员是否有黑帮背景,陈慧敏就在其中,至此,陈慧敏正式结束警察生涯,凭借与不少黑帮大佬的交情,他也正式在黑帮亮相。

巅峰
25岁的陈慧敏就已经是14K(帮会名称)有名的老大,最厉害的时候,整个尖沙咀都是他的地头,当年的金巴利街直接被改成“陈慧敏街”。得益于小时候的武术功底和警察身份,陈慧敏对于打架和法律都十分在行,在黑帮里面,混的风生水起,比电影《古惑仔》更加还原香港黑帮实情。

我想提名《无间道2》里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

《无间道》系列可能是公认的港片巅峰,讲述了90年代初 ,香港黑帮三合会会员,刘德华饰演的刘健明听从曾志伟饰演的老大韩琛的指挥,加入了香港警队,而另一边,警校优秀学员,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被上级要求深入到三合会做卧底。此后,命运迥异又相似的两人开始在这段卧底旅途中接受严峻的考验。

“无间道”三个字,取自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在无间地狱中会受到无穷无尽的折磨,象征着刘建明和陈永仁二人的命运。

《无间道2》的时间线在《无间道》之前,也就是刘建明升职、陈永仁成为韩琛得力助手之前,当时,香港黑帮龙头倪坤被杀,倪氏家族下面有五大头目,除了韩琛,大家都想趁机向倪家发难或者背叛,一时间,江湖风云四起。

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是倪家的第二代,他和一些香港电影里财大气粗的黑帮大佬不同,他看上去文质彬彬,说话起来条理十分清晰,看上去就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面对有造反之心的四个头目,他并没有用武力,而是用计谋牵制住了他们。在三年后,倪家的事业蒸蒸日上,他没有犹豫,决定一举将五个头目统统消灭,但是百密一疏,偏偏让当初没有造反之心的韩琛成了漏网之鱼。

后来,大难不死的韩琛回到了江湖中,与倪永孝展开了最后的对决,倪永孝失败了。

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是倪永孝依然保持了冷静和克制。

注意看,吴镇宇的眉眼之间全都是戏。

最后,倪永孝头部中枪,在死前发现自己的弟弟陈永仁其实是警方的卧底,那种无奈和心酸让人动容。

他本是可以一统香港黑道的枭雄,却最终走向了消亡。

也许《无间道2》并非《无间道》三部曲中质量最好的一部,但一定是其中最有气质的一部,气势上无限接近殿堂级黑帮电影《教父》,其中吴镇宇功不可没,风头甚至可以说是盖过了黄秋生和曾志伟两位影帝。看豆瓣《无间道2》的评论,热门上大家也都在讨论:吴镇宇,简直是绝了。

倪永孝的经历也对应了《无间道》系列的核心:命运无常,每个人都在无间道中饱受煎熬,以已经发现或还未发现的方式。

还记得《无间道》里的那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也许我太老了,54了,我就认三个人,第一、周润发,第二、曾江,第三谢霆锋。

周大爷自不必说了,大陆放香港电视剧的黑帮的而且是绝对男一号《上海滩》的许文强的第一人,直到现在了《让子弹飞》、《铜雀台》了,还是老周霸气外露,压得住场子,让青壮年的姜文、巩俐、刘嘉玲等一干人马自惭形愧;至于老戏骨曾江,可能很多人都记不住他的名字了,但是,曾江也是很多黑老大的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了,很多时候,大陆导演都会选他出来,而且,虽然没有让人记住名字,但是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老曾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在香港的众多黑帮电影中,都能看到曾江的身影,虽然不是男一号,但曾江的配角同样精彩,甚至还抢戏,好像最近的国产版的《追捕》都有老曾出场的,曾江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都很出戏的,在吴宇森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配角形象。

最后说到小谢了,小谢不管是在电影里面还是在生活里面都是一个坏小孩的形象,好像没怎么成大器,但是,内在的东西,唯一可以接过周润发、曾江的班的,个人意见,还是这个坏小子了。小谢的眼神非常阴毒,脾气也是怪怪的,喜怒无常、独断专行、不顾后果,具备了黑帮老大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的素质,本人非常看好黑 社会 老大未来的哦男一号就是谢霆锋了!

其实提到黑帮电影中“最有范”的老大,几乎所有人的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都会是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

一头飘逸长发的郑伊健,赤裸着带着刺青的上身,带着一众小弟山鸡大老二等人抄着家伙出现在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香港街头打打杀杀的海报在80年代席卷全国各大录像厅、理发店、台球厅和 游戏 厅。哪个少男没有一个成为陈浩南的梦,哪个少女没有一个想嫁给陈浩南的梦呢。

今天想讲的,是另一位黑帮电影中“老大”,《无间道2》中的倪永孝。吴镇宇用教科书般的演技塑造了“倪永孝”这个角色,因为对这个复杂角色的细腻刻画,让原本剧情干瘪的《无间道2》内核迅速饱满,即使在当年的金像奖上,吴镇宇惜败给刘德华,这一角色的塑造仍被业内人士称为华语电影史上可以名垂青史的表演,用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这样的词语也毫不为过。

倪永孝这个角色的反差很大,他表面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书生味颇重,但作为电影中的黑帮大反派,他因父亲之死接手社团,实质心狠手辣。他做尽一切坏事龌龊事铲除异己,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守住父亲打下的江山,为了保护家中的每一个人。

他能冷静地把有反心扰乱社团的四大助手除去,能用计谋转移警方视线,能让倪家重拾江湖威望,所有的事情他都一步步小心周密地规划,冷静沉着,用现在的话来说非常地“型”,非常地“有范”。

但是最后,在韩琛利用家人威胁他的时候,他终于丢弃一直以来的沉稳冷静,扣下扳机,因为家人就是他心中最后的底线,他誓死守护家里的每个人,不让他们受到危险,自己宁愿一力承当所有的坏事,陷自己于万劫不复。在最后的最后,当倒在血泊中的倪永孝翻到自己同父异母也是警察卧底的弟弟陈永仁衣服里的窃听器时,倪永孝的眼神不是惊讶,聪明如他应该早就猜到陈永仁的身份,他只是不愿去相信,不敢承认这一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他不会让这个家庭受到一点伤害。

对小结巴一腔柔情的黑帮老大陈浩南固然有范,可对待家庭有责任、有担当的倪永孝也同样让人着迷。感谢吴镇宇奉献的这一段华彩演出。

Ⅳ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香港电影巅峰是1990年前后五年,时间划分,大概是1985年到1995年。前期李小龙在70年代相当于给香港电影打基础,2001年的《无间道》宣告香港电影最后辉煌。在1997年后香港回归,香港电影便逐渐衰落。
虽然这个时间点卡得很巧妙,但香港电影的衰落,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于电影技术上的工业革命。当美国电影技术工业革命成功过后,一如近代工业革命的国家相同,立刻站在行业制高点。

美国在90年代后期,已经拍出这些作品:《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星河战队》等等。2000年左右,美国电影已经全面进入电脑数字特效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指环王系列》《蜘蛛侠》等等。

但同时代的香港电影还在拍功夫动作片,拍警匪黑帮片,拍武侠奇幻片,拍喜剧爱情片。而整个香港除了徐克导演和周星驰导演(蜀山传和少林足球),其它香港电影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技术革命落后的致命性。

这是最主要原因,其它重要原因大概还有几个。

一是香港本土市场的狭小。

香港本土只有700多万人口,外加台湾2300多万人口,差不多三千万人口,再算上东南亚和日韩的隐形市场,电影市场的消费基础勉强足够了。

美国90年代后期的商业大片,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香港本土市场太过狭小,根本撑不起这么巨大的投资。

二是香港电影已经做到巅峰,人才却也外流了。

香港市场太小,当时大陆电影市场又没有发展起来。像吴宇森,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等等男女巨星都先后进入好莱坞。而且不只是他们进入好莱坞,还带着背后香港电影根本的精英团队。

虽然等成龙等巨星回归华语电影都老了,已经过了巅峰期。但成就不只是成龙一座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还有将中国功夫片传播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一张名片和丰碑。

三是大陆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人才集体北上

1997年过后,大陆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二十年,经济迅速发展,而大陆是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当时市场没有现在这么好,但张艺谋的《英雄》打造的两亿多票房,也不是香港本土能够对比。

所以,同时代的香港电影人,除了成龙,李连杰这类功夫巨星。其它香港电影人,集体选择北上发展。

四是香港电影人才集体北上后,香港本土人才青黄不接

香港功夫动作片巨星的老去,香港上世纪女星的嫁人或者老去,香港歌手偶像的老去。再到香港导演和精英人才的集体北上,香港本土自然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了。

Ⅳ 为什么现在香港几乎没什么电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香港电影是很赚钱的,现在赚不了钱了。

香港自《无间道》后再没有优质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场为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及大陆地区。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是养不起电影工业的。随着美国大片的入侵,原来的市场基本被占领。再加上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人才纷纷北上,导致香港电影的没落。另外,大陆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香港没有邵式,嘉禾等制作中心,等于没有电影制片厂,有点跟大陆一样,过去多少个老制片厂己不复存在演员老的老死的死,还好留下不少经典杰作,香港也一样,那些拍片秀女们尽都老,有的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陆来拍片,如今影业不景气,让一些个人拍片给顶了,拍好片难得,尽拍一些垃圾没人看的片,熬费物资白当洖工夫,拍片不行导演差劲,演员不行,找些小品,相声演员,小品不说拍片,从中挣钱,丈着有名望拍些没人看片。

因为没落了。

别把什么政审,制度拿来说。1980~1995年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就没这些吗?

第一,香港电影死于抄袭与恶意竞争。

第二,香港电影死于全球化。

第三,香港电影死于人才凋零。

辉煌时期,香港负担着特殊地位,形成链接内地与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展露头角,比如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尸道长:

乃至陈晓东的倩女幽魂: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时,香港黑 社会 大量渗透电影圈,绑架演员,压缩控制片酬,洗钱等行为极其泛滥,严重威胁到演员和制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电影演员导演等等300多人公开游行,抗议黑 社会 暴行。

陈欣健李修贤是组织者:

以前,香港电影有大量黑 社会 资金,现在黑 社会 资金来源断绝,台湾所谓十大片商进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么叫片花?

台湾片商是想赚钱,只看电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适当,一个大明星配几个普通二线三线,片酬加起来不过三四百万,导演还能构筑剧情。

此后,明星片酬暴涨,无论一线二线,导演只能用更多钱找更多明星,现在片酬都超过两千万,负面影响就是,电影实际拍摄投资急剧减少,剧本粗糙重复,等于只卖大明星的脸。

香港电影的国际开拓者邹文怀:

同时,电影火爆,更多的电影院出现。

1980年代,香港电影院大约50家。到了最多时达到6家院线150家,本来就狭窄的香港电影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潘迪生:

以前,院线少,上映质量能保证,粗制滥造的电影只能卖录像带,走东南亚与台湾市场收回成本。现在电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电影在恶性竞争下也能公开上映,观众大呼上当,后果就是电影口碑下跌。电影收益减少,只能继续缩减投资,增加软广告,质量越发降低。

此时,具备代表性的两大好莱坞电影进入香港,所以这就有后来说的,香港电影败于1993(侏罗纪),亡于1997(泰坦尼克号)的说法。

台湾片商退出,东南亚经济危机重创亚洲市场,谁都在谨慎投资电影。而香港本地两个电视台根本无法养活原来9万电影从业人员,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湾和大陆,一部分转行。

香港电影自1992年的巅峰极速衰亡。

没有好莱坞的大笔投资与数字化,也没有本地市场支持甚至从业人员都失去了。

因为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抢和黑 社会 ,内陆受香港电影的影响多少年来出现了多少黑 社会 。影视媒体的影响,左右了 社会 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喜剧片还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内陆电影无法超越。

改开前,香港是大陆的窗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陆湮没。

原因很简单,像一些向、刘、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娱乐 圈,这些人自己演不动了,还不想失去影响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几十年下去了,香港 娱乐 圈还是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么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国以前因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对香港武侠片强烈需要,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现在呢,老百姓对文化需求出现多元化,武侠片打砸片份量轻了。欧美日韩片占有相当大市场。从文化上看,香港已经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转口贸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历害的,现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创新力严重不足,而且出现内斗和内耗。从经济上看,几大家族垄断地产和商业,大部分平民面对高房价无可奈何。阶层已经固化,利益格局已经成熟,港人优越感曰渐衰微。
没有产业支持,巨星就没有土壤。

电影结尾处字幕:“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正在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压力过大导致 社会 问题增加。

在彭浩翔的电影中展示了当代香港的一则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你就必须变得更加疯狂。

人都是被 社会 现实逼疯的,主角郑丽嫦的连环凶杀是有形的杀戮,而楼市的飙升和业主的哄抬则是种无形的杀戮。

怪咖彭浩翔用B级片的套路来发泄了广大房奴们的愤怒,但思想上却折射出楼价暴涨大潮中个体的彷徨与无能为力。

《维多利亚一号》:一个疯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这座城市正在老去,

这个地方的规则和秩序正在被丢弃,

这个时代的 历史 正在消亡,如同记忆中的香港电影一样……

编辑于 2016-10-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275

评论

SydneyCarton

先说结论:

作为一个特殊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已经死掉了,基本是对 历史 的追溯与概括,基本谈不上再有较大的更新。这个概念截止期没有明确界线。在我看来,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显现出来的是“果”而非“因”,《无间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电影”这一概念的最终挽歌。关于这一点,我在(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 下有具体阐述。

这个概念死掉,不是说它不再做电影了,或者说在电影界地位不重要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摆着,而且背后还有依旧庞大的 娱乐 业,香港仍然是一处电影重镇。而香港的电影人依旧会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也不时推出佳作。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这个概念的死亡。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

旧时中国的电影首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大陆变局,正如纳粹肆虐使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不少电影人也前往香港。来的除了人才,更有资本,这些使得香港部分继承了旧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而香港虽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当长的阶段里,相对的自由度都比海峡两岸的政权更为宽松。这些都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兴起。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别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也是明星无数,其实邵氏拍片比较省钱,跟现在这种烧钱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过活的,管你人前多么风光,邵跑跑不多给你一个子儿你一点办法没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来的,比如整天吐槽老板抠门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片场影院一把抓,有片场,拍片场地布景等花费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产业联动,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时观众对视觉工艺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片子,一样有市场。就算票房相对低一点有啥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时在东南亚市场还颇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那么为什么香港片会在东南亚一带有市场?流行文化比较接近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业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时既没有海峡两岸的郑智负担,又会主动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民阶层的口味开掘 娱乐 。以邵氏片为例,你们以后后来王晶、周星驰的无厘头没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侠片,才知道什么叫脑洞大开、节操洗地。这种以模糊而游动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敢”,是其他各方万万不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或许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会以邵氏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会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了。邵氏虽然雄霸多年,但毕竟还是高度功利的商业指向,大片场经营更是把指标卡得死死的,所以,虽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的拍摄语言革新没贡献,但是相较它的江湖地位,相对而言,贡献有限。而香港电影新浪潮则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壮派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前面说到邵氏片虽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观其实仍是保守和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还是相对守旧的,而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顺便说一句,徐克的《蝶变》我觉得一般,但《第一类型危险》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后补了一些新浪潮的课,新浪潮在中间带来的美学变化很明显,这也带动了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随着新浪潮而来的不止是电影形式与内容之变,更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邵氏作为一个老片场,多少在这场狂飙突进里有些守成了。本来邹文怀、何冠昌分出来的嘉禾就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干其他公司兴起,邵氏却仍坚持着片场产品。作品质量和新颖程度和这些新贵比,明显有所不及。

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现出来,融资、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上更无拘束。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正达到高峰。到这时,“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特征:

第一,肯定不用讲,香港片商投资,或以香港制作班底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为主,融合有英国的欧美式中产阶级文化、广东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间文化,并对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呈现出来的是杂糅状态。

第三,以商业利益的追逐为终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底线可以无限放低。

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义,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无限低俗,像有一阶段邵氏片无论必要与否每片必有裸镜,如果这还不算难以接受,我们也可以拿好莱坞做个对比,同样是狂热追逐商业利益,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之下,《人肉叉烧包》、《乌鼠机密档案》中直接表现对儿童的虐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主流影片中出现的。但香港电影对此的容忍度比较高。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放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 娱乐 效果,香港电影可以怪招频出,无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亲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使得香港电影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来常说的“无厘头”就是这种风格的部分总结。

第四,尽皆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也会有喜剧因素。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鸿》,94年的《暴雨骄阳》都是不乏 社会 反思和道德劝诫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场次,只要编导想要,只需一秒钟,统统变喜剧。这一点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电影呈现出高度量产的状态,这些影片平均来看,并非完全的烂作,细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内容上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制作会因为赶时间而显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现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状态。

这话既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香港电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学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仅受过速成培训,甚至速成培训都未经历直接在片场拜师学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这样出身的班底,虽然很少能提出什么理论,但手活儿极熟练,个别混得不错的,脑子都很灵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所以虽然速度快,但东西都还挺有个样子,甚至里面不乏亮点。

这五点大致就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它的成因可以从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脉络看出。

那么,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会衰落?

有人粗制滥造太多,有人说黑帮控制,有人说97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佳……都有道理。

归结一下,时代变了。

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它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能成功是一个诸多原因促成的产物。

幸运地站在海峡两岸之外,既没有太大郑智压力和负担,又吸收了人才和资金。

本土文化、郑智氛围都很宽松,而且对商业有着强烈的追逐意识。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事儿都变了。

1、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

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

3、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

4、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能被填补。

5、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别的不说,香港原来世界最强的电影岗位——武术指导,你有见到多少新面孔吗?

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办法救市啊,这才有了《无间道》的应运而生。但大家看这个系列可以看出来,片子是非常不错,但原来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中基本荡然无存了。而且它这一个系列成功了,但并没有因此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的是随后一小段时间的跟风——题材、拍摄形式上统统跟风。中间虽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自身的特质基本丧失了。

香港电影人怎么办呢?他们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国大陆,这个正逐渐开放并兴起的新市场。90年代合拍片还只是部分试水,到了这时候香港电影人已经是成批涌入大陆了。有一个段子,一个朋友去见文隽,刚好一个香港编剧找文。编剧问他:文生,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什么时候编剧协会也开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把那编剧敷衍几句打发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来大陆排片不同,时代不一样了,大陆人不再是那个又土又穷的表姐,土或许还是土,但穷——至少对于金主们来说,是一点都不穷了。

大量香港电影人在大陆获得了工作机会。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大陆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个工作机会。大陆毕竟熟谙商业电影拍摄法的人才还不够多,这时候很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而即使让香港人来操盘,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在大陆拍片,并且要在大陆公映,你就得面对严苛的大陆%^&(大家都懂的)。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陆观众又有相当的区别,本来就不是最佳创作状态,又在高度限制下开工,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作品,你觉得还能叫“香港电影”么?

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长,渐渐的,投资方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来拍,不如试试大陆自己的导演,他们可能更了解大陆人的口味。从影片艺术水平上来讲,不好说是耶非耶,但从商业成绩来看,香港人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较成功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像陈可辛,从《如果·爱》开始,一直拍到《中国合伙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大陆的认可。陈可辛这种文化接受力很强且血统多元一早就倡导“亚洲电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觉得其他人会更好多少么?

虽然大陆电影产业问题非常之多,但有资本的力量,并且也确实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企业与制作人在推动,“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逐渐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块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者,并且也不时会有个别新人涌现,但这些成就已经是大“华语电影”的成就了。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还是电影内容的接近,呈现出来的分别是电影作者的分别,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别了。

消亡说起来令人伤感,但只要还有大批热爱电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创作,仍不时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电影”还是“华语电影”呢?

本文纯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个港片影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见笑,见笑~

喜欢香港老一带的艺人,他们敬业自律,不像内地的一些人有点名自以为是,牛哄哄,还有的唱一两首歌就觉得自己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