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推薦 » 電影青春之歌為什麼經典

電影青春之歌為什麼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6-30 14:23:32

❶ 《青春之歌》精彩段落及賞析是什麼

精彩段落:

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易回憶往事的。林道靜一邊哭著,一邊陷入到回憶中——她怎麼會一個人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地方?她為什麼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裡,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她為什麼離開了父母、家鄉,流浪在這陌生的地方?她為什麼,為什麼這么悲傷地痛哭呵?

賞析:

《青春之歌》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從一個個人主義、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改造和成長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小說著力敘述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成長史」。

在無產階級革命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必須經歷一個「再鍛煉、再教育和再改造」的過程,通過不斷地向無產階級學習,逐步克服自身的階級屬性所帶來的弱點,才有可能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小說以愛國青年為先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作為重點描寫的事件,刻畫了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時刻所經歷的生活道路和他們的思想風貌。

作品評價:

《青春之歌》產生的年代是一個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高揚的時代,從普通走向偉大,從平凡走向崇高,是一代人的普遍追求。林道靜的道路非常及時地適應了廣大青年人的這種精神需求,而且自傳性的寫實也使這種精神訴求增加了一種真實感和可模仿性。

在那樣一種時代精神的感召下,林道靜不再是一種藝術形象而是一種生活的典範,滿足了青年讀者渴望崇高的心理欲求。因此說,《青春之歌》是一部經過歷史化和經典化的作品,為中國當代文學史提供了一種可深入探討的價值與意義。

❷ 回味紅色經典,傳承革命精神

對紅色經典小說情有獨鍾。《青春之歌》,便是其中讓我非常欣賞的一部。這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作品我已看過多遍,然而每每重讀,卻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獲。書中那火一樣的青春激情總是能點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始終勉勵我不斷前行。斗爭年代的血與淚,苦與樂,是那麼深刻,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贊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並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楊沫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青春以熱度,並藉助紅色記憶和鏗鏘文字喚起新時代下青年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共鳴。通過林道靜們的故事,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與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將個人命運融入到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壯麗和輝煌的。

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 一部《青春之歌》 唱出了那個時代青年人的心聲。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節奏快步前行,我讀它的時候只能緊跟其節拍。書中火一樣的青春感染力讓人無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來,因為那個時代不讓你停下來,它催著你不停地前進、前進!這就構成了它獨特的催人奮進的青春旋律,只要你還有一點點青春的氣息,它就能點亮你,燃燒你!

青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太短促了。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短促,方顯彌足珍貴。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人,青春則給予我們無盡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羅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所表現出的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那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唯有如此,才對得起那些英雄前輩用血肉拼出來的美好今天,才對得起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無微不至的關懷。

朋友們,讓我們將自己的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之歌!

❸ 《青春之歌》經典段落是什麼

《青春之歌》經典段落如下:

1、走路的時候,她還是那麼沉悶。她跟在腳夫後面低頭走著,不言也不語。後來轉了一個彎,走到個小崗上,當蔚藍的'天空和碧綠的原野之間突然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大海時,這女學生遲滯的腳步停下來了。

2、她望著海,那麼驚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歡喜的激動,呵!呵!她連著呵呵了兩聲,腳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動彈了。第一次看見多麼美呀!

3、她心裡像火燒,眼裡含著淚,一個人在廟門外站著、站著,站了好久。明月升起來了,月光輕紗似的透過樹隙,照著這孤單少女美麗的臉龐,她突然伏在廟門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4、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易回憶往事的。林道靜一邊哭著,一邊陷入到回憶中她怎麼會一個人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地方?她為什麼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裡,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她為什麼離開了父母、家鄉,流浪在這陌生的地方?她為什麼,為什麼這么悲傷地痛哭呵?

5、這女學生穿著白洋布短旗袍、白線襪、白運動鞋,手裡捏著一條素白的手絹,渾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沒有同伴,只一個人坐在車廂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動也不動地凝望著車廂外邊。她的臉略顯蒼白,兩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❹ 青春之歌的影片評價

難忘的青春歲月,不朽的《青春之歌》!
女作家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新中國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而由作家本人改編的由崔嵬、陳懷皚執導的同名影片,則成為十七年革命經典電影的代表作。影片集中了當時影壇的最佳陣容,調集參與拍攝的志願群眾演員達數萬之眾;作為1959年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領導下,在由新聞媒介倡導的全國性關注中完成的。作為新中國影壇上絕無僅有的一部正面表現知識分子的影片,講述了林
道靜從一個受封建家庭逼迫而走投無路的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引導下,逐步在革命斗爭的鍛煉中成長為一名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故事。林道靜的道路,也就成為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知識分子所經歷的曲折歷程的縮影。影片發行放映時造成了轟動效應,以31萬元的成本,獲票房純利潤36萬元。各大報刊競相報道上映盛況,發表贊譽性評論文章並多次在國外展映,產生了巨大影響。影片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崔嵬因之而光榮成為全國大躍進群英會代表,並一躍而為北影四大帥之一。主演謝芳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確地揭示了人物細微的感情變化,一夜之間紅遍全國,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明星。

❺ 《青春之歌》經典段落有哪些

《青春之歌》經典段落有:

1、她心裡像火燒,眼裡含著淚,一個人在廟門外站著、站著,站了好久。明月升起來了,月光輕紗似的透過樹隙,照著這孤單少女美麗的臉龐,她突然伏在廟門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2、她望著海,那麼驚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歡喜的激動,呵!呵!她連著呵呵了兩聲,腳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動彈了。第一次看見多麼美呀!

3、清晨,一列從北平向東開行的平沈通車,正馳行在廣闊、碧綠的原野上。茂密的莊稼,明亮的小河,黃色的泥屋,矗立的電桿,全閃電似的在憑倚車窗的乘客眼前閃了過去。

4、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易回憶往事的。林道靜一邊哭著,一邊陷入到回憶中她怎麼會一個人來到這舉目無親的地方?她為什麼會在這寂寥無人的夜裡,獨自在海邊的樹林徜徉?她為什麼離開了父母、家鄉,流浪在這陌生的地方?

5、樓上樓下亂成了一片。大皮靴的橐橐聲和大聲叱罵亂扔東西的聲音交響在一起,把這寧靜嚴肅的最高學府攪擾得人人驚惶不安。

❻ 求《青春之歌》主要劇情梗概

1931年夏,從西山女中畢業的林道靜(童蕾飾)為了追求自由,選擇了抗婚出逃,走投無路的她覺得天下之大卻沒有她的容身之所,茫然之下想要投海自盡,被大學生余永澤(謝君豪飾)救回。熱情而多才的余永澤一下子感動了林道靜。

在北平,林道靜結識了進步學生、共產黨員盧嘉川(高雲翔飾)、江華(成泰燊飾)等人,明白了許多革命救國的道理。而在這些問題上,余永澤卻和自己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在一次學生運動中,盧嘉川因為余永澤的不肯幫助而遭到被捕。

林道靜毅然離開了余永澤,加入到了風起雲涌的愛國學生運動中。當局一次次的陷害和逮捕讓林道靜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學生運動領袖。在又一次的愛國遊行運動中,林道靜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古老的中華大地,回盪著這代青年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青春之歌。


(6)電影青春之歌為什麼經典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林道靜

不懈追求自由,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當發現余永澤與自己漸行漸遠時,堅決地與之分手。正是由於對黨的信仰讓她對盧嘉川產生了朦朧的愛意,而當她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最終發現江華才是自己真正的所愛時,坦然接受了江華的表白,深情地依偎在江華的身邊。

2、余永澤

曾經在大海邊救下意欲自盡的林道靜,用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林道靜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念。但是當面對行動救國的革命青年,他退縮了,守著自己的小家埋頭書堆,篤信學問救國的他與擁有著革命理想的林道靜漸行漸遠。

3、江華

對於與他的命運息息相連的女性林道靜,江華起初是謹慎的與她保持距離,在了解到林道靜對於革命的滿腔熱情、對共產主義的忠誠信念後,他被這位女性的堅強深深吸引,暗中幫助她、保護它,最終有著共同理想的兩顆心走到了一起。

4、盧嘉川

北大黨組織的學生領袖用,他積極奔走號召北京學生南下示威為抗日而呼喊,他站在遊行的最前排勇往直前,他坐在市政府大樓前的露天課堂爭取學生的聽課權,他面對敵人的槍口臨危不懼誓死捍衛自己的信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春之歌

❼ 《青春之歌》主要內容是什麼

《青春之歌》是楊沫以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故事,構築了革命歷史的經典敘事,也揭示出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尤其是幾個正面人物,真實感人。這部小說是學生和知識分子題材作品中的優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人物介紹

1、林道靜——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藝術典型

林道靜的生命歷程演繹著五四以來時代女性相似的命運和追求:林道靜受過新的教育,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啟蒙,這使她不再認同傳統中國女性在父權制下屈從、依附的地位和無奈的歷史宿命,而有了對個人自由和理想的嚮往與追求。

2、余永澤——林道靜的前任男友,地主少爺出身的北大學生

在回鄉探親時救起了投海自殺的林道靜。回北平之前,余永澤通過關系,把林道靜安排在楊庄教書。和林道靜同居後,很快暴露出他的自私、卑微和庸俗的個性。余永澤反對林道靜和進步青年來往,對林道靜和盧嘉川的交往非常嫉妒,有意製造事端,使林道靜感到難堪。

❽ 如何看待《青春之歌》中革命敘事與性別敘事的關系

初讀《青春之歌》,我們的確會為其將「革命」與「愛情」兩種敘事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的敘事能力所感嘆,因為從林道靜的身上,我們清晰地感知到她對革命的無限嚮往之情,也深深體會到她對革命者的愛情是那樣的純真與熱烈。但是細讀文本,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敘事裂縫,這些裂縫使得作者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透過這些裂縫,可以看到在表層的敘事之下,還隱藏著一個潛文本,正是潛文本的存在,將作者的矛盾心態與苦悶思索恰如其分地揭示出來。
發現矛盾:人物的提前出場與缺席
亞里士多德認為一部作品應具有有機整體性,受這一思想的影響,經典敘事學理論認為,敘事總會表現為某種理想的線條,它將一連串因果相連的事件組織起來,通過文本達到對故事的完美講述。從這種角度來看文學作品,小說敘事表現出來的就是一條明晰的線條。就《青春之歌》而言,小說以時間為線索,以林道靜為中心人物,描寫了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北京一批愛國學生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風暴下所進行的頑強不息的斗爭,刻畫了林道靜如何在盧嘉川與江華等共產黨員的幫助下,從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經過一系列的考驗最終蛻變成長為一名黨員的過程。林道靜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成長,她所選擇的三個愛人余永澤、盧嘉川、江華也越來越具革命性。敘事線條的連貫清晰似乎印證了經典敘事學的理論,文學批評家對作品的解讀也力圖尋找其內部的一致性,正如馬克·柯里所言,「對於傳統批評家來說,一部敘事作品中最為深刻的隱含結構是它的一致性;揭示了一致性,也就揭示出了作品形式上的、主題上的乃至觀點上的一致性。」[1]
之後隨著後現代敘事學的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尋求一致性的觀點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後結構主義敘事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設法保持敘事作品中相矛盾的各層面,保留它們的復雜性,拒絕將敘事作品降低為一種具有穩定意義和連貫設計的沖動。[1]如果從後現代敘事學的角度來觀照作品,那麼文本本身必然是一個枝蔓橫生、無法統一在穩定主題下的漂浮的能指群。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原本認為清晰的敘事線條也將變得充滿矛盾與復雜性,如希利斯·米勒所言,敘事線條就像「阿里阿德涅之線」一樣,並不能引導文本走出敘事的迷宮,而是自身構成迷宮,敘事的開頭並不能提供源頭,結尾也不必然導向某種定論。敘述者與發話者的轉換、錯格、間接引語、多重情節、敘事作品中對比喻的運用,以及不是普通比喻而是最重要的敘事比喻的反諷,都將使敘事線條的整一性難以維系下去。[2]
所以,在表面上連貫的敘事線條之下,也會出現一些無法彌補的裂縫。而《青春之歌》中敘事線索的糾葛或裂縫就表現為李孟瑜即江華的提前出場。這里所說的「提前出場」,是從相對意義上而言的,即從故事整體而言,小說中某一人物的出現打破了原來的故事發展邏輯,打亂了作者的創作意圖。這種現象的出現有時是作者無意識的流露,有時是因為外部力量的干涉。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的成長故事圍繞三個男性而展開,關系密不可分。小說第一部前五章首先描寫了她同餘永澤之間的情感生活,而從第一部第六章開始,盧嘉川出現在小說中,燃起了林道靜嚮往革命的希望,同時她的感情也開始向盧嘉川傾斜。然而,正當盧嘉川與林的感情在作者筆下呈現出懵懂的狀態時,李孟瑜竟然在緊接著的第七章出場了:
「說話的人名叫李孟瑜,是這次南下示威的總指揮。李孟瑜的態度是沉穩的、安詳的。此刻,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有文有武,有軟有硬,這就是策略嘛。』『好!這也是一招!』盧嘉川拿起小鋪上的一把小紙旗搖了搖,似乎在驅逐難忍的瞌睡。『老李的話,給了我啟發,辯證法嘛,什麼事都是有反有正,有利有弊。』羅大方到別處去睡了,盧嘉川歪在小鋪上又睡著了;只有李孟瑜靠著小桌坐在小凳上。多少事在他心裡翻騰,他不能睡。過了一會兒,他站起身來,一回頭看見盧嘉川在睡夢里冷得緊縮著身子在呻吟,他就脫下自己的棉布大衣輕輕地蓋在他身上.隨即走到小車廂外面去。」[3]58
在此章之前的第六章,盧嘉川作為小說的一個重要角色剛剛登場,他那高大英俊的形象,崇高愛國的情操,睿智多才的言語,都引起了林道靜的極大興趣,他給林道靜帶來了革命的知識、青春的嚮往與奮斗的激情,他與林道靜的愛情也開始萌芽。此時,故事情節本應該沿著這條線索發展下去。但在這時,江華卻出場了。他以比盧嘉川更加成熟、更具革命智慧的形象出現在讀者的面前,使得在第六章里剛剛樹立起來的令林道靜怦然心動的盧嘉川那高大的英雄形象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此時的盧嘉川,儼然成了一個配角,他在江華的光輝下變得暗淡了許多。所以我們可以說,此刻江華的提前出場,打破了敘事線索,使敘事變得復雜起來。而小說接下來甚至將敘述視點轉移到了江華身上,並進而進入江華的意識:
「他邁過橫躺豎卧在車廂地上的同學們,走到關著的兩扇車門前。因為頭腦昏脹,身上雖然冷,可是腦子卻想用涼風吹一吹。他緊靠在車門前,由車門寬寬的縫隙中,他望見了一片灰濛蒙的原野。天快亮了,天邊顯出了魚肚白,在那景物不斷變化的廣闊的原野中,卻有幾顆星星不變地在天邊閃爍。遠處還有一抹群山朦朧地聳立在灰色的天邊。『快到濟南了吧?』他深深呼吸了一下縫隙透進來的寒冷的空氣,又打了個哈欠。當他聽見了黎明時遠遠的幾聲雞叫和犬吠時,他的心驟然激動起來了!」[3]59
當代敘事學理論認為,「進入意識」有兩層含義,一是第三人稱敘述者可以觀看到人物的內心,二是也可以通過其內心來觀看。在第一種情況中,敘述者是觀看者,人物的內心被觀看。在第二種情況中,人物是觀看者,世界被觀看。在這一情況中,敘述者似乎已經把看的功能委託給人物。[4]而在這里,作者將兩種手法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對李孟瑜的聚焦觀看到他的內心,一方面通過李孟瑜的視點來觀看外界事物,把看的功能交給李孟瑜。這樣,所有的一切都成為李孟瑜眼中的對象,他無疑成為了敘述的主導。這樣的處理更加凸顯了李孟瑜舉足輕重的角色地位,也使剛剛出場不久的盧嘉川被置於一個尷尬的位置。盧嘉川與林道靜的愛情在此刻就布下了一顆不祥的種子,接下來他們的愛情也果真變得雲里看月、霧里看花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孟瑜在小說第一部第七章出場之後,除了盧嘉川有兩句話提到李孟瑜之外,在小說第一部從第八章到第二十九章的長達二十一章的篇幅中,他便再也沒有出現,造成了這一人物形象長期缺席的狀態。直到小說的第二部,李孟瑜才改名為江華,作為小說中另一個重要的男主人公出現在作品中。他的提前出場卻又長時間缺席,使得敘事線條打破了原來的單一性,也使得作者的敘事意圖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也是基於此,在文本本身,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斷裂。
挖掘裂縫:愛情敘述與革命敘述的不同軌跡
小說所體現出來的主要為兩條文本線索:「革命」與「敘事」,的確如一些學者認為兩者達到了一定的契合度,呈現出一致性。余永澤、盧嘉川、江華他們一個比一個革命,林道靜最終也如人們所願,與最革命的江華結合。但江華的提早出場和長期缺席正是問題所在,這體現出了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對愛情線索的一種矛盾心態,可以說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碰撞。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在盡力將兩條線縫合在一起,可盡管這樣,在文本敘事上仍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裂縫,因為兩者有著各自不同的高潮與結局。
先從革命的這條線索來看,圍繞林道靜成長的這三個男人,從那個不革命、「常談的只是些美麗的藝術和纏綿的故事」的余永澤,到機敏、為革命犧牲了自己生命的盧嘉川,到最後集所有優秀共產主義者優點於一身的江華即李孟瑜,江華顯然具備了更多的革命性並且置於這個遞進序列的最高端,而林道靜也在這些男性視野中逐步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無產主義者,整條線索呈現出的是一條逐漸上升的斜線。
以此類推,如果愛情與革命這條線索真的是合二為一,那麼愛情這條線索也必然是以林道靜與江華之間的感情為頂峰,那麼在文本中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出場的是處於最底端的余永澤,他無疑是思想落後的典型,更代表了小資產階級的一種劣性根。參加革命前的林道靜同「利己主義知識分子」余永澤一樣充滿了小資產階級的情調,明顯是受到了「五四」時期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雖然林道靜有深刻的覺醒以及極大的勇氣,表現出一種新時代下新女性的形象,但還尚處於「娜拉出走後」的問題。「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的彩虹,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最終,「她明白了這是政治上的分歧、不是走一條道路的『伴侶』是沒法生活在一起的。」最後林道靜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余永澤,一方面是生活的壓抑,另一方面是對革命的覺醒與渴望,當然在這其中,盧嘉川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無疑,與余永澤的這一段愛情是最「小資」的,再者,如前所述,江華與盧嘉川相比更具革命性,這樣林道靜選擇江華就更加具備了合理性。但是林道靜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革命才選擇了江華呢?我們一起看看在愛情上也理應處於最高端的江華與林道靜之間又是怎樣的一種「柳暗花明」:
「道靜,我想問問你——你說咱倆的關系,可以比同志的關系更進一步嗎?……」[3]485
上述一段文字是研究《青春之歌》的學者們愛引用的一句話,藉以證明林道靜是一個被男性或革命所注意的對象,然而,卻很少有人去注意接下來林道靜的心理反應與表現。從林道靜的角度來加以分析,我們也許能得出不同的答案:「道靜直直地注視著江華那張從沒見過的熱情的面孔。他那雙蘊藏著深沉的愛和痛苦的眼睛使她一下子明白了,什麼都明白了。許久以來她的猜測完全證實了。這時,歡喜嗎,悲痛嗎,幸福嗎,她什麼也分辨不出來、也感覺不出來了。她只覺得一陣心跳、頭暈、腳下發軟——甚至眼淚也在眼裡打起轉來。這個堅強的、她久已敬仰的同志,就將要變成她的愛人嗎? 而她所深深愛著的、幾年來時常縈繞夢懷的人,可又並不是他呀!……可是,她不再猶疑。真的,像江華這樣的布爾塞維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熱愛的,她有什麼理由拒絕這個早已深愛自己的人呢?」[3]485
對於江華發出的愛情表白,林道靜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她分不清是高興還是難過,她不知道她應該歡喜還是傷感,五味雜陳、非常復雜。從情感角度上來講林道靜自己本身是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真正愛的是誰,而從理智上,林道靜最終說服自己的理由是像江華這樣的布爾塞維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熱愛的,而且「她有什麼理由拒絕這個早已深愛自己的人呢」?如果說沉浸在熱戀中的男女是會被幸福沖昏了頭腦,那麼林道靜心中的潘多拉魔盒則徐徐打開,在與江華確定了關系而且江華想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她想起了心中的永遠他:
「她站到靜無人聲的院子里。雙腳插在冰冷的積雪中,思潮起伏、激動惶惑。在幸福中,她又嘗到了意想不到的痛楚。好久以來,剛剛有些淡漠的盧嘉川的影子.想不到今夜又闖入她的心頭,而且很強烈。她不會忘掉他的,永遠不會。可是為什麼單在這個時候來擾亂人心呢?她在心裡輕輕呼喚著他,眼前浮現了那明亮深湛的眼睛,浮現了陰森的監獄,也浮現了他軋斷了兩腿還頑強地在地上爬來爬去的景象……她的眼淚流下來了。在撲面的風雪中,她的胸中交織著復雜的矛盾的情緒。站了一會兒,竭力想用清冷的空氣驅趕這些雜亂的思緒,但是還沒等奏效,她又跑回屋裡來——她不忍扔下江華一個人長久地等待她。」[3]486
此時的林道靜接受江華的理由更加模糊起來,想到自己的愛情,林道靜想起的是盧嘉川,而對於江華,只以一個道德意義上的「不忍」敷衍過去,我們可以感受到革命與愛情兩條線索在這個地方分道揚鑣。在與江華的多次接觸中,林道靜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盧嘉川,一方面是緣於現實種種,另一方面在江華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與盧嘉川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雖然林道靜最終選擇了江華,但是那份無法實現的愛情成為她心底的一個心結,而盧嘉川更多的成為了林道靜的精神伴侶,成為了一種永恆的符號。
盧嘉川與林道靜的愛情是作者刻意描寫與追求的,這一點可以從作者楊沫的一些相關文字中感覺出來。在1951年l1月24日的日記中,楊沫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她對盧嘉川這一角色的喜愛:「我和我最愛的書中角色之一的盧嘉川,已經親密地生活在一起了。我很愛他(而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過這樣一個人)。我集中了我所喜愛的布爾什維克的優秀品質於他一身。當作品中似乎是我的化身——當然並不全是我,而是把我更美化、更集中的一個可愛的女孩子林道靜愛上盧嘉川的時候,我也就愛上了他。一想到他,我便全心充滿激動的感情,彷彿世上真有那麼一個健康、俊秀、沉著而堅強的布爾什維克,在白色恐怖的危急中,矗立在我的面前。當寫到他即將被捕、即將和道靜永遠分離的時候,我的心沉重、
清楚,(這里的引文似乎不連貫)幾乎寫不下去。我哭了,淚水簌簌地流……」[5]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讓江華提前出場又長時間缺席的原因。惟有如此,林道靜與盧嘉川I的愛情才有了發展的空間與可能。在作品中,雖然兩個人的感情處於一種未及言明、朦朧的的狀態,但是,盧嘉川無疑是林道靜最鍾情的愛人。林道靜對盧嘉川的仰慕之情是溢於言表的,而盧嘉川那種把對林道靜的愛深深壓抑在心底的心靈感受也使我們感同身受。直到後來林道靜知道盧嘉川去世,而與江華結識後,她仍然總是會想起盧嘉川。顯然作者將愛情的敘事重心放在了盧嘉川身上,而不是以革命性取勝的江華身上。盧嘉川代表了林道靜的真愛,而江華與林道靜的愛情,是對主流語境的妥協,是力圖將革命敘事與愛情敘事縫合在一起的必然結果。
同時,針對文本的這一二難選擇,在作者力求將兩者縫合起來的同時,我們也在文本的其他角度看到了別樣的裂縫。
首先是在情節設置上體現出若即若離的形態。有論者認為《青春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長小說」[6] 。小說分上下部共74章(上部29章,下部45章), 在長達74章的文本中有13章沒有林道靜的活動出現,其中上部是第7、17、19、2O、22章; 下部是第3、22、27、28、33、35、37、40章。這些沒有林道靜出現的章節又是怎樣的情節呢?作家通過這些沒有林道靜出現的章節要表明什麼創作意圖呢?我們不妨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再進而分析後者。上部,第7章:盧嘉川、李孟愉等進步青年南下請願;第17章:盧嘉川、許寧等關於革命活動的大討論;第19章:盧嘉川、羅大方關於革命與事業的討論: 第2O章:許寧辭母參加革命:第22章:盧嘉川因戴愉出賣而被俘。下部,第3章:戴愉告密導致李孟愉組織的定縣保衛團武裝嘩變受挫;第22章: 戴愉、王曉燕偽戀情開始;第27章:戴愉赴王曉燕家宴;第28章:戴愉被開除黨籍: 第33章:戴愉受上級王鳳娟之辱,繼續欺騙王曉燕;第35章:同軍進城,(這里是不是有錯字?)李槐英受辱;第37章:戴愉繼續欺哄王曉燕欲得到我黨情報;第4O章:戴愉被上級王鳳娟處死,王曉燕一家覺醒參與革命行列。我們可以看出,上面極有意味的兩組情節正好是革命洪流與革命逆流在文本中的表現。上部沒有林道靜出現的章節是以盧嘉川、李孟愉、羅大方、許寧等人的革命活動為敘述對象的,是革命話語在文本中的表徵,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波譎雲詭、險象環生的革命圖景,表現的是盧嘉川、李孟愉、羅大方、許寧等人渾身是膽、赴湯蹈火、生死抉擇、捨生取義、申明大意、氣貫長虹的崇高英雄形象。文本呈現的是革命的崇高美。下部沒有林道靜的章節力圖表現的是戴愉、白莉蘋、陳蔚如醉心於自我的溫馨甚至於貪圖享樂、墮落變質,最終被革命的洪流所淹沒的私人畫卷。當然,我們不能武斷地斷定這是贅述,這些情節或為下文林道靜的出現埋下伏筆,或為林道靜的成長提供一個宏大的革命場景,都從正面或反面證明了革命的合法性存在,但這種涇渭分明又好像若即若離的潛在結構似乎也體現出作者為了將革命與愛情模式縫合起來所遺留的痕跡。
還有則是十七年中普遍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突擊英雄」。文本隨著林道靜的人生軌跡的轉變和思想的覺悟出現了敘述語流和敘述節奏上明顯的變化。把《青春之歌》看成「成長小說」,無庸置疑有其合理性,但我們同時也看到林道靜在其「成長歷程」 中其「過程性」明顯不足。文本1—5章圍繞林道靜面對舊家庭、舊社會的壓迫蹂躪而抗爭出走展開。此時的林道靜盡管也表現出一種奮力抗爭,但決不是革命的。林道靜的思想也是處於一種猶疑與模糊狀態,革命的對象應該是非常明確而具體的,而此時的她卻處於朦朧狀態,抗爭的對象是模糊的、不明確的。其內心世界也是充滿痛苦、郁悶的,明顯處於一種人生迷茫的低谷期。所以在文本的前5章我們可以認定她僅僅是抗爭而已不能說是革命。而且此時作家的語言運用也顯得格外的細膩、敏感化,以詩意的語言和審美的視角來把握林道靜的內心世界,整個語質婉轉動人。如文本在寫到林道靜初到北戴河海濱幾次三番看海時的心理描寫就十分真實、又十分詩意地寫出了一一個身受迫害與蹂躪的少女心態。盡管有些許「小資」的傷感情調,這是與革命的話語不協調的地方,但我們透過話語可以感知到一個少女內心深處的苦悶與憂傷。到了小說第6章, 自她和盧嘉川的第一次談話後,林道靜不僅僅是情感的天平發生了傾斜,而且思想境界也明顯的有了質的飛躍。如果說林道靜的革命覺悟是頓悟的話,那麼王曉燕及其父母則是漸悟式的。「頓悟在現代小說中的功能,在傳統記敘文中往往靠某一重要的行為來體現。它使故事達到高潮,或給故事劃上個句號。」[7]而林道靜的頓悟自然離不開盧氏啟蒙式話語的作用。「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鍾的談話,可是好像使林道靜頓開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過了兩天,風暴過去,學校又照常上課。在三年級的課堂上,第一堂道靜沒有講功課。激昂的愛國熱情戰勝了個人的傷感,她把『九一八』的慘痛消息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證,以及那陌生青年盧嘉川告訴她的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一氣向小學生們講了整整一堂。」小說至此,林道靜已經度過了人生的苦悶與迷茫時期轉而進入到了人生革命時期。林道靜的為個人幸福、命運的抗爭從此開始與國家、民族存亡相聯系。林道靜也從個人感傷、浪漫的小資情懷開始匯入到國家民族命運抗爭的洪流之中。作家從先前的個人話語操作也開始轉入到宏大革命話語狀態了。這種劇烈的突變盡管彰顯了盧氏革命生活言說背後革命理性的巨大影響力,但我們也從其人生頓悟中感到了某種失真性,林道靜及盧氏等人的對於革命的言說明顯因某種浮誇、直露而削弱了文本的表現力度。較之前者細膩、詩性的話語,此時的話語顯得較為空洞與貧乏,整個語質也因林道靜人生境界的頓悟較之以前顯得急躁與紊亂。林道靜從人生的迷茫者突變為具有革命覺醒的進步者,這一過程「轉變性」明顯不夠,或者說其「轉變過程」幾乎是「空白化」 的處理。同樣我們也可以來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把林道靜的苦悶到覺悟來做一個較為細致的描寫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那樣是否來得真實與感人?把這個問題置於當時的語境下思考,作家和我們都不可能對林道靜的轉變過程進行細膩化處理。因為那樣一來林道靜個人私人話語的言說空間自然會在文本中占較大部分,同樣也會削弱作為革命者的光榮形象的存在。這同時也涉及到「美化」、「醜化」的價值取向。
以上種種以及兩條敘事線索的不契合並不是作者楊沫的文學能力欠佳不能將之融合在一起所致,而是她的思想、生活狀態的真實反映。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作者在理想與現實間那種內在的矛盾與掙扎。
處於困境:革命與愛情的選擇
從左翼文學時期開始,「革命」與「愛情」的敘事模式開始濫觴並被發展到極致。在蔣光慈的大量文本中,革命與戀愛互相詮釋,體現著那個時代的特有的魅力;洪靈菲借小說中人物之口說出了自己對「革命」與「愛情」的理解:「人之必需戀愛,正如必需吃飯一樣。因為戀愛和吃飯這兩件大事,都被資本制度弄壞,使得大家不能安心戀愛和安心吃飯,所以需要革命!」;《前線》中知識分子在大革命高潮時期悟得「為革命而戀愛,不以戀愛犧牲革命!革命的意義在謀人類的解放;戀愛的意義在求兩性的諧和,兩者都一樣有不死的真價。」這也是對「革命」與「戀愛」關系的探討;《地泉》中將革命與戀愛由對立化為一致的努力;甚至有著強烈個性主義特色的丁玲在這一時期也寫出了《韋護》,展現出自己對大革命時期「革命」與「戀愛」關系的理解。從上述眾多作者對這一敘事模式的熱衷與這些小說在當時的廣泛影響可以看出,「革命」與「戀愛」,尤其是知識分子的「革命」與「戀愛」,是一個錯綜復雜、欲說還休的母題。
有學者進行了專門的研究,總結出了三種主要的模式。第一種:革命和愛情的背離模式。在「五四」時期,愛情被賦予了反封建的革命主題,被人們認為是與自由相聯系的新型話語,而文學想像中女性意識的覺醒最初就體現在女性對愛情的大膽謳歌與追求上。但隨著大革命的失敗,中國的主導話語從對自我、個體的關注轉向勞苦大眾,革命的主題從反封建轉向反黑暗勢力,階級斗爭、民族斗爭日益尖銳,個人、小我、知識分子讓位給群體、大我和勞苦大眾。在爭取勞苦大眾並以大眾為核心的主導意識形態下,個人的自我體驗走向邊緣之境,游離於主導話語之外,女性的細膩的情感話語也逐漸為革命所不容,愛情與革命的沖突強烈起來,愛情被認為是革命意志的腐蝕劑。到了五十年代,愛情和革命呈緊張的背離關系,人們認為要革命,就不能有愛情,甚至不能有親情。所塑造的革命英雄都是清心寡慾的帶有濃厚清教色彩的禁慾式人物,沒有夫妻之情更別說是夫妻之欲,只有同志階級之誼。而以知識女性為題材的女性文學作品也必然要政治意識形態化才能得到認可,也有不少女作家選擇了這樣的敘事模式。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由於女性視點和女性敘事的特點,作品也能逸出軌道。第二種:革命和愛情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中的革命和愛情敘事要普通的多。首先,此模式中的愛情並不面臨抉擇,沒有了放棄的痛苦,愛情也就磨掉了許多羅曼蒂克和因抉擇而產生的激情和力量。所以,相對來說,這倒是一種比較常態的愛情敘事,不過「兒女情」罷了。其次,此模式中的革命敘事只是一種人物愛情產生、滋長的外部環境,並不產生敘述的動力,不會影響人物自身的發展。所以,相對來說,這又是一種比較純粹的愛情敘事,它並不需要女主人公通過對愛情進行選擇或放棄來完成自身的成長/改造。在這里,愛情就僅是愛情,人類最美好最純潔的一種感情,甚至就像百合花,是「沒有愛情的愛情牧歌」(《百合花》)。這種純粹的古典式愛情,在戰爭文化心理的支配下,是沒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的,不能自動浮出,而必須藉助革命、戰爭等暴力敘事的力量得以顯身。第三種:革命和愛情的順生模式。在「十七年」的女性文學中,《青春之歌》在情感表達的方式上與「十七年」的主流是吻合的。不過.《青春之歌》中的「革命」之歌往往以「愛情」之歌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得以完成,這又跟「十七年」的主流存在差異。在這一敘事模式的背後,我們總是能從中發現一個潛文本。在顯文本中「革命」與「愛情」這兩條線索的融合,總是被潛文本中「革命」與「愛情」兩條線索的分離所拆解,使作者的意識形態言說努力付之東流。顯文本中盧嘉川只能成為革命敘事遞增序列中的一個環節,不可避免地最終被江華所取代,所以,雖然作者無數次地表達過自己對盧嘉川這一角色的喜愛之情,但卻不能不在小說的中前部就安排盧嘉川在獄中犧牲。而在潛文本中,盧嘉川與林道靜那未及言說消逝去的愛情成為小說中愛情敘述中的高潮,盧嘉川這一人物形象在愛情敘事這條線索上得到了升華與深化,成為《青春之歌》描寫中的一個亮點。
顯文本與潛文本之間的矛盾也使得作者自己陷入了寫作困境之中,楊沫希望將心嚮往之的愛情保留在創作的小說中,但是隨著江華在小說第七章的出場,楊沫就陷入了自己給自己設置的敘事圈套之中。到底是讓江華與林道靜完成對革命時代愛情的完美講述,還是讓盧嘉川與林道靜演繹一場革命時代的完美愛情,成為作者給自己設置的一個悖論式問題。從江華提早出場又長期缺席這一現象來看,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理性敘述與感性描寫之間的痛苦掙扎與兩種敘事之間的相互傾軋。作者從理性的角度安排江華在南下示威時出現,又從感情出發將江華再次出場的時間一直拖後到小說的第二部,這樣就留給了盧嘉川與林道靜以發展愛情的機會。但是,最終作者的理智戰勝了情感。楊沫最終還是選擇了遵循歷史真實來創作,沒有將林道靜與盧嘉川的愛情進行到底,而是讓更具革命性的江華代替了盧嘉川的位置。盧嘉川與他所象徵的愛情永遠地逝去了,江華所象徵的革命性占據了敘事的主導地位。楊沫並沒有在文學中圓自己的愛情夢,這種結局不是楊沫的刻意為之,而是時代造成的矛盾叢生的愛情悲劇。

❾ 謝君豪主演的青春之歌的大概內容!

1931年夏,從西山女中畢業的林道靜正夢想著上大學,卻被父親和後媽逼著要嫁給教育局局長胡夢安,不甘心屈服的林道靜偷偷出逃在北戴河,投靠表哥未果的林道靜差一點被小學校長余敬塘賣給「鮑魚憲章」做九姨太,林道靜只覺得天下之大沒有她的容身之所就要投海自盡,所幸被北大學生余永澤救起,涉世未深的林道靜感覺浪漫、充滿書卷氣的余永澤是自己的理想情人……
在熱播熒屏的20集紅色經典電視劇《青春之歌》中,最有爭議的角色無疑是金馬影帝 謝 君豪扮演的「不太革命」的余永澤,不過,盡管塑造的角色不是正面形象,甚至有「反派」的嫌疑,但在 謝 君豪看來,自己在劇中還是愛國的,只是救國的方法與林道靜有所區別。

拍攝於50年代的電影版《青春之歌》上映後,余永澤是當時熱議的焦點,許多觀眾都對這個「不太革命」的人物表達了自己的憤慨,而在新版電視劇中,余永澤繼續著他的「不太革命」,屢屢在學生運動中與林道靜發生分歧,最終不得不和她分手,獨自一人「一心只讀聖賢書」。

據 謝 君豪介紹,余永澤的政治理念是各職業的人應該分工:「學生應該念書,念完書要提高自己的學問,然後把中國老百姓的水平提高,這樣才能根本地救國。至於其他的人,軍人有軍人的責任,政府有政府的責任,學生有學生的責任,分工合作,各司其責。」

對於兩個人讓人感到遺憾的結局, 謝 君豪表示,在他看來,其實余永澤並不是不愛國,只是救國的手段和理念上和林道靜有分歧而已:「他們兩個不是一個好一個壞,然後好的那個就不愛壞的那個,其實兩個人都有一種抱負和理想,只不過他們的理念不一樣,林道靜提出學生運動可以救國,但余永澤不建議採用這樣的方法,他希望用學問救國,兩個人就是方向不一樣,才導致了最終的分手。」

謝君豪(blog)說,在他的眼裡沒有好人或者壞人,只有人物形象,角色所做出來的事情可能有好有壞,但無論好事或壞事,最終都有支配他去這么做的動因。他表示余永澤的行為動因是他反復琢磨的事情,因為不關注這種動因就不會徹底地理解這個人物,從而導致表演片面化。而在他眼裡的余永澤是可以理解的:「他覺得知識可以救國,他不喜歡激進的政治運動,他愛林道靜,他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小家,並為這個目標而不停地努力著。」