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微影 » 微电影半条被子观后感
扩展阅读
中途岛战役高清电影 2024-04-25 21:20:01
感动中国2007电影 2024-04-25 21:20:00
被掏空的大爷韩国电影 2024-04-25 21:19:56

微电影半条被子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3-21 17:46:41

Ⅰ 半条被子的故事讲了什么

01
有一位姓罗的记者重走红军长征路,来到了汝城沙洲村,他采访到徐解秀,了解到当年在长征时期发生的往事。当年,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家,可徐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在离开时,就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徐解秀说:“虽然那辰光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Ⅱ 半条被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半条被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分享,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以及成长,所以说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在日常生活当中,成长的地方。

Ⅲ 半条被子的故事讲了什么

《半条被子》的故事讲了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家,可徐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在离开时,就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开,将半条被高掘子留给了徐解秀。《半条棉被》被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拍成了电影,由孟奇担任编剧和导演,陶慧、童蕾联袂主演 ,2020年9月4日在湖南长沙首映。

“半条棉被”的故事传递着一种精神:军民鱼水情感深。这种精神不仅是长征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赓续和发展。

新时代戚嫌核的发展建设,非一路坦途,面对坎坷和挑战,亿万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心连心,风雨同舟携手行。

“半条棉被”的故事传递着一种精者历神:军民鱼水情感深。这种精神不仅是长征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赓续和发展,是指引党人志不渝、奋力前行的精神路标。

Ⅳ 半条被子的故事主要内容

半条被子的故事的主要内容,当年红军女战士到这个村子里去去那个休息的时候,发现,农民只有家里没有被子盖可以把自己的被子剪掉了半条给农民他自己拿走了一条。这条被子一直到现在留到现在红军在水对对群众的热爱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Ⅳ 半条被子指的是什么

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当时,蒋介石已经基本弄清中央红军主力突围的大方向是西进,与湘西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合。因此,任命湘军头子何健为“追剿”总司令,指挥湘军和蒋系薛岳、周浑元部16个师,专门追击红军。红军在汝城遭到敌军的顽抗,迫于形势携指液只好放弃汝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汝城有一个文明乡,过去叫文明司。1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文明司。11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朱德给在文明司担任卫戍司令的李维汉发电,命令他率部继续钳制敌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前进。红军就是这时经过了一个叫沙洲的村子。

11月6日,三位女红军住进村里的妇女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她们四人一块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红军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红军要走了。为了感谢徐解秀,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红军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在她们互相推让的时候,红军大部队已经开始翻山。徐解秀和丈夫朱兰芳送她们走过泥泞的田埂,到了山边时,天快黑了。徐解秀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为是小脚,走路困难,就让丈夫送她们翻山。丈夫当时和她讲好,送红军翻山追上大部队后就回来。谁知道丈夫当天没有回来,跟三位女红军一样,从此没了音讯。年年这几天,她都要在与丈夫和女红军分别的山脚下等好久。

红军离开沙洲村后,敌人随后赶来,把全村人都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给徐解秀的半床被子也被搜走了,还把她拖到祠堂里跪了半天。

1984年11月7日,罗开富在沙洲村见到了已经年过八旬的徐解秀老人。她问罗开富:“你能见到红军吗?”罗开富答:“能见到。”她说:“那就帮我问问,她们说话要算数呀,说好了,打败敌人要来看我的呀!”她说到这里,脸上已流下了泪水。

丈夫和三个女红军走了,徐解秀苦逗搜苦等了50多年。那间厢房的陈设也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徐解秀还记得临别前女红军对她说过的话:“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徐解秀抹着眼泪说:“现在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辩物来看看我就好

Ⅵ 半条棉被的故事内容

“半条被子”的故事内容: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经过饱含深情的讲述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跟“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Ⅶ 半条被子进述了哪三件事

其实呢,半条被子的故事很打动人,他也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的一种情怀。所以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为人民服务

Ⅷ 半条被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重视集体的利益。

Ⅸ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300字

《半条棉被》电影观后感:

1、艰难残酷的岁月里

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为了赢取革命的胜利,真的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苦,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果把自己置身到这样的日子,不说打仗,就只行军,露宿野外,吃一餐饿一餐,不到两三天也就会倒下。

2、人民的情怀

共产党人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一颗至诚的仁爱之心,把人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为人民奋斗的事业。

3、革命的信念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景,红军女战士回答她们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战士的回答不是豪言壮语,而真正是老百姓的心声。正是这样的理想和使命,使得人共产党的人生和事业闪耀着光芒。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4、革命的团队

在团队中,互相鼓励,互相影响,使得革命的团队具有巨大的能量。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有一些的报怨,一些负能量,我该做些什么,如何做,如何为团队的建设贡献一点正能量,自己也得做一些什么。

(9)微电影半条被子观后感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董秀云(演员陶慧)

女战士,有孕在身无法随军出征,丈夫老韩行前留下了两人新婚的棉被留作纪念,野战医院遭敌机轰炸,伤亡惨重,董秀云带着伤员,来到了汝城县沙洲村,遇到了瑶族村民徐解秀。董秀云看见徐解秀家徒四壁,决定把自己的新婚棉被留下来。一番推让后,执着的董秀云拿出剪刀,将棉被剪成了两半,留下一半送给了徐解秀。

2、徐解秀(演员童蕾)

瑶族村民徐解秀冒着被清乡团杀头的危险,把董秀云等红军女战士请入家中休养。她拿出家中的种粮给女战士充饥,用家中仅有的盐巴冲水,给受伤的女战士消毒。分别时,董秀云看见徐解秀家徒四壁,决定把自己的新婚棉被留下来。一番推让后,执着的董秀云拿出剪刀,将棉被剪成了两半,留下一半送给了徐解秀。

3、王秋兰(演员陈衍利)

演员陈衍利在影片中饰演其中的一名女红军战士王秋兰,她纯真,略带些书生气,曾问老战士,死了是不是就不会痛了。战前还在害怕的王秋兰在最后关头毅然决然扬起红布,引开敌人,以一种无比英勇悲壮的姿态面对牺牲。

Ⅹ 《被子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情节结构

小说的情节团顷则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

2、意象运用

小说中含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新媳妇的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通讯员战士的脸,暗含着农民与战士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年轻战士的勇敢与牺牲的伟大精神,又写出了新媳妇对革命的理解及对战士纯洁的感情。

“百合花”的意蕴丰厚,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只是一个图案;另一方面,它又象征了年乎御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

内容简介

1946年的中秋,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团长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在路上,通讯员很羞涩,一直小心地和“我”保持距离。通过交谈,“我”得知他是天目山人,入塌棚伍前是帮人拖毛竹的。

到包扎所后,“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乡家借被子的差事,也请通讯员帮忙动员几家再走。但通讯员出师不利,还说老百姓封建。“我”知道可能是他借被子时说错了话,便叫他带“我”去看看。他带“我”到了那户老乡家。接待我们的是个长得很好看的年轻媳妇。“我”替通讯员道歉,年轻媳妇却只是咬着嘴唇笑。经“我”说服,年轻媳妇抱出了被子交给我们。

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刚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和通讯员都感到过意不去。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通讯员回团部去。

不久后,新媳妇也来包扎所帮忙。战斗打响了,半夜时担架队送来一个重伤员。担架员介绍说,这位同志是为保护担架队才受重伤的。这时,新媳妇和“我”发现那位重伤员正是小通讯员。虽然医生确认通讯员已经牺牲,但新媳妇却依然拿着针缝着他衣服上那个破洞。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