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美大片 » 一部反映美国清教徒电影
扩展阅读
老电影古月 2024-04-28 08:48:26
老电影智取华山沙夏季 2024-04-28 08:39:57
微电影临海少年宫 2024-04-28 08:03:16

一部反映美国清教徒电影

发布时间: 2024-03-26 18:57:02

『壹』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关于英国清教徒移民北美的故事

【五月花号】 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1620年9月16日从英国出发,驶向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船上载有贫苦农民、工匠、契约奴和被迫害的清教徒,共一百零二人。11月19日到达目的地。在航程中,清教徒商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有利于殖民地福利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规章、条例和官职等。此公约奠定了以后在新英格兰诸州定居时组织自治政府的基础。

『贰』 找一部电影 大概是讲美国的宗教的

激情年代

The Crucible(1996)

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薇诺娜·瑞德/保罗·斯科菲尔德[更多]

类型:剧情历史

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1996年11月27日 (美国)

剧情概述:

169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清教徒社群里,一群女孩被指控对男子施以巫术,在宗教团体和当局的严刑威逼下,女孩们不得不撒谎陷害无辜。最终有19人以“施巫术”的罪名被送上绞架。村里有个女孩Abigail借此机会煽风点火诬陷无辜,村民John因与其有外遇而保持缄默,但当Abigail的迫害降临到自己妻子头上,John才向法官说出这一切……而法官为了判定谁有罪而大伤脑筋的同时,小镇上人人自危,不惜一切以求自保……

『叁』 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哪些社会现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写于1925年,讲述的是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经济大萧条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结语

盖茨比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茜作为他理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尽管黛茜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


『肆』 黑色电影的电影详解

黑色电影(Film noir,noir在法语是黑色的意思)即好莱坞侦探片,特别是强调善恶划分不明确的道德观与来自於性的动机的题材。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时期被广泛认为从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这个时期的黑色电影带有压抑黑白片的视觉风格,源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同时很多典型的情节以及对经典黑色电影普遍看法来自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犯罪小说。Film noir这个词来自法语,1946年第一次被法国评论家Nino Frank使用,但当时大部分美国电影业界人士并不了解这个概念。影史学家和评论界在事后才定义黑色电影;很多后来被认为是拍摄黑色电影的电影人声称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在制作一个新类型的影片。 最早经典黑色电影的五点定义包括梦幻般的,奇怪的,性欲的,爱恨或善恶交织发生予盾的,以及残酷的,但是这种定义又被认为太简化了,不能定义黑色电影。
城市背景、黑夜、低光源照明、阴影、尤其是经由百叶窗或是缓慢的电扇投射所造成的阴影、下雨、私家侦探、俱有致命吸引力的(美丽又危险)女主角、烟雾弥漫、摄影机的位置较低,男主角的独白等等皆是古典黑色电影的特征,这些手法产生一种虚无、悲观、与颓废的气氛。
黑色电影中有许多电影类型,如黑帮电影,警察电影,社会问题电影等,并且运用许多传统与非传统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影评人认为黑色电影本身是一种电影类型,也有许多人认为根本没这回事。黑色电影常常是发生在都市里的,但是有时黑色电影以小城、市郊、荒野、甚至公路为背景,就好像西部片不一定发生在西部一样。同样的,传统上黑色电影以私家侦探为男主角,配上俱有致命吸引力(美丽又危险)的女主角,但大部分的黑色电影并没有这两个角色,所以黑色电影又不像黑道电影那样可以用角色来定义。
黑色电影也不像有怪物或是灵异事件的恐怖片、时光飞进或倒流的科幻片、或是唱歌跳舞的歌舞片容易定义。 黑色电影比较像是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电影类型 的脱线喜剧(Screwball Comedy),其定义只是一种概括的特质,但有一些组成的要素。这类型的电影中一定可以发现一些要素,但往往不是全部的要素都会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但是比起脱线喜剧,黑色电影有更广泛的题材与内容,因而更难定义。有一些电影学者,比如汤马仕‧夏兹(Thomas Schatz),将黑色电影看作是一种风格,而不当作是一种类型。另一位黑色电影主题著作最多的亚连‧施尔佛(Alain Silver)虽然认为黑色电影像一般电影类型一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与主题密码,但他仍将黑色电影当作一种循环与现象。其他的影评家把黑色电影当作“情绪”,“运动”或“序列”,或将某一些电影归入一个“时期”,至今尚无共同的定论。 黑色电影不只受到早期电影的影响,也受到巴罗克艺术与风格主义中一些具有黑白对比与「低光照明」的画风(如 chiaroscuro与 tenebrism)的画作的影响。在电影艺术中,黑色电影源自1910年代与19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黑色电影受到犯罪小说与推理小说文学的影响。早期达许·汉密特和詹姆士·肯恩的小说作品以及《黑面具》杂志领导这个潮流。1929年的《红色收获》(Red Harvest)推理小说是汉密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黑色电影中1941年《枭巢喋血战》与1942年《玻璃钥匙》皆是是汉密特的作品。《双重保险》、《邮差总按两次铃》则是改编自肯恩的小说。雷蒙·钱德勒以小说《大眠》快速成名,并成为最有名的冷硬派推理小说作家。他不但小说作品〈如《大眠》〉被改编为黑色电影,他也成为黑色电影〈如《双重保险》〉的编剧。汉密特与钱德勒两人皆以私家侦探为重心,肯恩则偏重探讨不是那麼有英雄气概的主人翁的心理,肯恩的这种风格被称为黑色小说。 1、起源(1941-1945)大家通常认为从JOHN HUSTON的影片《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开始
2、黄金时期(1946-1951)也有人认为是(1946-1956)
3、衰落时期(1951-1958) 下列仅为最有名的黑色电影。
经典黑色电影(1940年至1959年)
美国 《枭巢喋血战》、《双重保险》、《玻璃钥匙》、《邮差总按两次铃》、《北非谍影》、《煤气灯下》、《日落大道》、《尼加拉》、《迷魂记》、《死吻》等。
其他 日本黑泽明的《野良犬(走失的狗)》 等。
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日正当中》
后经典黑色电影
美国 《紧急追捕令》、《霹雳神探》、《唐人街(电影)》、《计程车司机》、《美国舞男》、《蛮牛》、《流氓警察(Internal Affairs)》、《邮差总按两次铃》、《铁面特警队》、《第六感追缉令》、《黑色追缉令》、《冷血悍将 (电影)》、《七宗罪(电影)》、《刺激惊爆点(The Usual Suspects)》、《斗阵俱乐部》、《吻两下打两枪》等
其他 《天国与地狱》、《旺角卡门》、《堕落天使》、《扁担·姑娘》、《寻枪》、《无间道》、《盲井》、《色,戒》 等
后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杀无赦》
后经典心理黑色电影
《斗阵俱乐部》、《记忆拼图》
后经典科幻黑色电影
《魔鬼终结者》、《妙想天开》、《银翼杀手》、《骇客任务》、《少数派报告》、《未来总动员》
后经典混合黑色电影
《蝙蝠侠(1989 电影)》《蝙蝠侠归来》《蝙蝠侠:开战时刻》《V字仇杀队》
后经典黑色电影风味电视影集
《法网恢恢》、《迈阿密风云》、《警察故事(电视剧)》、《黑道家族》、《六尺风云》、《盾牌 (电视剧)》、《星际大争霸2005》
黑色电影回顾
黑色电影回顾 : 诡谲六十年
「黑色电影」(film noir) 这个名词作为电影类型的起源,最早出现于1946年坎城影展,敏锐的法国影评人看到一个新类型的冒现,并以心目中这个新类型的特色来命名。此后「黑色电影」 这个术语十分通行,被评论界广泛采用。本文即是「黑色电影」六十周年的回顾。
「黑色电影」,主要指两方面,其一是电影题材大多来自社会黑暗面;其二是电影的整体观点较为灰暗,主角对人生悲观。但最关键还是电影的形式,内容与形式要互相结合、而且都「黑色」,才可归类为黑色电影,并非纯由主题界定。黑色电影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摄影与灯光皆有鲜明的光暗对比,往往利用阴影切割画面或演员的部份脸孔,也用光暗反差扭曲视觉效果,制造特殊,明显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这些拍摄形式上的特点,再配合反映社会和道德黑暗面的主题,即所谓「黑色电影」。此外,黑色电影的置景和场地都经常是室内景和夜景,更为加强阴暗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沦陷,造成好莱坞电影有六、七年没有在法国上映。直到战后1946年,法国人才再次看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当时美国送了四套片往‘坎’城影展参展,法国影评人Nino Frank发表文章,认为美国影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的电影类型──「黑色电影」;这类电影有很多下雨、烟雾、阴影的场面,灯光灰暗,因而称之为黑色电影,主要是指其阴暗的整体视觉效果。另一位法国影评人 Pierre Chertier随之也撰文点明美国电影新片种「黑色电影」的出现。这两篇文章同样用了「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个名词,于是四套电影的共同印象便被固定下来。
这四部电影分别是:「马尔他的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导演约翰休士顿(John Huston)。「爱人.谋杀」(Murder, My Sweet)1944,导演艾德华狄耶屈克(Edward D my try k)。「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1944,导演比利怀德(Billy Wilder)。「绿窗艳影」(The Woman in the Window)1944,导演佛列兹朗(Fritz Lang)。
上述四部电影皆以夜景、内景为主,摄影灯光幽暗,电影所表现的人性及社会建制都阴沉腐败,无论视觉效果或内容均灰暗深沉。当时好莱坞侦探片的主角大体有三类:警探、私家侦探及保险调查员。
黑色电影中的侦探形象也类似西部片的个人英雄,可视为继承自西部片的新变奏。都市是文明地,经过长时期都市化的洗礼,黑色电影中的侦探不用再为「开拓蛮荒」而战,大多只为个人生活而与罪恶对抗;明知道不能力挽狂澜,惟有勉力保持个人生存及个人荣誉,有浓重的挫折感和颓丧感。这些侦探往往表现出世故的消极,弥漫一股悲观情绪,不无单枪匹马的孤独感。
先驱
黑色电影的先驱,是内容环绕美国帮派、三十年代初期的黑帮片(gangsters)。美国清教徒建国之初期立法禁酒,可是人们嗜酒如昔,生活中无酒不行。于是,地下经营酿酒、卖酒等非法生意应运而生,黑帮因厚利而经常策划贩卖私酒等有组织的严重罪行。黑帮片主要有两套代表作,一是「全民公敌」(Public Enemy)1931,由威廉·惠曼(William Wellman)导演,其二是「疤冷面煞星」(Scarface)1932,由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导演。
「Public Enemy」是黑帮片的经典和原型,主题接近美国自然主义小说,认为社会条件与人性有直接、有机的联系,电影把罪犯犯罪心理动机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贫穷状况直接挂钩,电影间接地谴责美国社会的不公义。「疤冷面煞星」的题材颇为特别,主角黑帮头子专营私酒生意,电影把私酒与罪恶结合,而且刻意把背景置于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衰退时期。那时全美人民都几乎都挣扎于贫穷与饥饿边缘,游民与乞丐大量涌现。电影背靠真实的历史时代,再利用外景或类似纪录片的内景营造实感。「疤冷面煞星」的结局并没有把主角黑帮头子绳之于法,因而最初未能通过电影审查,不能上映。扰攘两年,电影公司修改了影片结局,把黑帮头子吊死,并在片头片尾加上谴责罪恶的内容才获批上映。现今的复修本则恢复原貌,可以清楚看到导演的原意。影评人Manny Farber早在三十年代已注意到这些电影,但当时只能看到修改后的版本,与现今的复修版并不相同;从这个例子可见,导演的原意很重要。
原意与电影文本(text)、文本实体(artifact)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往好莱坞片厂制时期,导演都没有最后剪接权(final cut),有时电影的最后面貌可能与导演的艺术本意相去甚远。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因为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工业和商业产品,必须顾及观众和上映情况,不免多方妥协。(PS:想起《B社会》鸟~~~~~~~~~~~~~)
「全民公敌」与「疤冷面煞星」的题材都集中反映社会的黑暗面,可视为黑色电影的先驱。黑色电影处理罪恶问题的方式不同于黑帮片,黑帮片内的犯罪份子都显得「形势比人强」,黑帮不但有组织有规模,而且所干犯的都是大型犯罪活动。黑色电影内的罪行则只属小规模,多是侦探调查的小型案件,电影会在抽丝剥茧的侦查过程中触及罪恶及人性的堕落。黑帮片及黑色电影虽然都以罪案为题材,但处理手法及态度上有分别,令黑色电影的故事往往最终都能突破电影审查处的禁忌及一般观众的预期。
硬汉派侦探推理小说的影响
硬汉派侦探推理小说(hard-boiled detective fiction)在美国的兴起,既扭转了整个英国侦探小说的传统,也对黑色电影造成重大影响。以往侦探小说的主角,从爱伦坡开始,多出身优越,不通世务,凭一己好奇而查案,靠线索推理,并不需要深入社会搜索材料,也不依靠查案赚取生活费。其继承者有柯南.道尔的 「福尔摩斯」系列,主角福尔摩斯出身英国上流社会。而较通俗的有‘毕格斯’(Earl Derry Bingers)的‘陈查理’探案,他也总是衣著光鲜、梳装扮整齐。另一作家克丽丝蒂(Agatha Christie)笔下的侦探也大多出身上流社会,小说结构类近拼图游戏,在追寻过程中一直卖关子,制造悬疑吸引读者,直到最后才发现真凶。
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硬汉派侦探小说在美国兴起,彻底扭转了英国侦探小说的传统。代表作家是戴许·汉密特(Dash ell Hammett)和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他们的小说多以大都会为背景,以洛杉矶等大都会中的罪恶为题材,并非单纯追查凶手的悬疑游戏,人物多属被践踏的低下阶层,不同于以往英国侦探小说以上流社会为背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主角表面上大多性格冷酷,内心充满挫折,沉郁颓丧。他们对案件保持抽离,因看透世情而显得犬儒、世故、无奈,总是过度抽烟,衣著绝不光鲜,办公室一团糟。这些侦探某程度上近似地带点存在主义色彩的英雄,他们洞悉建制中的罪恶,知道个人能力微渺茫有限,也无法改变或推翻整个建制。主角的人生观相当悲观消极,惟有依然良知未泯灭。不过,这类消极中仍带良知的侦探,到最后总又再次发现人性的黑暗面,令他更受冲击;然而为了生活,又不得不继续侦探生涯。汉密特与钱德勒的作品把过往英国拼图游戏式的侦探小说,转化为描写都市黑暗面的黑幕小说。
三十年代西方文坛推崇现代主义的内心化写法,渐渐排除外在现实环境。‘汉密特’写「马尔他的鹰」(1930),钱德勒写「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39,却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传统,以大都会为背景,触及社会问题。汉密特一直坚持左翼自由立场,批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曾经在五十年代初被极右派批判,甚至无法工作。汉密特三十年代的小说虽无强烈的左翼色彩,但取材多是社会黑暗面,主角大多愤世嫉俗但又无能为力,其实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立场。
汉密特和钱德勒三十年代的作品几乎全在三、四十年代拍成电影。如汉密特的「玻璃钥匙」(The Glass Key)1931、「瘦男」(Thin Man)1932,钱德勒的「爱人.谋杀」(1940)、「湖中女子」(Lady in the Lake)1943、「永远再见」(The Long Goodbye)1953。文首提及的1946年坎城影展的四套美国电影,三套即改编自硬汉派侦探小说。钱德勒在「Farewell, My Lovely」(电影名Murder, My Sweet)中塑造了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私家侦探Marlowe(菲力普·马罗)的形象。汉密特在 「马尔他的鹰」则塑造了私家侦探Sam Spade(山姆·史贝德);「Spade」是「铲」的意思,表示私家侦探要「铲」(挖掘)秘密。「双重保险」的原著作者凯恩(James M. Cain)也是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编剧是钱德勒。凯恩最著名的作品是「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曾被三度改编成电影。可见当时有不少黑色电影改编自硬汉侦探小说,两者关系密切。
意外出现
黑色电影在四十年代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片厂制的文化物质生产基础(cultural-material base of studio system)。当时主要是大片厂以流水线生产方式拍摄黑色电影,片厂必须不断生产电影来维持经营,有时需要制作一些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二线电影填塞生产线的空隙。当时好莱坞由八大片厂垄断,所有电影工作者都必须与片厂签约,片厂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演员或制作人员。片厂除了垄断电影生产,更垄断了全美电影发行,也经营电影院线播映自己制作的电影。直至美国联邦government以「反垄断法」要求好莱坞把生产和发行脱钩,大片厂的垄断局面才告打破,终于形成旧好莱坞片厂制在七十年代初全面没落。在片厂制尚未没落之前,无人能脱离片厂制的「天罗地网」。
电影院只播放自己片厂制作的电影实行起来有难度,而且一家影院只播放一套电影似乎并不足够,于是便配映一套较短的剧情片。当时称为 「一晚两场」 或 「一晚两套」(double feature or double bill),其中一套便属于二线电影(second feature)。片厂老板、监制、制片,甚至观众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片」,令二线片的导演或编剧享有更大的空间。由于干预较少,有时二线片更能表现导演的个人风格、编剧的个人观点、甚至奇特的摄影艺术。它们大多成本便宜、内景为主、演员不多。
二线侦探推理片便全部在片厂完成。「杀人凶手」(The Killers)的导演罗勃·席欧麦(Robert Stomach)曾导演大量二线电影,但这并不表示所有黑色电影都是二线片,有些也属于片厂的重点制作。以侦探小说为例,虽一向被视为流行通俗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片厂也购买一些侦探小说的版权改编成电影,当时汉密特与钱德勒的小说风行美国,片商认为流行作品能吸引观众。假如这些侦探小说落在优秀的导演手上,往往拍出黑色电影的特质,甚至渗入个人观点和视野。霍克斯导演的「夜长梦多」便是一例,此片改编自钱德勒的原著,由 William Faulkner 编剧,亨佛利·鲍嘉(Humphrey Bogart) 饰演私家侦探Marlowe,他曾饰演「马尔他的鹰」中的主角Sam Spade,也是私家侦探。其后人们更是往往把汉密特与钱德勒小说中的私家侦探与亨佛利.鲍嘉套模,他的演出方式与造型几乎成为黑色电影中侦探的基本范式。
到五十年代,电视兴起。电视属免费娱乐,电影界面临重大威胁,电影不再是唯一选择。五十年代的电视未能播映电影,但能够现场直播话剧或综艺节目,于是观众情愿留在家中看电视,令电影观众流失。仍然进场的,也只花时间看「正片」 而不看二线片。随着上述历史环境的迁变,电影经营者不再播放二线片,令二线电影渐趋式微。
电视兴起以后,电影业者曾以「大银幕」(big screen)力挽狂澜,五十年代便出现了构图相当奇特的新艺综合体弧形阔银幕。此外,又以大场面(spectacle)作号召,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甚至因为拍摄「埃及豔后」(Cleopatra)投资过‘钜’而破产。大银幕大场面只能收一时之效,片厂难以恒常以此招徕。而黑色电影夜场内景多,人物少,以查案为主,银幕所能展示的非常有限,加上又以黑白拍摄,没有彩色吸引力,并不适合彩色「大银幕」潮流。黑色电影无法配合当时的文化消费模式,于五十年代后期式微,最终以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导演的「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1958,标志一个类型的结束。
黑色电影与城市罪恶
美国早期是丛林资本主义制度,在弱肉强食的经济模式下,对劳动力极度剥削,没有任何社会福利可言。在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十年代经济大衰退,流民在都市大量涌现,失业人口暴涨,几乎达到社会人口的一半。当时整体社会结构几近崩溃,似乎每人都参与了贪污贿赂,城市弥漫著动荡不安的气氛,充满焦虑感。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厉行新政,以government干预来挽救资本主义危机。新上台的government制造就业机会之余,又废除禁酒法律,一方面打击私酒犯罪活动,另一方面又令government有贩酒税可抽。黑帮组织贩卖私酒的犯罪率虽然因而降低,但犯罪组织向其他方面渗透,大都会的犯罪率依然高企,成为罪恶渊薮。大都市人口集中,而且是不同的族群的聚居地,杂处爱尔兰、意大利、东欧、德国、北欧等地的移民。以「杀人凶手」为例,戏中主角来自北欧,police是意大利人,遗产继承人则是欧洲移民;可见城市是不同的族群、阶级、宗教信仰的混处地。
都市既是罪恶的集中点,同时也表现了美国大熔炉的特性。都市是大量、而且重要的生产活动的集中地;不少失业人口涌入都市;government也以大都市作为权力的核心。因此,都市最适宜作为侦探小说的背景,探讨官商勾结、社会腐败、利益交换,以及不同阶层的复杂性。
与西部电影的渊源
西部拓荒开辟了新天地、新边疆。其后开拓完毕,都市便俨然成为另一个新边疆(urban landscape as the new frontier)。私家侦探把法律带到这些「新边疆」,就如西部片中白人与原住民对抗,被视为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私家侦探彷佛代表文明的一面,成为文明与野蛮的中介者,在城市这个「蛮荒」中,与「野蛮」的罪犯对抗。
黑色电影和西部片都出现个人英雄,西部片「原野奇侠」(Shane)1952,主角亚兰.拉德(Alan Ladd)饰演单枪匹马的英雄,「双虎屠龙」(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1962,及「日落狂沙/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约翰.韦恩也饰演孤独英雄,这些英雄最后都被家庭和社群排拒。
新派黑色电影
随着历史文化环境的转变,黑色电影在1958年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六十年代学运、民运、平权、反越战、嬉皮士运动风起云涌,对美国建制造成极大冲击,七十年代初更爆发水门案,民众发觉government并不可靠,对government怀疑及幻灭,形成黑色电影的复兴。黑色电影本来就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主角侦探往往世故地洞悉世情,于是有导演想以彩色拍摄黑色电影。这类电影可称为「新黑色电影」(neo-noir),使用彩色拍摄,却不求亮丽,画面灯光昏暗,以内景夜景为主,导演大多是外国人,如波兰导演波兰斯基的「唐人街」(Chinatown)1974,便成功令黑色电影复苏。
此片重新编排过往黑色电影的原素,发挥得相当成功。黑色电影的侦探主角作为个人英雄,往往要面对模糊的道德世界;而传统西部片的个人英雄所面对的,却是黑白分明、道德价值判断清晰的世界,个人判断与黑色电影截然而得多。以现代犯罪都市为背景的黑色电影,主角个人在伦理上的抉择不但显得模糊不清,模稜两可,最后甚至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八十年代的代表作是德国电影导演温德斯的「汉密特」(Hammett)1982,故事写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汉密特如何被卷入自己创作的世界,是「新黑色电影」中的独特之作,把四十年代黑色电影的重要原著作家作为电影主角,结合了小说作家的时代及黑色电影的世界加以探讨。「汉密特」在欧洲颇受注意,反映了从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德电影评论界及学界对美国黑色电影的重视。法国电影评论界发现了黑色电影后,五十年代的电影笔记派的相当推崇,随后则更传入德国,温德斯作为德国电影新浪潮的中坚份子,所导演的「汉密特」便很有代表性。
九十年代美国导演‘寇特斯’·韩森(Curtis Hanson)终于拍出可与当年经典黑色电影媲美的「铁面特警队」(L.A. Confidential)1997。此片穿插了一些改编自汉密特小说的电影片段,旧片片段都以维洛妮卡·莱可(Veronica Lake)做女主角。Veronica Lake在那些电影中形象突出,几乎成为美国电影的其中一个代表形象(icon)。「铁面特警队」刻意安排金贝辛格饰演一个近似莱芜可的角色,甚至在香闺播放莱芜可的电影片段,这种文本互涉的情况很有趣,两人的角色也有呼应之处。金贝辛格的角色个性世故,到好莱坞寻梦却落得做高级应召女郎的下场,当不再成像莱芜可以般的电影明星,别人却把她当作莱芜可。「铁面特警队」可视作九十年代「新黑色电影」的代表作。

『伍』 反映清教徒的电影

1.在1923年拍摄的电影《The Courtship of Myles Standish》中,再现当年英国清教徒大批移民美洲的艰难旅程。
2.《红字》,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反映了当时美国清教徒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陆』 一个电影,想不起来名字了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战火爱火》?又名《此情可待》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耶路撒冷,美国人大卫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并被派往耶路撒冷待命,那里他的好友彼得爱上并娶了当地一个姑娘。由于答应做彼得的伴郎,大卫认识了伴娘莎拉并疯狂地爱上了她。一次舞会他救了莎拉,渐渐地两人相爱了。但莎拉的家庭是非常传统的犹太家庭,禁止异族通婚,父母极力反对女儿和作为清教徒的大卫来往并软禁了她,还要求她嫁给于她只有兄妹之情的堂兄。由于家族的信仰和传统,莎拉决定逃出来见大卫最后一面,然后答应嫁给堂兄。大卫被派到埃及执行任务,得知莎拉要结婚后乘机回耶路撒冷并让莎拉答应了等他完成任务后来找她。

战火爱火电影截图 (6张)

David从埃及的黄沙中风尘仆仆赶来,而Sarah即将穿上她的白婚纱.一直在想,要是那个寂寥静默的夜晚,Sarah并未出现,David会是何等的落魄,心中郁卒,可想而知.未见着David的Sarah,依靠在石梯上哭泣,让人心疼.没有挥手的告别,没有告别的拥吻,没有拥吻的残温,于是夜的寒冷容易蔓延到全身.轮回未到终点,心已经伤透了.我们不曾在他们的世界里存在,却总是向往着美好的结局,仿佛他们的拥抱,其实温暖是流淌于自己的血脉中似的.电影行至尾声,命运在一群观众的祷告声中,终于做了让步.

天亮之前,悲伤终结.句号涂抹成省略号,至少,希望还在.说再见,总得再见一面吧.见不着了,那应该是轮回的终点.没有人知道,再跨一步,天堂的样子,或许四方的赞美与抚恤,只是假像.

『柒』 飞越疯人院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一、 关于本片的背景
(一)、原著背景
《飞越疯人院》原本为美国作家肯•克西于1962年发表的小说,作者以疯人院暗喻美国的社会体制,全文充满了浓烈的反体制提倡个人自由意味。而在小说的发表年代(60年代)也正是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二战结束后的东西方冷战、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美国卷入越战……,相应的艺术领域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歌手纷纷借以文字、音乐来表达对60年代美国体制的失望和不满。荒谬的大时代成就了美国文学史上一批杰作:《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五号屠场》(库儿特。冯内古特)……
(二)、电影背景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于12年后(1974年)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由于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使得这部同名电影似乎有了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蕴意。也许只有了解导演个人背景才能更好诠释米洛斯•福尔曼不合时宜在70年代的美国拍摄如此一部反体制的电影动机何在。(美国50年代有以艾伦。金斯堡和克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以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60年代有呼唤“爱、自由、和平”的嬉皮士和花童为表率的“迷惘的一代”,7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则被史学家称之为“享乐的一代”)
米洛斯•福尔曼原籍捷克,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中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音乐学院。(这里同样诞生了优秀的捷克导演史瓦拉父子——“菁菁校树”),其早期在捷克完成的电影作品既显露锋芒,“black peter”(1964)、“loves of blonde”(1965)、“the fairman's ball”(1967)分获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奖项。60年代捷克国内日渐浓厚的艺术创作自由使得米洛斯•福尔曼打算在布拉格一直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亡到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
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尚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三)、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是现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布拉格之春”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1968年8月20日的晚上11点,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陆军司令巴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华约部队的24个师(16个苏联师,3个波兰师,两个东德师,两个匈牙利师,一个保加利亚师。)以闪电战的形式瞬间占领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占领军冲进捷共党中央大厦,扣押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捷共第一书记亚•杜布切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政府总理切尔尼克也在政府所在地被捕。引得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大发雷霆做出攻打布拉格举动正是因为捷克国内的“布拉格之春”事件。
1953年斯大林去世,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联盟的政治恐怖和强权统制的结束。1956年2月25日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第二十次苏共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实行独裁专制和血腥暴行的控诉。赫鲁晓夫一边在控诉斯大林罪行的同时,一边相继对社会主义联盟内部的小兄弟东德、波兰、匈牙利国内出现的试图反抗和摆脱苏联摆布的状况派兵镇压。
捷克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声音,一些作家充当了呼唤自由的先锋,在1967年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党员作家(及我们所熟知的后来写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的作者)米兰•昆德拉提出的“自由与专制、人道和非人道”的话题和瓦丘利克所做的关于政治恐怖和专制统治的话题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反专制,要民主;反斯大林主义,要人道精神;反审查制度,要文化、新闻自由的呼声成了这次大会的主旋律。
时任捷共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是斯大林的真正崇拜者。他处处模仿斯大林: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和斯大林一样的元帅服;还有,同样尊严地紧闭着嘴,同样拿着一个斯大林式的大烟斗。他对于这次作家大会大为光火,对“传播对社会主义有害的、与共产党格格不久的意见和思想”实行全面反击。随后就开除了几位作家的党籍,将作协的文学报划归新闻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开除了全部19名编辑,限制在报上谈论改革,禁止一些所谓“改革家”公开讲话。
此时捷共主席团成员杜布切克开始反对诺沃提尼的文化专制和镇压浪潮。提倡进行改革,包括政治上的党政分开和经济改革。在经过几次激烈的政治对抗后,杜布切克这位并未掌握着党、政、军大权的政治家因在国内获得大多数人民支持最终在1968年4月成为了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他提出了民主与自由的行动纲领。
同时,作家瓦丘利克也写下了“布拉格之春”里最耀眼的2000字宣言——“统治者的主要罪恶和最大骗局是,他们把自己的专横说成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威的,并不是人民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是这个制度本身”……
该份宣言引起了苏共极大愤怒,在苏联的主持下,华约五国领导人共同写给杜布切克一封联名信,信上说“反动势力利用了捷共领导的软弱,滥用了”民主化“的口号蛊惑人心,发动一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去,把它们变成攻击共产党的讲坛……这正是反动派能够利用《2000字宣言》的形式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自己的政治纲领的原因。这个声明直言不讳地号召反对共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因此我们相信,坚决击退反共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你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杜布切克在复信里断然否定了里面的指责。随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和争执。在经历了数轮会议后,并未达成一致。到了8月,便出现了如上情景。在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也可多次看到这位作家谈起“布拉格之春”及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后不久,布拉格的作家、电影工作者、知识分子等文化人士纷纷逃离苏联军队进驻的布拉格,前往法国。其中就包括本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二、 疯人院的寓言理论
对于该片的理解最为畅快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破解本片丰富的隐喻及微观的象征,这部分之所以称为寓言理论,是因为这部分引用了一些权威人士对影片象征意义的读解。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疯人院在福柯那里预示着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经典寓言。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机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精神病院,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一套结构性特征。而片中所展现的疯人院的体系结构,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价值观的象征性缩影。家庭与子女的关系与父亲的威严为中心,违法与惩罚的关系一直接伸张正义为中心,癫狂与神经紊乱的关系则以社会和道德秩序为中心。” 不难看出,疯狂与疯人院在于福柯无疑成了一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在福柯那里,疯人院与监狱不仅是文明社会的典范,也是西方文化的典范。本片由于独特的选材和在美国影坛上的轰动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人们寓言式解读的兴趣。曾有国内论者在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 中详尽的论及了影片作为一部反美国现存体制之语言的含义。此论者认为:影片包含着一个由拉查德护士长所指称的关于“秩序的深化”,和由印第安酋长和麦克墨菲指称的“反叛的神话”。此论者指出,占据了秩序/反叛间一项的,是麦克墨菲,“他被封锁在疯人院般的现存体制中,其欲望的核心就是逃离和反叛这一异化的牢笼。而作为这一体制本身所造就而成的产物,逃离和反叛的结局只能被自诩的强权是以惩罚并被剥夺意志和行为的能力。”而占据了非秩序/非反叛这一中立项的,是疯人院的众疯子,他们“构成了一种奇怪而普遍的语义——社会关系”,“他们既不遵从和信赖现存体制的合理和可靠,却又没有能力彻底打碎和逃离之一异化了的秩序。”而作为秩序/非反叛一项之指称的,是拉查德护士长。“作为现存体制的守护神和管理者,其职责和功能就是非反叛,即遏制一切具有反叛意向的人对秩序本身的亵渎、破坏和逃离。”她既是规则秩序的代名词,表面上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对对疯人们进行管理和治疗,实质上就是对病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的一种压抑和泯灭,“是压抑和改写疯子般的反叛者”。作为反叛/非秩序,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叛者之指称的,是印第安酋长,他是影片中“唯一的逃离者”,“他的逃离表征着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一现存体制中的产物:实质上,在影片的情节体系中,他代表了一种非美国文化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问候。他的始终装聋作哑、沉默不语,恰好在语义层面上,象征着他与深陷其中的文化秩序格格不入,因而实际上他不接受拉查德的话语权力的管理和改写。正是由于他根本不是这一体制所造就的个体,它才成为芸芸众生中唯一的逃离者。
同名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由于该片是由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改编,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该片中疯人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缩影的说法是被主流影评人士推崇的说法。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
然而既然界定本片为一部睿智的颇富启示的反体制影片,为什么又会“为体制所赞赏”?既然说他是一部与好莱坞传统电影语言相悖的反神话电影,为什么又会一举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本片结构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三、飞越疯人院的影片结构
(一)、人物分析与人物结构
1、麦克墨菲
墨菲是一个没有患精神病而却无意中闯入精神病院的热血青年。他热爱自由不喜约束的天性导致他的种种反叛行为,导致他把一个原本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在电影中的疯人院里,体现出的是一种被遮蔽的压制,看起来似乎气氛和谐、光线柔和,实际却有着诸多空间约束,更演化为一种精神枷锁,桎梏个体自由的条例规章,麦克默菲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院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进疯人院,当警卫给他解开手铐,他就开始纵声欢呼,并激动的在警卫连上吻了一下,昭然若揭的这有装疯卖傻之嫌,但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自由得欢呼。一开始,他就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是墨菲第一个人孤军作战要求能看世界杯的棒球转播,是他第一个试图抬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压水台子,并在失败后说“But I try,didn’t it?”;是他带领大家玩牌、打篮球,给死气沉沉的疯人院注入新的活力;是他第一个爬出去偷开汽车把众疯子带到海边尽情嬉戏,出海钓鱼一段无疑是本片最绚丽的一段,刹那间它动摇了很多固有的偏执观念分崩瓦解,博取了人类心灵深处共同的笑声。自由与快乐潜移默化地疗救枯竭的心灵,疯子们表现出来的生命气息和运动节奏几乎模糊了观众对他们的成见和定义。
麦克默菲破除的是一种仪式,他到来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这些程序都遭到质疑,尽管他显得有些缺乏教养,具有流氓无产者的一切劣根性,但是有两点确是不容置喙的:对自由的崇尚和对弱者的同情。尽管麦克默菲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拉奇德的拒绝,但是对于一直机械、呆板地重复这些程式的疯子们,麦克默菲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使得他们在面临这种非暴力的压抑时,可以产生新的反应。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基于这个信念,率直的墨菲甚至不吝将女友暂借比利,“亲爱的,就一次,把他想象成我就好了”,他两次出逃都为了比利耽误下来,最后被残忍的施以切割脑蛋白的手术,变成不折不扣的白痴。
2、拉查德护士长
拉查德护士长是一个绝对权威的象征,她管理、维护着医院秩序,从影片中她所展露的表情而看,她大多时候都是一副不动声色,端庄威严的神情。她对整个局势的把握游刃有余,她调度着这个规范化世界里的病人们,她熟知他们的弱点,尽管她并不曾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过他们,面对病人她从未发出过来自心底的关心体贴。一旦病人对其规章制度有所质疑的时候,她总会狡猾地寻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当墨菲要求关小音乐的音量以至于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谈的时候,拉查德会和蔼的笑着以规章制度不能随便更该为推辞搪塞过去;当墨菲等要求看世界杯电视直播的时候,她又假意民主要求投票表决,众病人在她的淫威之下不敢举手,直至酋长在墨菲的游说下举起手凑够票数,她又以时间已到为托辞拒绝打开电视。
她永远掌握着决定权,每周召开集体治疗讨论会,讨论没有意义的问题。
她有两次明显的露出真面目的表现,一次是在墨菲装模作样的解说一场实际上不存在的比赛,一次是看到比利和埃蒂赤裸的躺在床上。在对待比利的问题上,她又代表了一位恶毒母亲的形象,她面目狰狞的呵斥比利,且用妈妈威胁他,甚至比利在她的恐吓下自杀后她都会冷静的关上门说:“安静下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生活。”
3、印第安酋长
酋长作为一个从原始森林里走出的少数族裔,他抵制着美国的主流话语强权,作为一个没有精神病的精神病人,他也抵制着正常人组成的管理阶层。于是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处于一种“物欲”状态。其实酋长的心中是很孤独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渴望,我们可以注意片中几处细节,当墨菲刚来时跟他说话他冷峻的脸无动于衷;当墨菲准备搬压水台子的时候他充满好奇的看了一眼(或许他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有生命力,有反抗欲念的人吧);当墨菲鼓动大家举手投票看棒球比赛的时候犹豫的举起了手;当墨菲站在他身上翻出院墙那开心的笑容;当墨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仗义的出手相救;打篮球是有一开始的僵硬变得活跃快乐;当他第一次开口对墨菲说“谢谢”的时候,那一个简单的单词似乎包含了许多,包含了对墨菲的信任、感激与崇拜。
最后当酋长一边说着“我不能这样留下你,咱们走吧”,一边含泪用枕头门闷死已变成白痴的墨菲,他用解除躯壳束缚的方式让麦克默菲的灵魂随着他回到丛莽之中,搬起了麦克默菲生前扬言要举起,却没有力量举起的压水台,用它砸破了桎梏,砸碎玻璃,在病人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中飞越了麦克默菲没有来得及飞越的疯人院,向着晨光微曦的地平线奔去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动容。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是美国光荣与梦想之历史的起点,也是一块抹不去的斑点。在《飞》中,酋长作为美国社会的天敌,无疑是影片之表象认知系统的一次成功误导,一种主流话语所实现的谎言效应 。
3、比利
病人比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式人物,这一形象以他孩子般孱弱、单薄的体型,一对清澈的、时常为恐惧所充满的大眼睛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口吃而引动观众无限同情和认同。从片中诸多对话处我们可以看出,比利残缺的语言能力正是他在心理上作为未成年者的指标,是他占有欲强烈的恶魔母亲的造物。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因为对妈妈的惧怕而不敢表白。是一个逃避现实、拒绝真相、消极对待生活的角色,他口中不出场母亲带给他无形巨大的压力,其实治愈比利的手段异常的简单,给他一个无须点缀太多爱情的女人,就可以使他告别怯懦的童年,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狂欢夜后当护士长发现仍怀抱美女酣睡的比利时,当她不再掩饰她的凶悍面目狰狞的时候,呈现在前景中的比利一脸明亮的笑容,他流利而勇敢的说到:“我可以解释一切。”然而阴险的拉查德再次把比利的妈妈拿出来威胁他:“我担心的是你妈妈会怎么想。”已经变成男人的恢复了语言能力的比利再次变得结结巴巴,最终跪倒在拉查德面前苦苦哀求。在绝望与恐惧中他以自杀结束生命。事实上,比利这个角色对墨菲的影响甚大——麦克墨菲的出逃,而这似乎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行动两次被耽搁下来,都是因为比利,并因为比利被永远的耽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麦克墨菲正是为了不利牺牲了自己。比利以弱者的身份反衬了强制政权体制下人性的不自由。
4、其他病人
是一群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麻木生活的人群的缩影。整天在固定的时间吃药、睡觉,直到墨菲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也不是必须一成不变,他们也可以享受阳光、运动、激情的乐趣。强烈的异化感和墨菲的启蒙,他们开始产生对医院的不满,萌动对自由的自觉追求。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墨菲向管理船只的人逐个介绍:这些都是来自国家精神病研究所的医生时,他们表现的比医生还像医生。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警察在机场到处搜罗精神病人,忙乎了一天,最后还真找到了三个人,一经调查,结果出乎意料:他们都是精神病医生。当墨菲对着一个关着的电视机进行虚张声势的解说,病人们疯狂的欢呼;当他们乘着渔船满载而归,他们疯狂欢呼;当墨菲带来两个女人和酒,进行告别前的狂欢,他们疯狂欢呼;但是,当墨菲被切除脑白质变成白痴后,他们恢复了平静,只有只言片语的猜测说墨菲已经逃走了;当酋长砸碎玻璃逃出疯人院,他们又一次疯狂欢呼……
关于本片的主题
(一)、反讽社会体制制度的主题
现实社会或者说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疯人院,而管理者们就像影片中的护士长,以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地位来压榨病人们的自尊与激情,假使你不是他们所界定的“疯人”——比如说那个没有教养的麦克墨菲,那么他们最终就会把你变成一个麻木没有反抗意识的“疯人”——通过切除脑白质手术来消除你的叛逆与反抗,以符合他们的秩序与法则。
(二)、关于自由与反叛的主题
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是已经麻木太久的病人们重新认识到有些权利是要自己去捍卫的,有些需求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三)、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从影片最后,帮墨菲得到解脱的酋长砸碎窗户,奔向茫茫的晨光微熹的地平线,我们能体味出一个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三)、于相关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类比
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两部影片的公人主都失去自由,身陷囫囵。一个被关进了监狱,一个被关进了疯人院。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特别在影片的表现上也是如此,,身在监狱的,他其实是清白之身,而住在疯人院的他,其实是正常的人。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在这限制了自由的地方,都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安迪的好朋友是瑞德,墨菲的好朋友就是那位身材魁梧的印第安酋长。这两位好朋友,对于剧中主人公的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两部影片都揭示了当时美国式的教条主义制的社会体制,这也是我认为两部影片最重要的精神相似的地方。
监狱和疯人院都是被几堵高高的围墙围起来的,人们在其间失去自由。其实这几堵高墙之外,还有着更高更大的无形的墙,影片的表现手法把监狱和疯人院比作当时社会缩影,当时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自由,目的无疑是让所有的人服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尽管有些思想是正确和鲜活的,但它违反规矩,违反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就是不行。两个地方似乎都是在改造人,但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属于“改造”成功的人呢,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像白痴,行尸走肉般的人,或许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两部影片中都有着这样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人物,《肖》片里面是那位衣着光鲜的监狱长,《飞》片里面是那位永远端庄,表面上永远受人尊敬的护士长,她的古板间接造成一位刚刚在圣诞夜完成“成人仪式”的病人自杀。当墨菲发疯般的冲向她,用暴露着青筋的大手死命的卡住她脖子时,观众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第三,影片的结局都是完美的或者说接近完美,《肖》片的安迪和瑞德都获得了自由,安迪用了十九年时间挖了通道,然后爬过相当于五个足球场般长的下水道。已经不奢望再会有自由的瑞德也终于假释,在那美丽的墨西哥海岸,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飞》片里的墨菲最后变成了白痴,酋长含泪用枕头蒙死了他,然后带着他的遗志,用强壮的身驱举起他生前没能举起的压水台,砸烂了象征着教条主义的铁窗,向着那太阳初升的地方奔跑而去。
这样美好的结局,都不是轻易得来的,是主人公历经了万般磨难才终换回来的自由。这也是影片所象征的希望。

——来自豆瓣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