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联想电影
扩展阅读
难兄难弟国语电影下载 2024-05-20 03:00:42
美国电影制作特点 2024-05-20 02:46:55

中国联想电影

发布时间: 2024-05-08 17:41:18

① 近些年有哪些高质量的武侠电影或电视剧


第一部《目中无人》 豆瓣:7.0 主演:谢苗、高维蔓 影片点评:江湖快意恩仇,清晰・硬朗・耿直,类型片能找出近似的有《JohnWick》和《Nobody》。角色设计极简也极好,但这瞎子人设怕不是驾驭难度极高,所以影视的打戏切分比较碎,好在不影响连贯性。 整片给人的印象干练精湛,无刻意凿琢的“文艺油水”,然而几组镜头却极富艺术美感,终战场景甚至有点黑泽明的内味儿了,同时联想起张艺谋的《影》。完成度虽高。不过也因为内容较短,加上打戏还是有所保留,似乎能嗅出一丝商业片作品的气息。创意示范,若有续作,满心期待!
第二部《影》 豆瓣:7.2 主演:邓超、孙莉 影片点评:影片以黑白高级灰为主色调,如水墨丹青泼洒出一片美轮美奂的山水图景,八卦图,围棋,文臣与武将尽显中国风,视觉盛宴。 局中套局的剧情,琴'萧'瑟'三种乐器的配乐非常悦耳。 邓超一人分饰两角设定,境州英武果敢,子虞阴鸷狠毒,尽展子虞的贪婪和境州的正直。 君王沛良亦是亦正亦邪,螳螂捕蝉看似无能昏庸却老谋深算,郑恺的表情变化多端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人物性格。时而放纵,时而暴戾,人物的两面性得以凸显。 三石弟弟和关晓彤在'嬛嬛娘娘'面前演技虽稚嫩些,但整体不错。 值得二刷回味。
第三部《绣春刀》 豆瓣:7.6 主演:张震、刘诗诗 影片点评: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武侠具象不断被重新塑造演绎,而相关题材也以影视等媒介载体广泛传播于大众社会。在经历传奇时代、侠义时代、武打时代、娱乐时代和重构时代后,期间衍生出不少优秀的国产武侠电影——电影《绣春刀》便是新世纪武侠电影的典型案例。 其主旋律基于源远流长的侠义文化,在通过叙事对传统侠义观进行解读和传播时,也针对性地作出了革新与突破。影片立足于传统侠义观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武侠要素的绝妙阐释和对江湖背景的创新突破,不仅最大程度上重现了武侠电影的真谛,也凸显了国产电影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部值得观众细细品味的武侠电影,更是一部充满诚意的业界范例。
第四部《师父》 豆瓣:8.2 主演:廖凡、宋佳 影片点评:说实话武侠片走到现在已很难突破,但这部名字很土的《师父》却走出了自己的一抹亮色。电影走到这个时代,各种题材要想出彩都不容易,影迷也是越来越苛刻。武侠片的题材戏路也是越走越窄,新拍武侠影片很少,武侠迷也很难看到好的武侠片。 这部片子的故事不稀奇,但讲好了,有民国武林的氛围,呈现了这样一个江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影视界是倒退的,但影迷却越来越有水平(苛刻),能有这样良心的片子出现,实属不易

② 著名微电影有哪些

1.《一触即发》——微电影之开山鼻祖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2.《科比就是黑曼巴》——明星名导齐上阵


​这是一部片长仅为5分钟出头的微电影是由著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的。故事编排紧凑,讲述了科比的篮球故事。整个故事虽然从主角与导演的对话开始,却穿插着制作精良的动作镜头,好莱坞惯用的爆破、冷酷表情等一一呈现,不愧为微电影中的精品啊!

3.《如果,爱》——8分钟讲述爱情


​《如果爱》讲述的是一对分手的情侣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由著名摄影师Allen Liu真实爱情故事改编8分钟的时间用非常写意和MTV式的画面表达了对爱情的包容和梦想。画面构思很有看头,制作也很考究。MSN推出的微电影,值得大家去品鉴一番。

4.《纵身一跃》

该影片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颗很小的行星上生活着一个小王子,他喜欢一朵美丽的花,并认为花是那样的独一无二。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别的星球,看到了盛开着无数美丽花朵的玫瑰花园,才意识到那朵所谓独一无二的花有多么平凡。可是只有他倾听过那朵花的喜悦和悲伤,因为那是属于王子的玫瑰。这是所有人的爱情寓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每天都会发生。青年找到蔡康永、黄立行、余文乐和周迅,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赢回女友的芳心。为此,这些人齐齐动手,打造一个浪漫魔幻的爱情园地……

5.《银行舞蹈》


​ 为配合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宣传,导演马克·韦布和两位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佐伊·丹斯切尔拍摄了这部短片。片名为《Bank Dance(银行舞蹈)》的歌舞短片。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歌曲来自佐伊自己的乐队She & Him的单曲《Why Do You Let Me Stay Here?》。短片中的编舞非常可爱。

6.《爱在阳光下》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周末,黄埔江畔高级酒店顶楼内宴会厅灯火通明。众人都怀著喜悦的心情在舞池裏翩翩起舞,但忽然传出一个消息,参加宴会的一名宾客竟然是艾滋病病患者,於是引起恐慌、猜疑,艾滋病的谬误不胫而走……

③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与感言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与感言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奥运冠军李爱锐在二战期间甘愿放弃平静优越的生活,来到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他在中国结识徐牛,二人机智巧妙地对抗日本侵略者,救护了一大批被日军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里的各国战俘。

正是这样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故事,却让告别电影界二十年的香港老牌导演冼杞然再度出山。此次为还原历史,冼纪然辗转天津、潍坊、英国、加拿大多地采集素材,先后访问了数十位潍县集中营的幸存者和有关历史学家。冼杞然表示:“因为这个题材很沉重,很多东西需要调研,所以我处理题材的时候非常小心,我希望把这个事情真实地反映出来。”他还远赴加拿大访问了李爱锐的女儿,从中搜集到更多未被人知的第一手珍贵数据,为剧本创作以及摄制奠下坚实的基础。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累。”

这是一座墓碑上的铭文,献给墓中的不屈的灵魂——李爱锐,他原名叫EricLiddell,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苏格兰短跑名将,夺得过奥运会冠军;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在天津的一所中学里当了近20年的教师;他更是一位不屈的斗士,在被日军囚禁于集中营之后,从未屈服于肉体和灵魂的折磨,始终保持着奋斗的品格,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行将胜利时,他却因脑瘤而逝世于日本集中营。

在1981年,李爱锐的传奇人生被拍成了电影《火的战车》(Carrosdefuego),讲述了他的前半生,并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

在2016年,李爱锐的后半生故事,则有华语著名导演冼杞然经过十年的精心打磨,被隆重搬上大银幕,这便是战争电影《终极胜利》(TheLastRace)。

在《终极胜利》中扮演男一号李爱锐的,是来自好莱坞的著名演员由约瑟夫·费因斯,他因《莎翁情史》、《兵临城下》等一系列影片而被国人熟知,由英国演员出演同为英国人的李爱锐,是毋庸置疑的形神兼备,参演影片的还包括内地著名演员窦骁、台湾英俊小生涂世旻等等,影片以细致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带领观众共同走入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终极胜利》的故事,由李爱锐在中国授课开始,直至他被冲撞入学校的日本人抓捕,关入集中营成为人质,故事才缓缓展开,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日军的凌辱,中国民众的救济,在一堵高耸的电网墙之间,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的故事,但历史不是歌功颂德,李爱锐也不是万能之神,在与凶残的日本军人的抗争过程中,他被殴打,被关押于露天的猪笼,被禁食禁水,受尽折磨,而生病之后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治疗,最终命丧于侵华日军的深牢大狱,全片的悲剧色彩,是对法西斯战争的强力控诉。

关押李爱锐的集中营于在山东的潍县,就是今天的潍坊,这里盛产风筝,在影片《终极胜利》中,透过集中营狭窄的天空,也能经常看到鲜艳的风筝在高高的天上飘,那是对自由的向往,但也是对自己的牵绊,一颗颗渴望自由的心,却在法西斯侵略者的残暴下,无处安放。当然,影片并没有正邪分明的对各方人物进行符号化的描述,无论是被关押的国际友人,还是施暴的日本军人,以及来回往复的中国民众,特别是以徐牛父子为代表的周边百姓,莫不性格鲜明,经得起推敲。

影片的舞美置景非常写实,无论是巍峨高耸的教堂,还是逼仄阴暗的牢房,以及众多的室外场景,都得到了真实的还原,在影片中看起来质感十足,再加上全片故事所饱含的悲怆与奋斗,不屈与抗争,无不闪现着人性主义的光辉,因此说《终极胜利》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史诗片,也并不为过,毕竟这是一部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由国际阵容担纲、主创精心打造的战争电影。

《终极胜利》的.筹备历时十年,期间导演冼杞然一直在搜集资料和构思创作,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电影的真实性,多次前往加拿大、英国等地寻访生还者并搜集相关资料,还长期在潍县集中营观看纪录片,体验生活,影片在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实地拍摄,浓缩到影片中,是一段厚积薄发的抗争历史,而本片的配乐,则有来自香港的音乐家鲍比达担当,影片中沉郁的音乐,配合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却是一群被放逐于集中营的禁锢灵魂,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震撼,

《终极胜利》虽然没有将镜头投向正面的战火阵地,但其所聚焦的,是另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与日军的斗智斗勇,与日军的赛跑竞技,李爱锐以一个饥肠辘辘的血肉之躯,永远的挺立在了恍若人间地狱的集中营,影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类似题材的故事,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比如《美丽人生》,比如《囚车驶向圣地》,比如《裸露在狼群》……而本片的主演约瑟夫·费因斯,与《钢琴师》中的阿德里安·布洛迪,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境遇,还是造型,那些单薄到令人心痛的骨瘦如柴,恰恰更坚强的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鼓舞着我们一直的前进之路。

任何时候,再残暴的敌人,即便摧毁了我们的肉体,也不能打败我们的精神,因为只要意志尚存,终极胜利必将属于坚强的我们。

最后安利下本片的主题曲,由鲍比达创作,香港著名歌手叶丽仪演唱的《笑着离去》,让她,为我们的英雄李爱锐,再一次唱起安魂之曲,愿逝者永安,世界永远和平,再无灾难与战争:

多身不由己纷乱世界里

挣一丝空隙用力的呼吸

熬过了梦境又一个晨曦

在黑暗中告诉自己此刻正黎明

踏杂的蹴音消失尘烟里

撑着一口气要生命继续

血泪不足惜愿可歌可泣

颠沛流离庆幸一路同行曾有你

养育我的绿色大地

你可知道

我用最切慕的心呼喊你的名字

然后悄悄笑着离去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这是一座墓碑上的铭文,献给墓中的不屈的灵魂——李爱锐,他原名叫EricLiddell,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苏格兰短跑名将,夺得过奥运会冠军;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在天津的一所中学里当了近20年的教师;他更是一位不屈的斗士,在被日军囚禁于集中营之后,从未屈服于肉体和灵魂的折磨,始终保持着奋斗的品格,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行将胜利时,他却因脑瘤而逝世于日本集中营。

在1981年,李爱锐的传奇人生被拍成了电影《火的战车》(Carrosdefuego),讲述了他的前半生,并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

在2016年,李爱锐的后半生故事,则有华语著名导演冼杞然经过十年的精心打磨,被隆重搬上大银幕,这便是战争电影《终极胜利》(TheLastRace)。

在《终极胜利》中扮演男一号李爱锐的,是来自好莱坞的著名演员由约瑟夫·费因斯,他因《莎翁情史》、《兵临城下》等一系列影片而被国人熟知,由英国演员出演同为英国人的李爱锐,是毋庸置疑的形神兼备,参演影片的还包括内地著名演员窦骁、台湾英俊小生涂世旻等等,影片以细致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带领观众共同走入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终极胜利》的故事,由李爱锐在中国授课开始,直至他被冲撞入学校的日本人抓捕,关入集中营成为人质,故事才缓缓展开,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日军的凌辱,中国民众的救济,在一堵高耸的电网墙之间,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的故事,但历史不是歌功颂德,李爱锐也不是万能之神,在与凶残的日本军人的抗争过程中,他被殴打,被关押于露天的猪笼,被禁食禁水,受尽折磨,而生病之后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治疗,最终命丧于侵华日军的深牢大狱,全片的悲剧色彩,是对法西斯战争的强力控诉。

④ 《刮痧》这部影片的立意是什么

《刮痧》这部影片的立意:
《刮痧》以家庭、传统、亲情、文化为主题,同时以特别视角关注普通中国人情感状态与生存状态和文化传承,完全呈现、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亲情与价值观念,影片充分肯定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顽强毅力,乐观态度,开放心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影片。

《刮痧》是由郑晓龙执导,由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于2001年出品的一部电影。
该片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讲述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最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许大同(梁家辉饰)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许大同梦中惊醒。
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朱旭饰)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恼怒的许大同与朋友昆兰之间产生误解和冲突;为让儿子能留在家里得到母亲的照顾,许大同搬出了家;父亲也决定回国,为了让老人临行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出儿子丹尼斯到机场送别。受到通缉的许大同带着儿子逃逸,和大动干戈围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场追车游戏,“从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团聚的片刻快乐。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妇借酒浇愁,抱头痛哭。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家团圆盼子心切,只有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厦楼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楼——自己家的窗户悄悄爬去,结果引来警车呼啸而至。

⑤ 求张艺谋主导的电影《英雄》的宣传手法,参考英雄的百科“当年首次采取了许多国产影片从未有过的营销手法”

分析电影《英雄》营销的模式

喜爱《英雄》是因为它迎合了观众的需求,《英雄》的火爆则得益于其高超市场化的运作。解析《英雄》是为了诞生更多的《英雄》。

上市7天票房进账1个亿,它就是《英雄》。
《英雄》依靠其雄厚的资金支持、领先的市场理念、娴熟的运作手法,在2002年12月20日甫一上市,就大获全胜。截至2003年1月7日,票房达19500万元。
然而,票房只是《英雄》带来的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影片早在全球公映之前,制片方就已通过一套系统的操作手法,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实现了盈利:欧美地区发行权以2000万美元售出;韩国与日本发行权分别以2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VCD、DVD内地音像版权以1780万人民币成交;《英雄》贴片广告的标价是30秒200万元。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图书、邮票等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所带来的巨额收入。
从财务的角度看,《英雄》无疑是成功的。究其本质,创新性地将营销观念导入电影产业和整合性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手法,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研究中国电影市场和消费者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大片的新鲜过后,国内电影院就风光不在,票房逐年下滑,近年更甚。20年前,中国电影观众每年最高接近300亿人次,上世纪90年代猛跌至五六亿人次。电影市场如此江河日下,原因在于:
1.忽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任何产品,只有迎合消费者现在和未来潜在的需求才能获得成功。对于电影“生产者”来说,了解主流观众生活形态、观念和偏好的变化与趋势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娱乐片观众占主流,在这个市场上观众就是上帝。而中国大多数的导演却没把观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蔑视观众的需求,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2.中国电影观众的偏好已发生变化。
近5年电影观众观赏情趣的强烈变化表现在越来越向平民化、通俗化、纯娱乐性靠拢,轻松的喜剧片和惊险的灾难片更被看好。“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放松”,这已是主体观众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进影院的主要目的。
3.中国观众缺乏电影经验。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观众每3年才去影院1次,这使得观众缺少一种看电影的经历,不知道自己花几十元的代价去影院观看是否值得。
4.进口大片票价太高。
比如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最高票价达到80元,比美国的最高票价还高。在一个消费水平相对低下的市场上价格严重扭曲,是引进进口大片反而导致中国电影市场降到冰点的主要原因。
5.盗版光盘、走私影片泛滥,严重侵蚀电影的市场肌体。
因盗版的性价比较正版具优势,从而使电影的票房受损巨大。
6.电视电影频道的替代作用。
7.缺乏真正权威的、对观众的偏好和电影的创作起引导作用的影评。
国内影评人士往往从电影的专业角度来分析电影,很少从观众的角度欣赏影片,从而没有有效地激发观众观看的意愿。
8.中国电影从产量上来说不少,但进入市场的并不多,很多影片观众根本看不到,有的根本就没有发行。
9.缺乏营销意识。
在国营制片厂,一部投资上百万元的影片,能拿出两三万元来宣传就不错了。因为缺少营销意识,缺少一流的营销人才,致使一些国产电影“锁在深闺人未知”。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疲软,众多优秀的国产影片只能依靠几乎是惟一的手段??抢占“情人节”、“春节”等黄金档期来争夺高额的票房回报,中国电影的无奈由此可见一斑。
精确定位
张艺谋从来就不讳言《英雄》作为一部商业片的定位:“评价《英雄》成败的关键在于票房。”
《英雄》试图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充满想像力的表现方式,在人们的脑海中占据一块属于武侠片最高境界的经典区域,让人们一旦说到武侠,就自然提起《英雄》。这样的定位就自然衍生了影片恢弘的气势、惟美的画面、流动的色彩、浪漫的音乐和强大的阵容;就自然衍生了高额的投资和一系列令人窒息的市场推广动作;就自然衍生了高达40元/人的国产片票价;也就自然衍生了人们心目中堪与《泰坦尼克号》媲美的国产大片形象。
准确的形象定位锁定了《英雄》的目标受众是大量的普通观众,而不是电影节的评委;注定了《英雄》将成为人们心目中武侠片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注定了《英雄》最终要成功。
强大的电影品牌号召力
所谓品牌是指用以识别企业产品,以求有别于竞争者的产品所确定的名称、术语、符号、设计或这4者的结合。作为一种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在大众日益依赖品牌消费的今天, 电影必须在市场上打造并运营自己的品牌。《英雄》的品牌经营策略无疑已成为中国电影业的经典之作。
只张艺谋一人,就具有了足够的票房号召力。更何况800万美元左右的片酬力邀大腕巨星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甄子丹加盟,再加上杜可风的摄影、谭盾的音乐、程小东的武术、和田惠美的服装、人物设计、帕尔曼的小提琴、《黑客帝国》特技制作班底为全片制作的将近17分钟耗资1000万美元的特技,剧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为《英雄》品牌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品牌的价值不是由企业自己评定,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存在于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中。
1.沟通。
《英雄》与观众的沟通,是通过放映前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来完成的。不论是在媒体投入、大型公关活动,还是在售点生动化陈列方面,《英雄》主要的诉求点都在于其班组阵容的强大。它试图利用导演和明星的品牌号召力来说服观众:《英雄》的确能够以其堪与好莱坞媲美的精良制作,带给他们一直在武侠片中所寻求、所期待的感官享受,他们在精神上获得的快感将远远超过他们在物质上的付出。
2002年11月28日开始上市的《英雄》记录片《缘起》,将《英雄》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推到了极致。这部采用纪实手法,从北京到敦煌,从九寨沟到横店,历时3年共1000多个日夜跟踪拍摄而成的记录片,刻画了《英雄》从张艺谋脑海中的一个概念到最终成为一部成熟电影作品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大面积多渠道地传播这个记录片,使观众有机会第一次与《英雄》的创作和诸多明星亲密接触,从而强烈地勾起更广泛的人群对《英雄》产生好奇与期待。
2.体验。
《情感营销》的作者说“体验是企业和顾客交流感官刺激、信息和情感的要点的集合。”电影与有形的产品不同,它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就在于一种体验。
浩荡的秦军于铙鼓齐鸣中策马奔驰,英雄的决斗在白发老朽的古琴旁屏气敛息,燃烧的仇恨伴随着鬼太鼓低沉的邪气,茫茫大漠间传来的是小提琴哀怨的思念;红色的枫林、绿色的山水、蓝色的书房、黄色的沙漠;《英雄》中的人物,淡化成一个英雄的符号,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中肆意泼洒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红衣飘摇中的绝美,李连杰黑衣劲装中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中的孤绝;棋亭打斗、黄叶漫天、九寨比剑,所有的这一切都以张艺谋独特的叙事手法,向观众扑面而来。这的确是一部“在色彩中流动”的“视觉的盛宴”。
3.联想。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联想是品牌力内涵的重要构成要素。《英雄》以其精良的制作,成功地成为公众心目中最高水平武侠片的代名词。在这个阶段,《英雄》品牌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张艺谋和明星品牌的影响力。观众开始更热衷于讨论影片的人物、情节、色彩、音乐、画面、服装,他们不再通过导演和演员等因素来对影片质量进行评价,而是相对独立地以自己的“体验”来进行评价。
《英雄》以自己的优秀经受住了观众的考验。《英雄》在品质上的成功使得《英雄》品牌和导演、明星品牌在市场上交相辉映,一方面有力地提升了导演和众明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英雄》品牌的进一步延伸。
整合的营销传播
《英雄》的成功,绝非偶然。除自身品质出众外,其在运作上的整合传播推广功不可没。
1.前期策略。
(1)秘而不宣。该片开拍以来,一直都在极度保密之下进行。其主要人物造型都秘而不宣,这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好奇。因此,当《英雄》剧照曝光后,立刻激发了媒体、大众和众多商家的第一波关注的热情。
(2)冲击奥斯卡。后期制作完成后,《英雄》剧组开始频频主动与媒体接触。于是能否成功入主奥斯卡,又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和心中最大的悬念,更加激起公众对此片的期待。
(3)提前推出《缘起》。“《英雄》盗不着,就盗记录片《缘起》。”殊不知,这样就又落入了《英雄》的“圈套”。《缘起》既是《英雄》的记录片,更是《英雄》的宣传片,通过它又掀起了观众对《英雄》的新一轮期待。利用人们对影片的好奇,将《缘起》首先推向市场,可谓是宣传造势的创新之举。在《缘起》推出之前,《英雄》漫画、小说、邮票相继面世,形成一浪接一浪澎湃之势。
(4)盗版的宣传效应。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英雄》与盗版的“明争暗斗”时,《英雄》已上了报纸、网站娱乐版的头条。都知道《英雄》深圳试映要凭身份证方能入场,都知道深圳的盗版商扬言7天内拿到《英雄》盗版,都知道《英雄》的防盗版工作将进行到底,所以都期望知道是否“盗”高一尺,《英雄》“魔”高一丈。
《英雄》在惊心动魄地与盗版的斗争中成了舆论的焦点。
2.中期策略。
(1)包机首映礼签约仪式。2002年11月22日,《英雄》制片发行方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包机首映礼签约仪式,现场播放了《英雄》的精彩片段和拍摄花絮。包机首映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首次出现,《英雄》继续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2)内地音像版权天价拍卖。2002年11月29日,《英雄》VCD、DVD内地音像版权拍以1780万元的天价拍卖,创出国内音像制品版权交易最高纪录。这进一步使人们确认了《英雄》的价值,直接有效地激发了消费者一睹为快的欲望。
(3)媒体广告的投放。随着公映期的临近,《英雄》在媒体上的动作越来越大,全国大部分观众都暴露在影片立体轰炸的宣传攻势中:除了灯箱、路牌广告、影院的海报陈列等传统方式,《英雄》在电视上则以纯商业广告的形式,向世人展示《英雄》的无限风采,先是中央一套、三套、八套,紧接着全国150多家地方电视台以及VCD、DVD、Internet多渠道开展轰炸;与此同时,《英雄》还与多普达手机的广告捆绑在一起,出现在诸多媒体上。这些广告中都包含了《英雄》的片名和上映日期。一时间,《英雄》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处不在。以上媒体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覆盖了目标受众,对《英雄》的上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人民大会堂首映礼。在吊足了观众和媒体的胃口后,2002年12月14日,《英雄》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英雄》选择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一方面是进一步聚焦媒体的关注,将宣传攻势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突出《英雄》的品质非凡。
虽然首映式后众多媒体对《英雄》的评论报道不如预期中那么好,然而诸多争论及张艺谋等剧组人员频频在媒体上接受访谈,使人们越来越确信无疑:《英雄》的确值得一看。这,逐渐铺垫了《英雄》高潮的到来。
(5)潮起??上海、广州、香港首映发布会。随着全国公映日期的临近,《英雄》的宣传攻势高潮迭起。《英雄》把全国市场分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4大片区,分别派专人亲临片区压阵;斥巨资包机前往上海、广州和香港参加首映发布会,掀起又一轮新闻狂潮;紧接着,宝马车队接机、张艺谋与娱记唇枪舌剑、悬红400万元捉拿《英雄》盗版、董建华接见、预售票房高达300万元……2002年12月的娱乐界,沉浸在一片对《英雄》的期待和欢呼中。
(6)售点布置。当《英雄》终于在全国各地全面上映时,各大影院为营造影院现场气氛,大都上了大型户外喷绘、POP挂旗、人型立牌等诸多终端宣传用品,有的影院甚至张灯结彩大肆宣传。
3.后期策略: 票房和盗版。
即使《英雄》就此中止了宣传,其炫目的票房也会将它继续维持在大众关注的中心。7天票房突破1亿元,20天票房突破2亿元,人们已经开始不厌其烦地将《英雄》与创造中国票房记录的《泰坦尼克号》相比较,中期策略的惯性和巨额票房成为《英雄》最大的宣传点。
另外,影片公映陡然加大了防盗版的难度。《英雄》盗版和反盗版的斗争,也将持续保持在媒体的视线之中。
在《英雄》的宣传策略中,前期的事件营销和中期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广告宣传、现场促销手段可以说是精心策划、一气呵成;多渠道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覆盖了目标群体,一步一步地将观众和媒体的期待和热情推向高潮。
渠道决胜
1.集制片、发行于一体。
《英雄》的制片方即发行方。新画面公司不仅协助张艺谋完成了影片的制作,还联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负责该片的发行。这使《英雄》从出品到包装策划再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组织上奠定了市场运作成功的基础。
《英雄》品牌和宣传的力量,使影片的出品发行方在该片的发行渠道中,始终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具有了执行其发行策略的指挥权。
2.发行中的平面模式策略。
平面模式策略是指一部影片在一个主要目标市场的某一家影院或少量重点影院举行首映式,以建立良好口碑,一旦口碑确立,便一次性或分阶段扩大发行范围,进入无数影院,以达到遍地开花、财源广进的目的。
《英雄》的出品发行方充分利用手中握有的发行渠道控制权,精心选择了人民大会堂作为首映式的地点,6天之后,开始以北京、广州、上海为重点向全国铺开。
这种铺开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英雄》的出品发行方凭以往的票房成绩及其硬件设施水准为基准对各院线进行筛选,以保证影片的放映质量在观众那里不打折扣。
3.档期的选择。
对电影而言,档期是缔造成功票房的关键。《英雄》锁定的目标观众群是18~35岁的中青年,这些中青年开放、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他们对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重视已经足够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抗衡。因此,《英雄》将全国公映日期定在2002年12月20日抢占“圣诞”档期,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已经被节日气氛所感染的人们。周末、午夜、圣诞、《英雄》,这一切诱惑对于风华正茂的中青年人而言,真是难以抵抗。
《英雄》档期不仅赶上了“圣诞”,而且将“元旦”也包含在内。《英雄》潜在的观众是12~18岁、35~50岁对武术、电影感兴趣的人群。在这一“圣诞”兼“贺岁”档期,很多这些潜在的观众受票房和口碑的驱使,走进了影院。
除了在香港与《无间道》撞档,《英雄》在国内几乎没有受到其他同类型影片的狙击。
4.立体渠道发行策略。
除了传统的银幕放映,新兴的电影分销还包括了VCD、DVD、电视、录像、Internet等渠道。西方成熟的电影播放体系告诉我们,电影应首先在影院播放,然后才可以进入家庭录像市场,再后是付费电视及有线电视,1年以后才可以开始在公众电视台播放。追随这种成熟的播放体系,《英雄》有意控制其VCD、DVD的面市时间,决定在影片上映后1个月?大概是2003年2月5日,才使其进入家庭市场, 这样既保证票房不受到冲击,又保证《英雄》与观众接触的连续性。
5.严防盗版。
(1)影院内监督。《英雄》深圳上映期间,出品发行方在各个细节上严格监督,为此甚至控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门票的销售数量,以保证充足的防范力量,有效地防止了盗录,
(2)保护拷贝。为严防盗版,《英雄》的拷贝在押送过程中使用了20年未见的拷贝箱,钥匙交由各影院经理亲自保管。出品发行方还发表公开声明称,假如《英雄》的拷贝被电影院弄丢,将要按照拷贝索赔金额的10倍处罚。另外,为了从内部彻底把盗版堵住,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洗印拷贝。每家影院当天放映过《英雄》交接拷贝后得由院线经理签字。
(3)依靠行政力量。为了打击盗版,《英雄》还成功联合了外部力量。国家文化部和扫黄办首次为一部电影成立了反盗版专案小组;广东伟佳、飞仕公司投入400万元作为打击盗版的基金,并成立了打假小组和律师团。
尽管后来出现了拷贝西安被盗事件,但从整体上来说,《英雄》的防盗版工作还是做得非常成功,有力地保证了影片高额的票房回报。
品牌延伸?后电影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
电影产业链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一是策划、生产阶段;二是宣传、发行阶段;三是影院放映阶段;四是后电影产品的开发阶段;五是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阶段。其中,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是电影自身品牌延伸的产物。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影业营销是以“电影”为火车头,带领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这种模式称之为电影营销的宇宙系统模式(图1)。该模式把电影比作太阳,而其他相关产品和产业则是围绕它运转的行星。在美国,一部影片狭义上讲是赔钱的(指票房低于投资),而在广义上讲则是盈利的(指综合收入大于投资),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在我国,对电影的关注点目前大多还集中在票房上,却忽略了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这两个重要阶段,还没有进行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组合开发。《英雄》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成功的探索。
电影营销的宇宙系统模式
1.海外发行。
在影片公映之前,《英雄》出品方就已将其在欧美地区、韩国、日本的发行权售出,成功收回了全部投资。
2.贴片广告。
宝洁、丰田、中国移动等数十个大企业的贴片广告为《英雄》带来了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
3.漫画。
由香港漫画大师马荣成为《英雄》亲自执笔编绘的漫画配合影片同时推出。
4.同名小说。
为了和电影产生互动影响,根据《英雄》改编的同名小说于2002年12月初推出。该书首印数量5万册,定价为20元。
5.四人雕塑组像。
在影片上映之前,香港方面已经开始出售《英雄》4人雕塑组像。香港有关电影公司自制的这50套《英雄》4人组合雕塑(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及章子怡)并非有钱就能买到,它需要凭4张换票证来换,而换票证又随门票附赠。
6.邮票。
为配合影片《英雄》的宣传,3000套《英雄》邮票限量发行。不久,限量发行改为敞开供应,以便将《英雄》的热度持续到放映之后。
7.音像版权。
《英雄》VCD、DVD内地音像版权拍卖以1780万元的天价成交。
8.游戏。
上海某软件公司获得了《英雄》剧组独家授权,首次把《英雄》的人物造型、道具以及故事情节等搬到网络游戏《遗忘传说》中。
9.捆绑广告。
多普达与《英雄》的捆绑广告大大降低了其宣传费用,实现了双赢。
10.续集。
《英雄》的投资方已与张艺谋达成协议,《英雄》顺利发行上映后,将于2003年再度斥巨资投拍《英雄》续集。
回顾《英雄》运筹中国电影市场的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英雄》的成功已远远超过财务方面的赢余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它打造的“英雄模式”将会为众多电影机构所借鉴,成为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转折点;其成功的后电影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将预示着中国“后电影时代”的到来。

⑥ 求老电影《羊城暗哨》观后感急!!!!!!!!!

影片主要讲了我公安侦察员王练奉命顶替特务209号,打入特务内部,侦查特务们的计划,协助公安干警将敌特一网打尽。
影片最惊心动魄的环节就是片尾王练在定时炸弹即将爆炸的时候扔到海水中,刚着到海面就爆炸了,如果要在晚2秒钟...后果将不堪设想。
看完影片我真的很佩服侦查员王练超凡的智慧和胆略,他能与敌人巧妙周旋,时时刻刻都在分析敌情,面对敌人毫不慌张,在危急时刻奔到船头把定时炸弹扔到海里,奔跑中炸弹很有可能爆炸,但他不怕牺牲。
面对困难时,我们也要向王练一样不怕困难,毫不慌张,从容不迫,仔细分析情况,一定会战胜困难的!
真的很为里面的卢隐感动,那么好的一个男人,对妻子那么爱,那么好,管他什么特务不特务,要是我嫁了这么个男人,死也值得了啊!我觉得自己是深深的稀饭这个帅特务了,HOHO~
卢隐GG有什么不好?人又帅,又聪明,又什么都会,对妻子又好。中国很多电视剧都是违背常理的,一定要爱上党的工作者,比如亮剑吧,那个SB李云龙有什么好喜欢的,整一个土鳖,居然会有人喜欢,这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现实中的女性也喜欢,那不是SB秀逗吗!要长相没有要学识没有要温柔没有,要来做什么?!电视剧看完我就喜欢那楚云飞,哈哈。完蛋,安尽是稀饭国民党滴帅锅~
喜欢《羊城暗哨》里的卢隐,看他为自己的小妻子买菜做饭,真的是很感动;看他最后看着枪比着自己还坚持开枪,真的是很感动,我喜欢这样纯粹的东西和纯粹的人,管他什么好人坏人!如果对别人都好而对自己坏,好有个P用!
很喜欢片尾的音乐:“眩的光,飘忽在,夜的脸,太善变,见过你,只一面,道无间,人有千面,在陌生的人潮里,爱是否与你擦肩,在熟悉面孔后,是否藏着冰冷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