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美大片 » 爱在黎明前印度电影影评
扩展阅读
五分钟看电影星际穿越 2024-05-19 05:43:16
日本整形电影解说 2024-05-19 05:33:59
日本日皮的微电影 2024-05-19 05:06:26

爱在黎明前印度电影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7-14 09:53:52

印度电影真情永在爱在路上的观后感

印度电影论坛里有

❷ 如何评价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从相识到相知,恋爱中的各种小心思和小动作,都在影片中的到了细腻的呈现,让观众会心一笑之后又觉得温暖而窝心。对于唠嗑这件事儿,《爱在黎明破晓前》是经典,两位主角从头唠到尾,看得出并非尬聊,而是趣味相投,电影在两位的唠嗑中经历分合,演绎人生。(腾讯娱乐评)

该片中,好莱坞爱情电影的故事情节几乎全然不存在。相反,观众看到的是无拘无束的漫谈:关于父母亲、关于音乐、关于过去的男友或女友,以及死亡。他们甚至装扮不同角色假装打电话交谈。男女主人公之间显然存在性吸引,但这种性吸引通过缓慢、温馨的手法体现出来。

这部电影的中心是男女之间的攀谈,而不是他们的性关系。但这样却更加浪漫。男女交谈与性交的对比,就好似衣着与赤裸人体的对比。前者富有无穷尽的变化、逗趣、伪装或个性表达;而后者不过是一锤子买卖。(《好莱坞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评)

(2)爱在黎明前印度电影影评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杰西(伊桑·霍克饰)由于囊中羞涩,决定在维也纳下车漫游,度过他在欧洲的最后一夜,第二天一早搭飞机回美国;塞利娜(朱莉·德尔佩饰)患有飞机恐惧症,在布达佩斯探望完外婆后,选择搭乘火车返回巴黎。

两个素昧平生的游客在车厢中相遇,他们在交谈中发现,彼此间竟然有那么多话题,于是他们一路上愉快地畅谈,直到火车停在了维也纳。

杰西对塞利娜依依不舍,建议他们一起下车到维也纳逛一整夜,塞利娜居然同意了。从午后至黄昏,由夜晚到天明,两人的足迹踏遍了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轻松自然地聊着生活中的琐事,交换着彼此对事物的看法。

爱情开始弥漫在维也纳的街头,弥漫在暧昧的夜色中,弥漫在优美的音乐之中,弥漫在他们的眼波流转中,弥漫在摩天轮上忘情的接吻中,也同样弥漫在他们的字字珠玑中。在日出来临之前的14个小时里,两颗心相互吸引感动,于是约定半年后在维也纳再见。

❸ 印度电影《超越时空的爱恋》的影评,及印度电影的风格特点

真悲剧……我还没写完……下午就该交卷子了……这个电影还有个名字叫 《勇士》

❹ 大家看过感触最深的印度电影是什么为什么这部感触最深

之前看过一部印度的电影,是关于摔跤的不错。

❺ 电影《爱在破晓黎明前》

用狗狗搜索啊

❻ 《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电影有哪些精彩的台词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

“世间最美的艳遇是遇见另一个自己。”这句话太扎心了。我发觉最美好的时光不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不是懵懂无知的青春,而是三十而立的自知。

就像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在人生的旅途有幸遇见一位红颜知己。这部片子的结构很独特,大多数情节都是两位主角的对白,一部非常浪漫的爱情片。

青年杰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饰)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两人在火车上交谈甚欢。当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塞琳娜一起在维也纳游览一番,即使杰西翌日便要坐飞机离开。与杰西一见钟情的塞琳娜接受了杰西的邀请。
他们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彼此对生活的感想,两人了解越加深刻。他们非常珍惜这美妙的晚上,这对恋人一起经历了很多浪漫的经历因为他们约定在半年后再见,而此次约会将会在日出之间结束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❼ 看过一段简短的影评,很久之前了,希望有大神可以说下是哪部电影。

上白,这个好像确实有点悬,具体的滑腻可以去电影把问问,好像蛮多大神的里面

❽ 如何评价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成就无数人幻想的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主演的,于1995年1月27日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场时限只有二十四小时的爱情故事,时间虽短,可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知、相爱中的各种小心思和小动作无一或缺,甚至得到了最为细腻的呈现,美到让人沉沦,即使到了今日,仍有人梦想着和男女主人公一样来一场终身难忘的邂逅。

这段爱情很简单,但也因为简单,而显得十分难得,毕竟爱情可遇不可求,一天的时限和异地两个因素,让杰西和塞利娜可以毫无保留的展示自己,以及欣赏对方的优点,忽视彼此的缺点,让这场邂逅变得唯美,浪漫,真实,自然,让观众会心一笑之后又觉得温暖而窝心,也许爱情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而他们也用这部电影向所有人证明,一见钟情真的存在。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❾ 爱在日落黄昏后的影评

爱在日落黄昏后--爱是惊鸿一瞥九年后,《爱在黎明破晓时》(beforsunrise)的续集--《爱在日落黄昏后》(beforesunset)终于姗姗推出。九年前的某天,两个陌生人相遇了,他们在陌生的城市漫无目的地行走交谈,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漫无边际乱七八糟,他们默契难当乐此不疲,当时的他们还那么年轻无畏,年轻到不甘心屈服于现实与平淡的生活,于是他们约定在黎明破晓时暂时分离,半年后的相见已经不远。没想到,再次相见竟然是九年以后。《爱在黎明破晓时》时的Jesse是一个迷茫愤青的男孩,Celine则期待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但也不放弃爱和被爱的可能。九年之后,Celine的确成为一个独立女性,有点小小偏激和神经质,孑然一身;而Jesse成为一个作家,成熟稳定,已婚有一个儿子。再次相见,没有激情迸发没有抱撼不平,试探式的询问,玩笑般的话语,认真的探询彼此在心中的分量,却又急切的推翻真情的表述,一切都在九年前过去了,剩下的,只是两个隐忍克制的中年人的絮絮叨叨罢了。“你说的想念都是真的吗?”“当然不是,我只是想骗你上床而已。”“歌里的名字是每唱一次就换一个名字吗?”“当然,你以为是为你一个人写的。”……多么喜欢Celine,不管是九年前娇嫩率真的她,还是九年后有点易怒和神经兮兮的她。当年的粉嫩双颊,现在的成熟迷惑,她的风情有增无减,并且愈发迷人了,以至于Jesse即将错过班机仍不愿离去。九年前的维也纳,Celine被陌生的Jesse吸引。“实际上我在火车上和他聊过一阵之后就打算和他一起下车了,他很有趣,让我情不自禁。”那时候的她太年轻向往浪漫,愿意为了一时的心动经历一场未知的冒险。那时的Celine正读大学,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向往,“我想要坚强、独立,不一辈子围着一个男人转,不需要他来养我,但我仍然渴望爱以及被爱。”九年以后Celine做到了,她硕士毕业,就职于一家环保组织机构。她读书听碟谈吉他,她独立自信,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是感情一直不太顺畅,也许,她独立坚强的性格早已将平淡的婚姻拒之门外,两者是如此的矛盾,水火不融。“人们只是随意留情,甚至即使是认真的感情……人们也会分手,然后忘记。就像换另一个牌子的麦片一样简单。可我觉得我永远忘不了,跟我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一样的特质。你不能取代任何人,失去的就失去了,每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都很受伤,我从来没有完全恢复过,所以我尽量避免介入感情,因为那种痛真的是太深了!”在Jesse送她回家的车上,面对着Jesse,他们是足以用灵魂交谈的伙伴,她可以倾囊而发,她是那么肆无忌惮的宣泄,几乎失控的状态,只有自己才知道有多么地痛快。对比起爱是相濡以沫,爱是恒久忍耐,我更愿意相信--爱是惊鸿一瞥,爱是细枝末节处的刹那心动。“我会很怀念一个人很平常的东西,好比那些细节,或者也许我有点神经质。种种小事,我看到的是他们的细节,很细微……那些能感动我的细节,然后我就会想念他们,一直想念。你不能取代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他那种美丽的,独特的细微之处,就好像我记得,你的胡子上有一点红色。我记得你离开的那天早上……朝阳是怎样照的它闪闪亮。我一直记着,我非常怀念。”九年后的Jesse,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浮躁叛逆的男孩,他成熟稳重,乐于倾听,善于隐藏,最终Jesse告诉Celine自己其实也不幸福,他说出了自己的无奈与崩溃。“你知道吗,甚至在我结婚前的去往教堂的路上,我都在期盼着你会突然出现。”“我无法接受很多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后,告诉别人自己从来没爱过自己的伴侣。”九年后的Jesse,渐显平庸、克制隐忍,他选择了向生活妥协。曾经的美妙与激情又是那么地难已忘怀,那就写在书里永驻心间吧,或许有一天,Celine也能看到这本书。“我的妻子是一个很好的人……我也想拥有美好的生活,我也希望她拥有美好的生活,这是她应得的。但我们现在只是维持着婚姻、责任,过着那种人们觉得你该过的日子。”生活就是这样,不管它多么的不合时宜,多么的让你不甘心,多么的平淡到想要发疯,你总要继续忍耐下去,平淡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人们承受不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人偏离了这个轨道,就会被当作是一个离经叛道者,你不忍心并且不敢放弃手边已经拥有的一切。《爱在日落黄昏后》依然留给我们一个充满遐想的结尾,Celine弹着吉他倾述往日情怀《waltzforanight》,Jesse在沙发上沉醉不舍。“baby,youmaymisstheflight.”“Iknow.”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男女相遇相爱最美好又最清醒的电影,伴随着离别到来抑制不住的不舍与无奈,真心的话语和实质的行动,总是要在最紧急的关头才能激发出来。我是如此的害怕每一次再见就是再也不见,我不忍心挂掉每一个难得的电话,我担心每迈一步就是永别。现实太无奈,所以Jesse说:回忆本来就是美好的,只要让过去的都过去。我赞同。
影片一反常规,并没有上演激情重逢,互诉衷肠,相反,男女主人公只是相互聊着一个个不着边际的话题,对白中充满了智慧,饱含着幽默,洋溢着温情,最后在女主角一曲爵士味十足的《singyouawaltz》里,影片嘎然而止,留给我以无限的遐想……时光流转,错过的是否可以再次拥有,没有开始,没有结局,没有狂喜,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丝丝的温情,在巴黎婉约的夕阳下,折射着淡淡的光芒。

❿ 需要对影片The Hours <时时刻刻>的影评和对三位主演的评价.

时时刻刻 The Hours (2002)



《The Hours》(《时时刻刻》)是一部深具灵魂光芒并含有弦乐般耐人寻味韵律的电影。

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它有着一个异同寻常的文本——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影片较忠实于原著。我深信导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是在深刻领悟原著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涵义、并在拍摄时力图加以充分表现、才使影片具备了光辉出众的品质。

影片是根据美国新锐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发表于1998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The Hours》(无论电影还是小说,《The Hours》译名很不统一。小说:台湾希代书版集团2000年6月第一版,译名为《时时刻刻》,译者蔡悯生;大陆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译名《丽影萍踪》,译者刘新民。电影:译名有《岁月如歌》、《岁月挽歌》、《此时此刻》、《时时刻刻》等。本文为论述方便,均称《时时刻刻》。)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当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 PEN/Faulkner 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奖”(The Pulitzer Prize)。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会受到如此的青睐?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精神生活。

1923年伦敦郊区。弗吉尼亚•吴尔芙在她的乡村宅邸构思那部与维多利亚时代趣味相去甚远的小说《达洛卫夫人》。清晨,她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神情恍惚迷离,一直缠绕她的头痛病微微有些好转。窗外有鸟叫声。她感到乏力,神思恍惚,又迷迷糊糊小睡了一会儿。在梦中她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花园。花,将花作为小说开头很不错。她醒来后想道。她起身走进盥洗室,面对盥洗室内镜子中映显而出那张灰黯的脸不免有些丧气。它与心中意象正形成鲜明对比。

1949年美国洛杉矶。布朗夫人在家中阅读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她有一个忠实的丈夫,一个敏感可爱的儿子,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但她仍感到百般无聊,深为受困于平庸家庭生活而痛苦。这一天是她丈夫生日,但她无心为晚上生日庆祝准备蛋糕,想一人躲进旅馆里像吴尔芙那样躺在床上阅读《达洛卫夫人》,然后自杀。她将儿子寄托给邻居,告别的那一刻,敏感孩子似乎预感到什么,不安地叮嘱母亲一定要来接他,并跟在母亲汽车后面追赶……

20世纪末的纽约。一位名叫克拉丽莎女编辑正要出门买花。因她名字与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卫相同,朋友们都戏称她为“达洛卫夫人”。她幼时恋人、诗人理查德刚获奖,她得为他获奖筹备晚宴。当她出门那一刻,注意到晶莹剔透阳光正在游泳池的蓝绿色水面上摇曳荡漾,不禁心有所感。时值六月早晨。

身患爱兹病的理查德没能度过这一天。他厌倦了生活,那天下午他从家中窗口飘然而下,迎接午后灿烂阳光。小说结尾,在纽约的克拉丽莎面对业已取消晚宴而留存下来的佳肴萌生了一种极度的孤寂感。深夜,已届耄耋之年、当年被儿子忧郁双眼刺痛的布朗夫人造访。原来自杀的理查德正是布朗夫人儿子。

小说以迷蒙而清澈语调、印象式碎片、瞬间的意识流动、深度意象和蒙太奇手法,描写了三位不同时代女性心灵世界。作者以精湛技巧、精致而繁复的结构,深入她们万花筒般意识中,再现她们心灵镜像,宛如月光照彻下小溪,隐约显现她们内心水下生物、鹅卵石和蔓生的水草;并以类似超现实手法将吴尔芙传记片段与美国中期和晚期两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复调式地安排在同一文本中。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说《时时刻刻》的文本中还暗中指涉着《达洛卫夫人》的文本。这一手法极具创造性。因为这种指涉并非文本的明确援引,也非一般意义上续作,或对以往书籍与相同材料的改写和创作(如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反思;让•阿奴伊《安提戈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重新考察);而是运用象征手法将两种文本晦涩地镶嵌在一起,犹如两面相互映照镜子在暗中增殖。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在延续了《达洛卫夫人》基础上的一种对吴尔芙生命意义重新思索的再现,是对吴尔芙内在精神所作的一次富有诗意的冥想。



弗吉尼亚•吴尔芙全部小说,几乎都是她自我精神探索的一种“传记”,从她早期习作全是对传记练习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许跟她父亲对她影响有关。(弗吉尼亚•吴尔芙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1832-1904)是学者、编辑和哲学家,曾任伦敦图书馆馆长,主编《英国名人传记辞典》,撰写《十八世纪英国思想史》等著作。)她的作品总是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

“《到灯塔去》构成了弗吉尼亚•斯蒂芬童年生活的最后景象;在第二阶段,《出航》给一位年轻女性的知识探索打上了印记;那么第三阶段高潮就是《海浪》,进入成熟期小说家将描绘出意味隽永的生命经典性轮廓。”(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英)林德尔•戈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P162。)而无疑,《达洛卫夫人》更是一部具有这种传记性质的小说。

1922年,她那带有实验性质、打破了传统叙述逻辑和充满印象拼贴的小说《雅各的房间》出版,这部小说也是对她哥哥精神成长的一份记录。该年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代,与她同年出生也同年死亡的乔伊斯出版了划时代著作《尤利西斯》、T•S艾略特发表了《荒原》。那一年她年届四十,精神处于相对稳定期。

但随后,恐惧衰老暗影像蛇一样啮噬着她那脆弱神经;同时在心灵上她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疾病对她的影响,她几乎可以察觉到内心深处那股疯狂念头又缓慢袭来。她只有靠写作《达洛卫夫人》来抵抗心中阴影,却也将这种挣扎的印记留在了小说中。她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转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存在的瞬间》伍厚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

《达洛卫夫人》是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犹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一天生活来刻画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漫长生活经历涌入人物意识河流中,不时在内心激起沉思、回忆、追索、感想、体悟生命的浪花,汇集着人物心理五彩缤纷的印象图案。吴尔芙完全摒弃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开篇起就直接进入人物心灵世界。小说由两条并行不悖线索组成,来映显两个截然不同人物的内心。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丈夫是国会议员。六月早晨,她出门买花,要为有首相参加的晚宴做准备(这一情景与《时时刻刻》中纽约女编辑出门买花相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微拂。大本钟不时发出深沉悦耳之音。她思绪飘动,想到三十多年前同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和彼得正在恋爱。但她最终没有嫁给喜欢冒险的彼得而是嫁给了稳重的达洛卫先生。彼得将要从印度回来,她想,要是当初嫁给了彼得,她的一生会怎样?伦敦街头上的声色光影不时触动她的联想。

小说还有另一条线索:赛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退伍老兵,因受炸弹惊吓而患精神疾病。当达洛卫夫人在花店内听到街上传来一声汽车火花器发出巨响声时,他在街上游荡也听到了。最终,他为摆脱时时袭来的内心惊恐跳楼自杀。

夜晚,达洛卫夫人在晚宴上听到宾客中有人说起赛普蒂默斯自杀消息,内心震动。他们是两个阶层的人,彼此互不认识,但在内心深处却对时代有着相同的感受。小说真实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焦虑、困惑和恐惧心理。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时刻刻》中自杀的诗人理查德对应着《达洛卫夫人》中的赛普蒂默斯。他们同样怀着内在不安生存着:一个在战争中留下了精神疾病,一个患上了爱滋病;都是时代烙印的反映,象征着不同时代却同样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疾患。

然而,即便是赛普蒂默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人物(相对于吴尔芙的生活世界来说),也是吴尔芙拿来印衬达洛卫夫人精神侧面的。吴尔芙曾在一封信中说,她必须通过赛普蒂默斯的性格来完成达洛卫夫人的性格,她所“部分意识到的生命枯竭感正是要通过那个疯子的病态作戏拟性表现”。(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P273)

如同吴尔芙想通过达洛卫夫人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物来探询自己内心深渊一样,在《时时刻刻》中,作者坎宁安真正意图也是要通过书中人物综合再现吴尔芙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这两位女性;他想看看假如吴尔芙生活在50年代和世纪末的美国会怎样。

无疑,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都有着吴尔芙的影子,她们都是射向吴尔芙精神生活的一个朦胧投影。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在经济复苏期,布朗夫人就像达洛卫夫人一样生活富足,但却精神萎靡,内心总有一种像是被悬浮在空中的惶恐不安的感觉,生命的无意义意识时时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正是吴尔芙心中常常难以摆脱的感受。而纽约的女编辑在街上耀眼的阳光中似乎感到总有一丝不祥的阴影在笼罩着她,直至最后她受到死亡冲击,这一切也都是吴尔芙生命历程中的主题。

在《时时刻刻》中,作者还赋予布朗夫人朦胧同性恋倾向,而到20世纪末的女编辑身上,作者索性将她塑造成同性恋者,这是在暗示忧郁孤寂的吴尔芙如果处在20世纪末期,她原有的回避社会的心理倾向很可能发展成同性恋性心理倾向。

另外,布朗夫人的名字也不是没有来历(其实在《时时刻刻》中所有人物都可在《达洛卫夫人》中找到对应)。吴尔芙在一篇《贝内特和布朗夫人》文章中虚构了一位坐在火车上的老妇人形象,她称布朗夫人为“永恒的”和“人性的”,“是从英国文学开往另一时代”的“幽灵”。(见《论小说与小说家》吴尔芙著,上海译文出版社P308)

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坎宁安是在将吴尔芙作为一个精神个案进行研究,它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吴尔芙的生存意识,将她精神历程放在整个20世纪中的一个更为宽泛和更长远的背景上来进行考察。而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THE HOURS》更是泄露了这一点。因为吴尔芙在撰写《达洛卫夫人》的初稿中就是将小说题名为“THE HOURS”。



《时时刻刻》是一部知识分子式的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吴尔芙精神世界作一次遐想式的探询和论证,以及对她性格的可能性延伸进行了艺术上的重塑;而同时他又通过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来反映西方整个20世纪的精神特征。这一双重目的,构成了这部小说不同凡响的品格。

这是一部对吴尔芙遥遥致以敬意的小说,是对《达洛卫夫人》文本所作的一次歌唱性礼赞。它弃绝了现实的喧嚣,直接沉入人性深处,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紧张与焦虑,以及对存在产生的倦怠感和疏离感。它关注精神内的骚动,努力挖掘人物背后的“美丽的洞穴”(吴尔夫芙语),以一束智性之光照亮她们丰满的意识,刻画她们心灵的影像,质疑生命的本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她们游离于时代,同时又以自己方式固执地抗拒现实。她们在《时时刻刻》中交叉出现,犹如一次相互轮回、一次在特殊时空内的重逢,原先她们独自的精神幽吟在这部小说中汇成了女声合唱曲。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吟唱组成了这部小说心灵圣歌般品质,一部灵魂的奇书。

富有意味的是在《时时刻刻》序曲中,作者在故事开始前先出人意料地描写了吴尔芙的自杀——1941年战争爆发后某一天她投河自尽。“她被流水迅速冲走。就像是在飞翔,一个虚幻的身影,双臂向外张开,头发飘扬……天空的阴影在水面上摇曳不定。”(见台湾希代版《时时刻刻》P34)这一情景正好与小说第一章描写纽约的克拉丽莎出门买花时面对水面上摇曳的阳光偶有所感遥相呼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暗连,是对将要出场人物命运的一个暗示、一次排演、一种影调和一番预言。它奠定了这部小说挽歌式的基调。当你读完小说掩卷沉思时,哀婉会有如烟霞般从心中缓慢升起,渐渐占据你整个心灵空间。



作者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曾被《洛杉矶时报》誉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生于1952年的俄亥俄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居纽约。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使他一举成名,在该书出版前一年,他将其中一章取出命名《白天使》(White Angel)先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后被评为1989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1995年他又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血与肉》(Flesh & Blood)。而1998年出版的《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他的第三部小说。从他小说出版时间上可看出,他对自己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细作。

在小说《时时刻刻》中,他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引导读者穿越小说人物粼粼波光般的意识深处再进入吴尔芙的精神世界,这一奇妙的手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他创作实践证明了吴尔芙在《现代小说》中所阐述观点:“人生是一圈光芒四射的晕轮,是自始至终环绕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封套”。(引自《论小说与小说家》p8)可惜原作中富有诗性的、极为微妙的语言特色没有在译林版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小说在2002年被拍成电影。三位女性分别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扮演。

值得称道的是、有着上乘表演的尼科尔•基德曼,她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吴尔芙,她出场时那种低垂的冷冷的目光、写作时在笔筒中找笔的手不由自主的痉挛、紧张的肢体语言等,将吴尔芙的敏感、神经质、脆弱和孤傲的心灵表现得惟妙惟肖。电影同小说一样,不关注外部世界,而是将影像聚焦在人物的内心中,从而构成了一部电影版的20世纪女性精神史。

更多:

豆瓣成员的影评 (49条)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