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香港电影繁荣
扩展阅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电影 2024-05-17 13:41:11
exo成员看电影的反应 2024-05-17 13:32:22
美国航母驶入南海电影 2024-05-17 13:22:18

香港电影繁荣

发布时间: 2024-05-02 16:10:10

香港80年代电影繁荣的原因

刘家良对于武学的坚持,洪胖对于电影的革新,袁和平兄弟的天马行空。

80年代 电影是真实的 纵然过了二三十年还是很喜欢那时的电影 、 洪家班 成家班 他们会以用替身为耻 所有电影都亲力亲为。洪家班宝爷要求拳拳到肉 打是真打。每拳打出都要肉体接触,动作干净利索,视觉上找不到任何武打瑕疵。。 成家班成龙大哥 虽然风格上与宝爷有一定差别。每个特技都惊险刺激 让人精神振奋。 香港武师用他们的真材实料带给我们一部部经典的电影。

望采纳

❷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为什么这么繁荣

其实香港电影六七十年代开始崛起,据一些新闻评论员说是因为六七暴动,殖民地政府发现对青年人的照顾不足,他们没有向上发展、赚钱的机会,所以殖民地政府就开始大肆发展娱乐电影、电视、歌唱等事业,将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引向娱乐事业,希望他们不要再在香港闹事,后来香港曾经一度有3个电视台,后来变成两个,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当然为香港电影输送了很多很好的演员,如周星驰啊,周润发等等,都是拍电视剧出来的。
总的来说娱乐事业养活了一班当时的青少年人吧,让很大一部分人,包括导演啊、武术指导、编剧等赚到大钱了。。。
当然也跟当年的科技有关,当年没有VCD\DVD,顶多只有录音带,不可能大规模盗版,大家看电影只能跑去电影院看,当然繁荣啦,但是后来盗版横行,甚至有网络免费下载,观看,很严重打击了香港的电影业
虽然香港电影业后来也有跟网络合作、甚至有唱片公司也跟网络合作,推出付费下载歌曲啊,付费看电影,但是他们说所赚得的利润不如以前电影院看电影的利润。
而且随着大陆与香港经济越来越密切,很多香港演员、编剧等都跑到大陆拍电影电视剧,甚至有访谈节目说在北京做一个三线的歌手,可能在酒吧唱唱歌,都比在香港做当红一线明星的收入多,所以很多香港电影、电视剧的人才都跑去大陆发展了。。。

❸ 为什么香港有独立的电影产业

香港电影的繁荣是凭借大陆的资源与工业基础,49年之后很多老上海的电影公司和巨头们都迁到了香港,开启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比如赫赫有名的邵氏影业,最初就是在上海发迹的,而上海中联的创始人黎民伟就是香港电影之父。
香港电影的繁荣并不是依靠本地资源,而是依托着一个很大很广阔的东南亚市场,那时东南亚很多国家没有电影工业,全都看港片,所以成就了香港电影的地缘经济优势。还有珠三角,49年后的广东其实一直与香港电影没有中断交互联系,很多的合拍与放映合作,比如老版的七十二家房客送到了香港就风靡一时,邵氏马上就翻拍了粤语和国语版本捞钱。
还有台湾、日本韩国电影市场,都很大,香港一城一地并不显眼,一旦形成地区性霸主地位那就自然得以壮大了,近十来年香港电影的没落,其实就是因为东南亚电影市场的萎缩以及韩国电影的崛起,连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了自己的电影工业了,回归后的港片在台湾又受到严厉的限制,所以没落就自然而然了。

❹ 为什么说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

一个地区能够在影视,歌坛等方面得以繁荣壮大,这与当时的地区经济是密切相关的,香港也是如此!这里我想分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当然,这其中更离不开香港地区在八九十年代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演员和歌手,比如许冠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等人演唱的歌曲深入人心,填词人以及作曲家如黄沾、顾嘉辉、卢国沾、许冠杰、林夕等直到现在也被大众熟悉。

❺ 1994年香港电影有多繁荣,为什么94年被称为香港电影年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非常繁荣的一个时代,不管是什么题材的电影,都会在短时间之内创作出来,而且收视率超级高。1994年香港电影有多繁荣,为什么94年被称为香港电影年?

1994年是香港电影的繁荣之年。说起香港电影,一定要说1994年的香港电影了,因为在这一年里诞生了很多的经典之作,不管是周润发,林正英还是李连杰或者是成龙,他们都带给观众很多好看的作品。

《赌神》《醉拳2》《国产凌凌漆》,票房的号召力强大,让人记忆深刻。在这三部影片当中,有很多明星大腕加入,其中有邱淑贞,周润发,徐锦江,吴倩莲,成龙,刘德华,钱家,乐迪龙,梅艳芳等大牌,所以在那一年里,香港电影市场真的是火爆到难以想象。

❻ 如何评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8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难以超越的经典,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让人百看不厌,乐在其中。整个八十年代香港电影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物质生活的提高必定提文化的品味。由于香港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国文化,英国殖民文化,多种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香港独特的艺术形式。

❼ 为什么香港电影越来越越像电视剧,剧情长,情节短!

1985-1996年。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票房冠军成绩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同样获得认同。同样,出色的电影为香港电影带来大量的资源。使得香港电影更加繁荣,但为什么从97年开始,香港电影就开始没落,鲜有优秀的电影出现呢。
内因:1.邵氏对香港电影业的垄断,提及香港电影,必定跳不过邵氏。当时的邵氏电影可以说是独大,有演员有片场有影院,全产业联动。而且当时的演员全靠工资生活,任你的电影再火也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收入。这些大量减少了电影拍摄的投入,所以纵然电影票房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回本压力。但这也让邵氏并没有继续加大电影的投资,尽管香港电影那时一片繁荣,但是成本的限制却让其没有足够的进步。虽然邵氏对香港电影做出了贡献,但是以其体量,是否做的足够多呢?
2.资金问题:粗制滥造的电影导致资金回本困难,无法尽快投入新电影的拍摄。本土经济不景气,外商开始撤资寻找新的市场。当时的年代,虽然大陆已经定下对西开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贸易,法律上仍有很多问题出现,这时候,被英国统治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就成为大陆同西方及台湾的经贸中转地。但是随着大陆开发政策的逐渐实行和落实,香港的经济也收到冲击。3.演职人员:提起香港电影的衰落,估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演员好导演青黄不急,但为什么我放在后边说,因为这其中有这因果关系,正是因为香港市场受到冲击,周润发,成龙等投身好莱坞,但当时的香港环境却没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来。
香港电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国外电影业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21亿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军只有4500万。从97年开始,香港的海外市场败退,本土市场也受到挤压。而在国外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香港电影却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军仍然在三四千万左右徘徊。2.观众喜好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美国大片的冲击,观众开始追求更高制作,更新颖的电影。而香港电影仍是那几样,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创新。3.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97后,国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电影的发展,韩国,美国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而原先投资香港电影的台湾金主也开始撤资,香港电影的市场和资金供应都受到影响。

❽ 中国香港电影音乐鼎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圈鼎盛时期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当年在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是何等威风!相信彼时的小青年都会有挤在小黑屋里看录像的经历吧!不管你是否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比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这段时间,香港电影拍摄得既革命化又商业化、既中规中距又大胆尝试。当时的电影没有急于求成,没有装模作样,没有那么多电脑技术,没有那么多知识硬伤,没有西方那种不自然的音乐效果和武打设计。对人物能认真刻画,对历史背景能对得起历史,对背景音乐和台词有考究有底蕴,对外有交流有借鉴。这让当时的香港电影走在亚洲前面,甚至在世界上也不遑多让,其繁荣和成绩有仅次美国电影业的感觉!难怪有“东方好莱坞”之称。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圈大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
1、好片高产:

《英雄本色》,上个世纪80年代港台影视文化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显著标签。正是它一举开创了香港江湖片的先河,剧中小马哥的形象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酷的代表。吴宇森更是凭借此片风光无限,奠定了他一代宗师的地位.
《黄飞鸿》是徐克的经典得意之作,如果没有徐克指导此片的问世,相信我们的小李同学至今还在我们祖国大陆出演着一些诸如“少林小子”之类的电影,正是此片成就了他从功夫小子到一代宗师的晋升,自此星途坦荡。《黄飞鸿》的出现,也为徐克的电影武侠世界留下了一抹浓重,成为了华语武侠电影中的里程碑作品。
其他影片介绍在此不多作赘述。
2、导演高产

这个时期出现很多怪才导演,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念,以电影人特有的激情叱诧风云,推动了香港电影的繁荣。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为他奠定了“一代宗师”的地位,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
他的电影捧红了很多明星,也创造了很多奇迹。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1987年)》、《黄飞鸿(1991年电影)》等片蜚声海内外,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在现今香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其他几位导演也不作赘述。
3、巨星高产

大家都给他们冠以封号,梅艳芳:拉风的“百变天后”,林青霞:拉风的“亚洲绝色” ,周润发:拉风的“影视一哥”,张国荣:拉风的“影坛神话”,王祖贤:拉风的“神秘天后”,张曼玉:拉风的“高贵天后”

❾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为什么有那么多经典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首先说香港电影三十年辉煌的原因,这一小节从外部原因讲。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影产业的发达程度与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好比现在的大陆电影,绳索太多、限制过死,自然发展困难。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景象呢,经济开始起飞,商贸逐渐繁荣,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样,地区影响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着像高中历史课本,对,就是这样,在这种环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香港电影业在获得了充裕资金的滋润后,迅速崛起,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当时的年代都是亚洲领先的。香港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并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
接着,为什么香港电影就在东亚和东南亚就势如破竹呢,这就是当时这些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日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电影产业,而东南亚国家的实力说实话来讲离香港差了点,首先经济起飞时间就晚了十年。
并且东南亚大量的华人也为香港电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说了,以小龙为代表的几代电影人(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等)的实力直到今天来看仍是空前的。
武侠、动作片一统江湖
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就是香港电影在当时以邵氏电影为代表的武侠片、功夫片的娱乐性、观赏性已经能够满足香港及东南亚的大部分观众的观影要求,毕竟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大片还没有进来,可以说,大部分的观众的眼光要求还不高。
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注定不长久
接着第二小节,问题随之就出来了。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香港电影在纵横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后,终于发现观众开始不买账了,电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还是在海外都开始急剧下降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了很多的外部原因,这些外部原因我会在下一个小节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这里重点说的是是香港电影的内部原因注定会给港影带来这样的后果。
哲学讲内因决定外因,用在这里特别恰当。我在上面已经说了,香港电影在辉煌的三十年里主要还是以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武侠片、功夫片、鬼片为主的,这一方面是制片公司追求商业效益的直接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为一个只有600万人口,实体规模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洛杉矶市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好莱坞有三亿人口的广大腹背),充其量也就只能和新加坡一较高下的,近代的一个世纪里才发展起来的海边城市来说,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进而缺乏电影制造的想象空间与素材空间,从而造成香港电影难出宏伟大作。
这一点才是香港电影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时代进步了、群雄崛起了
六七十年代的港影在东亚、东南亚颇有一枝独秀的感觉,而进入90年代之后,港影将直接面对着三个劲敌;电视剧、西方大片、土著豪强。因为时代进步了、群雄崛起了。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普及、电视剧的崛起将一大批电影市场活脱脱的剥离了。96年后,韩国电视剧横扫亚洲就是一个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90年代之后,好莱坞突然意识到进攻全球市场,于是就果断的来了,而且一发不可收,现在香港电影的票房记录依然是泰坦尼克号创造的。可以说是耻辱啊!
就这样,以好莱坞为首的西方大片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彻底将港片击倒,进入新世纪的这些年,香港电影前十中本土篇一般都不会超过引进片的。
而香港电影人肯定要追赶啊,但是由于一些个原因,迟迟追不上,反而越发差距越大,其中一条就是盲目追赶,不计实际条件,那为什么会盲目呢?这就又回到了内因上——缺乏深厚内功是很难站直的。
然后说土著豪强,主要是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为主的东南亚小国的电影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些国家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本土片和好莱坞大片双雄争霸的局面,港影面对着双重夹击,多已战败退出。
这样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如果此刻香港电影界奋力搏一搏的话,或许局面要比现在要好,但是,,,看下面,,,
内功耗尽,精气西流
终于说到了香港电影耗尽内功的一刻,随着港的回归,香港电影面临着两个变化,第一是人才流走了,成龙、李连杰、周润发为首的几张大牌全部去了好莱坞,而近十年几乎没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现,青黄不接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二是审核制度强化了,这对追求自由的港影来说打击是直接的。
其实在87年的时候,邵氏电影已经停产。这预示着,随着市场的变化,资金问题开始出现。
而香港则面临着十年发展的几乎停滞:相比周边的韩国、台湾、东南亚、甚至深圳来说是在走下坡路的,这样一来,本来在文化积淀方面就有所欠缺的香港在资金和地区影响力方面都失去了优势,整个港区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所以,香港本身实体过小、精气西流,发展停滞是电影业衰落的根本原因,而好莱坞的扩张,韩剧、日剧、东南亚电影的崛起则又加剧了这一局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