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美大片 » 美国电影陪审团
扩展阅读
外国电影拇指姑娘 2024-04-26 05:24:27
未婚同居的乐趣韩国电影 2024-04-26 04:32:01

美国电影陪审团

发布时间: 2023-02-09 17:44:59

❶ 有关陪审团制度的电影或故事~~~~谢谢~!

《判我有罪》挺有意思的,这个电影整个就是一段集团诉讼的记录。
最近的一个新片《真相》(the truth)里面提到了大陪审团以及特别检察官,可能对楼主理解大陪审团的预审作用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电影,楼主还可以看看美剧,比如《波士顿法律》《以法之名》《特别受害者》还有只出了一季的《金牌律师》(the Justice),《金牌律师》对法律英语的提高大有裨益,另外对于如何操纵和影响陪审团有些技术上的说明,是部很不错的美剧,据说停拍的原因是与《波士顿法律》在类型上冲突,但是个人觉得《波》扯得题外话太多,不是非常专注于法律本身。
此外,还有一部很老的美剧了,叫《甜心俏佳人》(可不是律政俏佳人哦)也不错,出了5季,好像。看完后对美国律师制度会有个感性认识。
呵呵,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ps很多美剧在ydy上有的下,祝楼主好运!

❷ 是一部美国电影 前几年一直是榜首 讲的是在一间房间,通过观察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破案 有点像福尔摩斯

是《十二怒汉》

1957年的《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影片获柏林金熊奖。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以前素不相识,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为了一桩杀人案件,他们坐在了一起。就是这十二个人,被这个司法制度挑选了出来,组成了一个名叫“陪审团”的神圣组织,要开始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活着还是死亡。他们本来不懂法律,似乎也没必要懂得法律,因为他们不过是在法律强加的义务之下而被迫来到法庭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

❸ 关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员是如何选出的

美国的司法体系中有一个制度很有特色并且十分出名,如果经常看美国的一些律政剧或者是律政题材的电影的人一定会十分熟悉,那就是陪审团制度,这个制度简单来讲,就是让特定人数的并且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到判定嫌疑犯是否被起诉或者是否有罪的制度。

如果陪审员与被告或者原告的任何一方有关联也不能入选,此外还有就是曾经受到过特定的心理伤害的,造成有一定心理倾向的也不会被入选。一般来讲,陪审团的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并且在庭审期间,陪审团不能与事件相关的任何人建立联系,并且保证不与外界接触,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

❹ 电影 陪审团

十二怒汉,有很多个版本,你看的那个是美国版的,08年还拍过一个俄国版的

❺ 找一部美国黑白电影,就是陪审团的十几个人在房间里讨论一个是不是有罪的

十二怒汉 12 Angry Men (1957)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 雷金纳德·罗斯

主演: 亨利·方达 / 李·科布 / 罗伯特·韦伯 / 杰克·克卢格曼 / 埃德·贝格利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57-04-13

片长: 96 分钟

又名: 12怒汉

IMDb链接: tt0050083


❻ 找一个关于陪审团的电影

中国也翻拍了,叫《十二公民》,有何冰等演员参演。挺好的!

❼ 如何看待《十二公民》这部电影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介绍我就不说了,其他答案里也有人多,我们说说电影本身所表达和期望的东西。很多人说这是一部被名字毁了的好电影,但我个人觉得,这名字很贴合电影的内容,电影中十二个合法的中国公民,代表着现如今我们 社会 中普罗大众中主要的 社会 职业代表,如民工,小商贩,公务员,商人,医生,销售,还有知识分子。

十二个人开始为了儿女的考试坐在了一起,做一个统一的决定来决定儿女的补考是否可以通过,其实我觉得这正是映射他们所讨论的案件,一群人去决定一个富二代是否应该被枪毙,这两个事情是相呼应的。开始他们为了节省时间都想着直接投有罪,没有去思考自己儿女在考试中,说的,做的,是否合理,正确。这一点在他们后面的讨论中也足以展现,我觉得这一个导演,编剧,是想让我们懂得不要偏心,要去思考。

再有一个就是从侧面的反应了 社会 情况,每一个人,每一个职业都有其无奈,心酸。这其中保险从业员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发言最少,最被忽视的一个,也贴近现实中,广大销售人员的现况,只有听,只有卑躬屈膝,左右摇摆。

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自私到就事论事,依据事实来说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变化,但这变化中有些人是因为人性,有些人是对自己专业信心,就他们讨论的证据中,存在和自己专业相悖的东西,这也样我们看到了一个 社会 的多样性,需要很多不同职业,不同职位的人去维持 社会 的运转,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有其有用的地方,就如看上去像黑 社会 那位先生一样,在外面他可能是毒瘤,但在这个事情中他提供的很多东西,都能把证人,证据所推翻。

其次电影里也着重的提到了 社会 歧视这个问题,有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关系歧视等,这些表现得都比较明显,我们就不说了,去看看就懂了。

电影的结局比较有意思,从有罪到无罪,这个过程,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宣泄,也得到了升华,甚至可以说,明里他们是在讨论了案情,实际确是每个人都倾诉了一番。结局其乐融融,最后8号返回,拿回自己所遗留的检察院证件,这也表达了我们老百姓心中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为官者能清廉,能公正的去处理事,也使得电影得到一个升华,个人觉得这是个点睛之笔。

《十二公民》很值得人去思考的一部电影,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电影所展示的,角度不同看的问题就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观点,不喜请忽略。

整部剧几乎完美的套进了中国的背景下,不得不说编剧相当上心了,几位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好,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走剧本,他们的每个动作每句话都非常自然而且推进了剧情,不得不说老戏骨真的强。然后说一下最后8号检察官身份的揭示和结局,起码我觉得还是改的相当好的,毕竟我国国民的法律素养还是相对浅,你要真弄一个普通人这么热衷反而让人觉得奇怪。

检查官的身份还让这场模拟变成真正影响结局的存在,而且检察官的身份也表现出我国法律工作者的素质,给民众一个安心。

最后结局这样也正常,中国和美国并不一样,美国如果走到陪审团就意味着要结案,无论这个人定不定罪都要结案,而中国如果检察院不起诉警察就要不断完善证据或者找到真凶,所以有个结局也好,没法说哪边更好只能说国家不同。最后来说几个老是看到的问题(以下仅是我的愚见,如有不对,欢迎反驳)首先是有罪推定,(无论哪个)国家刑法规定,凡是刑事案件都必须要做有罪推定,即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有罪嫌疑人就是无罪,这样可以防止很多错案(大哥那样的)。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会让人钻空子,但如果轮到你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的事呢。

刑事犯罪判刑都很重,一旦错判,可能要毁人一辈子,所以一定要小心。然后是很多人表示的哪怕到最后那也对证据的疑点也只是疑点,没法证明。其实那个不需要证明,正规名词叫“合理怀疑”,即证据本身有疑点,那么除非被重新证明其没有问题,否则是可以以此为理由拒绝证据的,理由同上,必须小心最后说一下美国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团要做的并不是判决,而是对事实的确认,就是陪审团只需要表示案件事实是否让他们感觉对,并不需要法律知识,看影片里也没有用到多少法律知识。

当然美国的陪审团是相对容易出现无罪推定的,毕竟12个人都只要找个一个合理怀疑就可以,但美国并不改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更好的“宁可放过一百,不能杀错一个”,人命关天。我们还只是模拟,结果对于真正审判没有多少影响,但美国的陪审团决定,一旦做出有罪投票,他们12位都可以说是刽子手。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 社会 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十二个人,分别来自于不同的 社会 阶层,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首先2号陪审员是一个高知,有些知识分子的学究气,和不愿与人争吵的个性,有一点点的和稀泥,但是肯向真理低头。

3号,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接触着 社会 中最为市侩的一面,有着极为传统的家庭观念,脾气有些不那么好。

8号,最后电影结尾表明了他是一名检查工作人员,因此他会如此的致力于认真讨论

,部分体现了法律工作的严谨苛刻。

还有一些小的细节,5号蒙冤入狱,后来虽然昭雪,但是人生的道路从此改变,月饼,挽回。10号,市井房东,及其爱打断别人说话,对非本地人有偏见。

有人质疑这片子没意义,因为中国并无陪审团制度。我想说的是,其实改变制度,成立陪审团并不难,难的是让参与陪审团的每个人,明白这权利的边界,责任的沉重,以及一个公民应该尊重的程序正义。

《十二公民》的改编很成功,是依靠很多这种本土化的意识和细节支撑起来的,粗看起来好像比较简陋,单调,甚至生硬,不过如果仔细思考,会觉得格外意味深长,水下没有彰显出来的东西,远比水上的多。比如那个广被人诟病的检察官证件一瞥,好像伟光正,但我觉得很悲哀。8号充满公民意识,源于他是检察官,职业素养在那里。但这个 社会 ,有几个检察官啊?其余11个人,算得了公民么?在非常多的细微调整下,《十二公民》这个集中在一个房间里,情节不出奇,完全依靠演员发挥演技支撑,靠对白取胜的电影,是非常不错的非商业片。

曾经有人吐槽,“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只有改变电影的国家”,现在电影在努力改变国家。这样的电影的出现,已经是中国电影的一种进步。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以美国陪审团制度为题材的经典电影《十二怒汉》。也因此活的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因为是改编也没啥好说的,很经典的剧本,这个本子也多次被不同国家改编拍成电影,毋庸置疑的经典剧本。

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是剧本另一个就是演员了,从这个角度说该片已经成功一半。

但是电影开头确实太过牵强,因为大学里面真不好聚集很多家长来参加这种活动。

电影场景不过是一个破旧的仓库,全篇除结尾和上厕所的镜头,均无外景拍摄,可以说是相当省钱了~

我们再聊一下演员阵容:何冰 韩童生 米铁增 李光复 (功勋艺术家)等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演技炸裂,其中韩童生一个人撑起了半部电影,这种配置的老戏骨凑一起,想拍成烂片都不太容易。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以美国陪审团制度为题材的经典电影《十二怒汉》。也因此活的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因为是改编也没啥好说的,很经典的剧本,这个本子也多次被不同国家改编拍成电影,毋庸置疑的经典剧本。

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是剧本另一个就是演员了,从这个角度说该片已经成功一半。

但是电影开头确实太过牵强,因为大学里面真不好聚集很多家长来参加这种活动。

电影场景不过是一个破旧的仓库,全篇除结尾和上厕所的镜头,均无外景拍摄,可以说是相当省钱了~

我们再聊一下演员阵容:何冰 韩童生 米铁增 李光复 (功勋艺术家)等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演技炸裂,其中韩童生一个人撑起了半部电影,这种配置的老戏骨凑一起,想拍成烂片都不太容易。

个人觉得十二公民翻拍的不错,虽然难免会拿来跟「十二怒汉」相比,可也无须过于小心眼。这是中国戏剧史最高票房杰作《喜剧的忧伤》导演徐昂执导,何冰、韩童生领衔12位北京人艺及国家话剧院的国宝级演员联袂主演,也是国内首部戏剧电影。整部电影主要在室内一张会议桌拍摄,但全程无睡意,不过感觉塞入的事外因素多了,也就是节外生过多的枝,结尾显出身份的处理也没必要。

这是多数人在看到《十二公民》介绍时的想法。实际上这部电影毫无剧透的价值,因为无论从情节还是人物设定来说,基本上就是对 57 版的翻拍。不同之处在于将美国当时的 社会 矛盾及偏见,转化成了现代中国的 社会 矛盾和偏见。美国的法制和中国的法制截然不同,而导演则通过一个虚拟的场景将国内本不存在的陪审团制度搬上了大银幕。即使这样的「空中楼阁」导致每一次的对于「无罪」还是「有罪」的质问都稍显苍白——因为这场辩论确实无法决定被告的生死——然而其中追求公正的心,消除偏见的内核,却是不曾改变的。所有的事情都值得认真对待,就像所有人的生命都宝贵一样。没有人可以随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也没有人可以随便被他人决定生死。

这部翻拍自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彻底放弃了“主旋律”的固化套路,榜样的树立如春雨润物,无声间潜入人心,与此同时,不刻意回避 社会 问题和矛盾焦点,“里子”和“面子”的配合相得益彰。

十二公民翻拍1957年的十二怒汉,推荐看原版,法学生必看电影之一,讲陪审员制度,讲思辨,讲程序正义。好电影。

被电影名字耽误的好电影之一

❽ 有一个电影说的是十二个陪审团成员之间的故事的叫什么

中文名《十二怒汉》,英文名12 angry men,我们大学课本上有这篇文章,老师说这个也拍成电影了。有1957和1997年两个版本

❾ 《十二怒汉》,上个世纪的惊悚悬疑片,真正的凶手你猜对了吗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个片中要审判的那个少年肯定不是凶手。

我们可以来简单的理清一下电影的剧情。一个18岁的男孩被控诉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在案发现场,楼下的瘸腿老头听到少年对父亲说:“我要杀了你!”,随后他又听到扑倒一个在地的声音,这被所有人认为是少年父亲摔倒在地。住在父子对面的女证人说,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电车,她通过最后两节车厢的窗口,亲眼看见男孩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然,还有那把所有人都认为是凶器的匕首。

有没有凶手这件事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部悬疑侦探电影。《十二怒汉》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对社会的拷问。其实凶手从来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人生命,即便这个人是即将判刑的囚徒,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变得愚目,如果所有公民开始视若无睹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